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街道办事处,区各有关单位:
冬种是全年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来年农业生产布局,是稳定粮油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同时,也是抓好全年农业结构调整和培肥地力的最佳季节。为切实抓好今年冬种生产,推进冬季农业开发,优化种植结构,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特通知如下:
一、冬种生产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稳定粮油生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为重点,强化政策扶持,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挖掘冬季农业开发潜力,优化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发展双低油菜,扩种大(小)麦,调优冬季蔬菜瓜果,因地制宜发展有市场潜力的鲜食蚕(豌)豆、马铃薯,鼓励种植冬季绿肥,全面培肥农田地力,提高冬种覆盖率,努力实现“绿色过冬”。
二、注重统筹结合,搞好冬种生产布局
一是要与“两区”建设相结合。冬季是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各街道要按照年度建设计划,尽快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工作,加强地力培肥,着力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成为冬种生产的示范带动区,大力推广大(小)麦—单季稻、油菜—单季稻和绿肥—单季稻等种植模式,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现代农业园区冬种布局上要优先选择优势强、效益好的特色作物,逐步扩大种植规模,把产业优势转变成商品优势,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二是要与新型农作制度示范应用相结合。要针对我区耕地资源紧缺,冬季土地利用率不高,冬闲农田面积较大的问题,围绕减少冬季农田季节性抛荒,建立合理的耕地用养制度,在稳定发展春粮、油菜的基础上,积极推广高产高效生态循环的种植模式,因地制宜示范应用菜—稻、大棚蔬菜—稻、大棚瓜果—稻、水稻套种榨菜、稻鸭共育等种植(养)模式,提高冬种生产效益。
三是要与标准农田地力提升和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实施相结合。冬季是耕地地力建设的重要季节,种植冬绿肥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要把冬种生产作为耕地地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对绿肥生产的认识,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绿肥和蚕(豌)豆、冬季牧草等多种经济绿肥,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努力提高耕地质量,并开展油菜作绿肥及肥饲(食)兼用型绿肥种植示范,努力扩大绿肥种植面积,把培肥地力工作落到实处。
三、抓好示范建设,着力提高冬种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