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龙湾区 > 正文

关于印发龙湾区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1-05-28 龙湾区 收藏
朗读

关于印发龙湾区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工业园区,区有关单位: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温政办发明电〔2011110号),区安委会制订了《龙湾区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六月十五日

  

龙湾区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1111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浙政办发明电〔2011107号)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温政办发明电〔2011110号)精神,继续深化全区“安全生产年”活动。现结合我区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省、市、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为主线,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深化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宣教“三项行动”和体制机制、保障能力、监管监察队伍“三项建设”,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事故,促进全区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确保“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二、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1、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强化企业法人代表、实际控制人第一责任者的责任意识,推动企业始终把预防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首要任务;严格落实企业领导干部现场带班制度,及时现场解决安全生产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指导督促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加大安全投入,提升技术和装备水平,改善安全条件,加强安全培训,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班组、每个岗位、每个员工。 

2、严格落实政府和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各街道办事处要把安全生产作为加强经济社会管理、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行政首长安全生产负责制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度。坚持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检查、同步考核。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指导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认真抓好本系统的安全监管工作,及时纠正查处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各街道办事处、区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

3、严格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和追究。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工作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街道办事处、区有关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约谈、通报和考核奖惩制度。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依法从严查处事故及事故背后的腐败行为,严肃追究责任。对瞒报、谎报、迟报、漏报事故及事故后逃逸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 

   (二)进一步防范生产安全事故 

    1、强化事故隐患源头治理。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和行业安全准入制度,不具备安全条件不准投入生产和建设。要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实施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区入园计划,督促不符合安全间距的化工企业尽快搬迁或关闭。  

    2、继续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要以道路交通、消防、海洋与渔业、建设工程、危险化学品与矿山、机械制造等行业领域为重点,持续加大安全专项整治力度。要继续治理车辆超载、超限、超速、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深入实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以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和地下建筑、“三合一”及“多合一”生产经营场所为重点,持续开展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加强渔业船舶通信、救生、消防、信号等安全设施配备,强化渔船、船员持证检查,杜绝渔船超航区、超抗风等级航行作业和其他违规行为。认真开展建筑施工防范坍塌、坠落等事故专项治理。进一步推进化工装置自动控制系统改造,健全完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联合监控机制,加快城市地下易燃易爆品管线隐患排查治理。全面落实烟花爆竹和民爆物品的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等各环节安全措施。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继续推进露天采石场实施分台阶(分层)和中深孔爆破开采。部署开展机械制造、农业机械、冶金、建材、轻工、电力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 

    3、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要将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安全监管和企业日常生产的重要内容,完善各级各类危险源、事故隐患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建立跟踪督促整改制度,对重大隐患实行分级挂牌督办,严格落实“一源一点一牌”制度,切实做到预案、整改措施、责任、资金和时限“五到位”。 

(三)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法治秩序

1、加大打击非法违法力度。要持续严厉打击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渔业船舶、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物品、冶金等行业领域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依法依规对各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对较大以上非法违法事故查处实行跟踪督办,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处罚;对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单位,一律依法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2、强化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各有关执法部门要制定年度安全生产执法工作计划,明确执法重点,落实执法责任,督促解决一些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对需要多个部门联合执法的,要按照各负其责、紧密配合、相互协作的原则,建立安全生产联合执法机制。

3、强化社会监督。建立非法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依法落实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对媒体和群众举报的各类非法违法行为,要及时严肃查处。对非法违法行为导致事故发生的企业要予以曝光,并接受社会监督。

(四)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 

    1、完善基层安全监管网络。要建立健全适应安全生产发展要求的监管网络,通过健全机构队伍,明确责任,强化监管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安全监管作用,确保安全生产工作事有人管、责有人负。 

    2、加强安全生产诚信机制建设。积极开展和推进企业安全生产公示和承诺制度,实施和推进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探索和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信用评价制度,组织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考核评价并予以公开。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分别对企业进行贷款发放、参保征收费率及赔偿支付比例、电力增容扩容、有序用电及电费结算、竞标资格、用地、采矿权招拍挂、政府采购、项目核准、技改贴息安排、证照年检等相关审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安全生产的考核评价结果,并采取相应的支持或限制措施。 

3、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模式。通过实施分类监管,落实网格化管理,着力改进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建立企业安全动态管理数据库,确保基层重点企业安全监管做到“全覆盖”。

4、有序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继续重点贯彻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机械制造行业安全标准,同时在泵阀、水暖洁具、电镀、鞋革等行业开展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树立行业示范样板。充分发挥班组在安全生产中的基础作用,切实加强各行业领域班组安全建设,不断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

5、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大力开展职业安全教育培训、岗前培训、全员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继续抓好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特别要注重对企业班组长及外来务工人员安全知识技能的培训。加强对高危行业和中小企业一线操作人员的培训,严格落实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持证上岗制度。 

6、加强安全宣传引导。各街道办事处、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深入开展以“安全责任、重在落实”为主题的第十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推动安全发展理念、安全法律知识和安全常识进厂矿、进工地、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努力营造人人关注、参与、支持安全生产工作的良好局面。

(五)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

1、切实保障有效的安全投入。各街道办事处、区各有关部门要逐步增加对安全生产的投入,确保按计划完成临水临崖高落差危险路段、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有序推进重大区域消防等安全设施的建设、改造。严格实施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制度,完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投资预算制度,保障企业安全经费投入到位。 

2、切实推动安全科技创新。引导大专院校和安全生产科研机构,针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技术难题,产学研合作,开展安全生产技术研发。积极探索安全生产科技发展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安全科技研发,建立安全科技成果奖励机制。

3、切实推进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的应用。要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和创新成果。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抓紧制定地方性落后技术装备淘汰目录,促进安全设施装备更新改造,引导高危行业企业提高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生产水平。

4、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要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切实提高事故救援实战能力。要加强应急救援管理机制建设,明确工作职责,理顺工作关系。鼓励支持各街道、各部门、各行业依托大型企业和专业救援力量,加强服务周边的区域性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三、活动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710日前

  各街道办事处、区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年”活动方案要求,结合各自实际,抓紧研究制订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安全生产年”活动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细化要求,强化措施,认真抓好组织发动。

  (二)全面实施阶段(71110月底)

  各街道办事处、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领域)确定的重点和要求,加强对“安全生产年”活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对活动开展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情况,着力在制度配套、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创新安全监管工作手段和方法、提升监管能效上下功夫。

  (三)督查总结阶段(今年11月至12月底)

各街道办事处、区各有关部门要对“安全生产年”活动认真进行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强化执法监督,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

四、具体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年”活动的认识。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是对“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各街道办事处、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迅速行动,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组织实施。

(二)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年”活动各项工作。各街道办事处、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今年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省、市、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要结合全省“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的工作要求,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大力推进道路交通、消防、建设工程、海洋渔业等事故多发行业领域的重点整治工作,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确保“安全生产年”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大力营造“安全生产年”活动的舆论氛围。各街道办事处、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年”活动的意义和措施。以“安全生产年”活动为抓手,组织开展各类宣传贯彻活动,加强对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要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强化舆论引导,营造“安全生产年”活动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发挥典型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安全生产年”活动深入开展。

(四)加强对“安全生产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各街道办事处、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各街道办事处要进一步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及时进行研究,抓好工作部署、督促、检查和落实,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各企业要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年”活动为载体,结合安全生产诚信机制建设,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安全投入、管理制度、人员配备、教育培训、隐患治理和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措施落实到位,并在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方面有新的举措,切实提高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水平。

区安委会办公室要适时对各街道办事处、区各有关部门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情况进行专项督促检查,并列为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各街道办事处、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制定“安全生产年”活动实施方案,并于710日前报区安委会办公室(电话:86968531,传真:86968530,邮箱:Lwajj@126.com);同时,要建立“安全生产年”活动信息报送制度,及时掌握本地、本部门“安全生产年”活动开展情况,并于每季度后的10日内将每季度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进展情况报区安委会办公室;1210日前,提交全年活动工作总结。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龙湾区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longwanqu/20210528/99323.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