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区属各单位:
为全面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结合我区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市一系列重大决策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重点,以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乡村振兴“六大提升”行动为抓手,全力推进“三农”和城乡融合发展,让农业加快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加快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加快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乡村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
到2022年,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乡村环境明显改善、乡风文明充分彰显、基层治理和谐有序、农民收入大幅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成为全市样板示范区。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产业得到有效融合发展。建成乡村振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1条,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
——乡村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宜游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建成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示范带1条以上。
——乡风文明充分彰显。农村精神文明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发展,淳朴文明的良好乡风基本形成。全区文明村创建率达80%以上。
——乡村治理和谐有序。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区建成善治村18个。
——农民收入大幅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年新增110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65:1以内。
三、开展乡村振兴“六大提升”行动
(一)开展农业发展提升行动,全面融合农村产业发展
1.加快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全区吸引50亿元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 全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推进“农业+互联网”、“农业+旅游”、“农业+文创”等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培育田园综合体、旅游风情小镇、森林康养基地、休闲观光园区、乡村农家乐等。围绕永兴田园综合体建设,加快粮食功能区、海滨围垦生态循环农业园、雅林现代农业园提标改造和空港新区农业小微园建设,引导循环农业、创意农业、文旅产业、农事体验等向农业产业平台集聚,打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带。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农村电商示范村建设,支持温州(东部)绿色优质农产品展示体验中心建设和运营。开展“共享农房”试点,全区盘活闲置农房500幢以上。实现休闲观光农业产值和休闲旅游总收入年增长15%以上。(责任单位:区委农办(区农林局)、区经信局(商务局)、区海洋与渔业局、区旅游局、区水建办等)
2.加快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五年内培育区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20家、专业化服务组织10家、农民合作组织2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整合提升各类农业经营主体100家以上。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上市。深化区域性跨行业产业联盟建设,鼓励规模以上农业主体以品牌共建等方式吸引小农加盟,打造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10个。实施生态农业发展工程,建成绿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0个。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区。(责任单位:区委农办(区农林局)、区海洋与渔业局、区供销联社等)
(二)开展美丽乡村提升行动,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3. 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创建。选择没列入城中村改造计划的村实施美丽乡村升级工程,创成美丽乡村精品村10个、A级景区村10个。全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串点、连线、成片,重点以环山公路为轴线、以大罗山为依托,结合永中奥体小镇、瑶溪旅游风情小镇建设,高标准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大力推进美丽田园建设,全面整治田园环境,建成美丽田园10000亩以上。(责任单位:区委农办(区农林局)、区旅游局等)
4. 全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实施生态大保护工程,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动乡村自然资源加快增值。实施林相改造五年计划,加大彩色健康示范林建设,建成森林康养示范基地1个、省级以上湿地公园1个。全力推进乡村环境整洁行动,巩固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积极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巩固“五水共治”剿劣成果,建成美丽河道10公里、美丽山塘2座。实施交通发展基础工程,农村公路改造提升15公里以上。全力打赢城乡危旧房“治危拆违”攻坚战和地质灾害隐患“除险安居”攻坚战,建成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20个,切实保障农村公共安全。(责任单位:区环保局、区委农办(区农林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卫计局、区水利局、区交通运输局、区住建局、区国土资源分局等)
(三)开展文化礼堂提升行动,全面培育淳朴文明乡风
5.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坚持“文化礼堂.精神家园”定位,开展农村文化礼堂提升行动,高标准建成农村文化礼堂23 个,实现没列入城中村改造计划的村全覆盖。深入挖掘继承发扬复兴优秀民俗活动、乡土文化等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使农村文化礼堂发挥基层文化主阵地作用,成为传统文化的演示和传播中心。加强基层文化产品供给,深入推进文化惠民活动,完善农村“15分钟文化圈”建设。(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文广新局等)
6.加强乡村文明素质提升。实施农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农村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绿色家庭、书香家庭、健康家庭创建。推行乡风文明指数测评体系,深化星级文明户、文明村、文明街道三级联创活动,创建上述各类家庭5000户、文明村25个,区级以上文明村创建率达80%。开展移风易俗提升行动,积极推广丧事简办做法,实现城区人口集聚区丧事集中殡仪馆办理。坚持把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与倡导厚养薄葬、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大力倡导文明低碳祭扫方式。提倡新式婚礼,简化婚礼仪式。鼓励以乡规民约等方式控制婚丧等红白喜事酒席桌数及标准、随礼金额,着力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事不办或者少办的新风尚。(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民政局、区环保局、区卫计局、区文广新局、区妇联等)
(四)开展农村基层提升行动,全面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7.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五星争创”和“红色细胞工程”,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持续整顿后进村党组织,理顺农村各类党组织隶属关系,扩大党组织在农村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重点抓好党建红色领航“百村示范”工程。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开展“向微腐败开刀,让老百姓微笑”基层治理活动。完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大对农村重大领域和重大项目巡察。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农村基层延伸,打通基层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纪委(监委)、区编办、区审管办等)
8.加强农村“三治”建设。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联动体系,创成善治示范村18个。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规范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推进村级事务阳光公开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村规民约法制化、规范化、特色化。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新建市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11个以上。推进德治乡村建设,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的道德规范,开展“四型社会”等评议活动,深化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积极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后基层治理重构和“村改居”工作。加强平安乡村建设,深化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推进全科网格管理,夯实基层网格401个。开展无案件、无诉讼、无信访“三无”村创建。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铲除“黄赌毒”土壤。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宗教渗透活动打击力度,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整治农村乱建庙宇、滥塑宗教造像,加快城中村改造后宗教等特殊建筑物集中安置进度。实施农村“雪亮工程”,实现农村主要公共出入口视频监控和驻村警务室全覆盖。(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区民宗局等)
(五)开展农民增收提升行动,全面促进农民生活富裕
9.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攻坚战。出台《龙湾区(高新区)加快城中村改造村集体资产补偿安置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指导意见》,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消薄”反弹防滑机制,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和方式。到2022年底,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总和比2016年翻一番,所有村达50万元以上;年收入超过300万元的村达到50%以上、超过1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90%以上。(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农办(区农林局)、区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区工务局)等)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常见问题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