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中共温州市龙湾区瑶溪街道工作委员会文件
龙瑶溪委〔2016〕22号
━━━━━ ★ ━━━━━
中共龙湾区瑶溪街道工作委员会
关于开展农村基层党建深化年和“整街推进、全面提升”工作的实施方案
开展农村基层党建深化年,全面落实“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是全面深化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载体,对于推动新常态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根据市区委组织部工作部署,结合街道实际,特制定瑶溪街道农村基层党建深化年和“整街推进、全面提升”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街道农村基层党建深化年要以“整街推进、全面提升”为目标,以“立标杆、补短板、强组织”为要求,以“示范、达标、整转”三大行动为重要抓手,全面落实省、市、区委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有关决定和实施意见,为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努力实现“六提升六加强”:
一是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明显提升,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的统一领导和对群众的影响力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是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提升,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是村级组织领导班子的向心力战斗力明显提升,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是村级组织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现有制度的刚性约束得到进一步加强。
五是农村党员队伍活力明显提升,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六是基层组织建设“四项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扎实开展“示范、达标、整转”三大行动,实施“整街推进、全面提升”工作
按照“对标创建、分类实施、整体推进”的要求,着力补齐短板,打造样板,扎实开展“示范、达标、整转”三大行动,着力打造一批示范村、提升一批一般村、转化一批后进村,力争通过1年时间努力,街道至少培育示范村3个,90%的行政村基本通过达标验收,实现“整街推进、全面提升”。
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对照《整街推进基本要求》和《村级组织建设示范、达标基本要求》,对19个村进行对标检查、量化排名,按示范类、达标类、整转类等3个类别进行分类。根据调查摸底和对标检查情况,研究制定“整街推进、全面提升”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街道组织办要在3月25日前将《村级组织对标检查分类汇总表》报区委组织部。要在对标检查的基础上,建立街道和19个村 “党建档案”,明确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落实整改措施、期限和责任人。整改清单实行逐级审核把关,4月底前,各村整改清单报街道党工委审核,市区组织部门进行抽查;街道整改清单报区委组织部审核,市委组织部进行抽查。
(一)实施示范行动。按照至少培育3个示范村的要求,挖掘和培育一批“可学、过硬、能复制”的先进典型。全面推行“党建联盟”,至少建立1个“党建联盟”,发挥先进村“强带弱、点带面”作用,示范带动周边村特别是软弱落后村,提升区域党建整体水平。围绕庆祝建党95周年,开展“我们身边的好党员”等系列活动,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进行评选表彰。
(二)实施达标行动。4—9月,各村要在对标检查、找准问题的基础上,认真抓好查漏补缺、整改提高工作。街道实行申报验收制,对申报达标的村,按照“坚持标准、动态管理”要求、“成熟一批、验收一批”原则,对所有村组织进行达标验收。区委组织部按不少于50%比例进行抽查,并且对把关不严的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对村级制度执行上打折扣、有反弹的,或在关键时刻村党组织丧失战斗力的村,即使达标也要列为整转对象。
(三)实施整转行动。4—11月,对换届重点难点村和新一轮软弱落后村全力落实“清零”行动,推行“1个街道领导+1个驻村攻坚组”责任捆绑模式,综合采取思想教育、组织整顿、纪律处分、司法处理、行政处罚等措施,运用领导联村、工作组驻村、部门帮建等办法,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打好整顿转化歼灭战。特别是对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竞争激烈、“三宗”势力强的村,必须在限期内予以整转。
三、着力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抓好任务落实,注重统筹协调,加强督查指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重点抓好以下11项任务:
1、强化街道党工委龙头作用。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街道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加强街道干部住夜值班、驻村干部管理等制度,推进“五好”服务型街道建设。进一步强化街道党工委抓农村基层党建的主体责任和书记的“第一责任人”责任,街道党工委每季度至少专题分析一次基层组织建设情况,驻村干部每月要向街道党工委汇报一次村级组织情况。严格落实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一张党建报表、一份责任清单、一个领办项目、一个联系点等“四个一”制度,全面推行驻村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探索建立基层党建责任追究办法。充实基层党建工作力量,配强街道组织员,实行专岗专用,街道至少要有3人以上主要精力抓基层党建工作。
2、强化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加强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村级事务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党组织手中。建立村级其他各类组织研究决定重大事项、组织重大活动向村党组织报告制度。除法律规定外,村级各类会议都要由村党组织书记主持;没有村党组织支持或同意的村级事项,街道不受理。探索党群共建模式,通过在老人协会设立党小组,村党组织书记兼任老人协会党小组组长等形式,强化村党组织对老人协会的领导引领和规范管理。
3、加强村级组织运行制度刚性约束。严格执行“五议两公开”“一单两制”“三务公开”、印章管理等制度,对制度执行不到位的,要视情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切实解决制度缺失和执行不到位问题。加强对村干部坐班值班、请销假制度的经常性检查,确保“门敞开、人常在、事好办”。规范村级财务支出审签制度,严格落实一支笔限额审签、联审联签、村民(代表)会议或股东(代表)大会审核等要求。规范村级会议管理,村两委会、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各类村级重要会议,驻村干部要参加会议并负责签到,会议不得由他人代签,各类会议记录本均要使用全区统一制发的版本,落实专人负责、妥善保管。
4、认真开展村级组织换届前期准备工作。即日起至4月21日前,组织开展村级组织“清底”行动,深入摸清各村基本情况、党员群众的思想动态、影响换届选举的主要因素和关键人物等情况。在调查摸底中,组织开展村级组织班子满意度测评,通过会议评议、入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真实评价现任村级班子和班子成员履职情况及创业承诺目标完成情况。4月上旬-11月30日,组织开展换届重点难点村“清零”行动,从细排查、从严把关、从实上报,重拳攻坚、强力整顿、全面清零。对本地优秀人才资源进行全面筛查,根据村级换届需要和村级班子成员现状,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要求,确定一批优秀村级后备人才,各驻村组要在4月18日前将村级后备干部名单报街道组织办,街道于4月20日前报区委组织部审定后上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加强对村主职干部人选的物色把关,8月18日前,各驻村组要研究确定所驻村村两委干部初步人选报街道组织办,街道于8月20日前报区委组织部审定上后报市委组织部备案。组织开展农村作风巡查“清风”、扫黑除恶“清障”、信访积案“清仓”、财务清理“清账”等专项行动,抓早抓苗头、打狠打重点,提前解决可能影响换届顺利进行的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加强典型宣传、正面引导、警示教育和业务培训,切实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5、大力实施强村惠民行动。按照重点扶持薄弱村、规范提升富裕村、带动发展一般村的工作思路,各村要在街道经济综合服务中心和驻村组的指导下,于4月底前制定“强村惠民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大推进力度,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持续较快增收。经营性收入少于10万元以下的村要加强重点攻坚、因村施策,力争通过1年努力,达到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6、从严管理从优关爱村干部。3月底前,街道组织办要制订完善村主职干部和班子成员履职清单及考核细则。4月底前,要全面推行以履职“十条底线”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言行负面清单,坚决把不适宜担任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的对象在换届前调整下来,切实净化农村政治生态。围绕“三应”能力加强教育培训,5月底前,区级将举办村主职干部培训班, 6月底前,街道完成村干部全员培训,街道党工委书记亲自授课。开展“千名好支书、万名好党员”推选宣传活动,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中形成学优看齐、奋发进取的良好氛围。
7、扎实推进村第一书记工作。3月底前,新选派的第一书记要进点驻村、挂牌上班。4月底前,3个村第一书记要走遍所驻村农户,并围绕基层党建、村集体经济、扶贫帮扶等方面确定领办项目,明确具体措施、时限要求和预期目标,向全体村民公示并着手实施。6月底前,第一书记派出单位主要领导到村开展一次调研,帮助部门下派的第一书记开展工作,积极帮助解决村第一书记在推进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8、加强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3月底前,全面开展以“联系一个网格、包干一片责任区、帮扶一家邻里困难户、组织一次义务劳动、认领一批微心愿”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先锋行”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在服务中心、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党员固定日活动制度,严格执行党员管理“十条底线”,加大不合格党员处置力度。全面推行党员政治生日制度。抓好发展党员工作,认真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深入实施“四进四查”“失联党员归队”“流动党员风筝引线”三大行动,确保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有效管理之中。
9、深入实施“红色细胞工程”。全面落实干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坚持“四必到四必访”“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等制度。4月底前,各村要对现有党员联系群众工作进行完善,落实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以村为单位划分网格,每个网格都有党员领衔、每个无职党员都设岗定责,确保每户群众都有党员联系、每个有困难的群众随时都能找到党员。按照实体化运行要求,做实街道民情处置平台,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进一步推行“民情E通”,4月底前,实现街道干部、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手机安装全覆盖。
10、推进“红色阵地”建设。开展村民中心建设“回头看”,严格落实建设标准,加强日常管理。落实村民中心星级管理办法,2000人以上的村民中心都要达到三星级以上,其中五星级村民中心比例达到25%以上。落实村民中心活动清单和服务清单,建立直接办、代理办、指导办的服务机制,打造各具特色的“星期日活动”品牌,做到既聚人心又聚人气。推进“一室两栏”(党员活动室、公开栏、宣传栏)规范化建设和党代表品牌工作室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阵地建设水平。
11、加强基层基础保障。严格落实“四项保障”要求,特别是村主职干部基本报酬70%左右每月发放,30%左右作为年度绩效发放。深入推进“红色基金”建设,6月底前,街道建立“红色基金”并制定管理办法,严格发放范围、申请标准、审批程序等,实行规范化运行,发挥“红色基金”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关爱、帮扶及表彰激励的作用。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要把开展农村基层党建深化年和“整街推进、全面提升”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圆满完成。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常见问题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