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与消防安全的有关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扭转火灾防控被动局面,推动消防安全形势根本好转,结合开发区实际,经开发区管委会研究决定,特制定消防安全三年翻身仗行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防大火、降亡人、压总量”为重点,加快推动消防安全从宏观向微观、从定性向定量、从不确定性向确定性“三个转变”,实现消防安全形势根本好转,为“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消防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消防安全工作实现高水平发展,消防安全责任制体系更加完善,火灾隐患风险全面掌控,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全面提高,群众消防安全素质普遍提升,灭火应急救援能力不断增强,消防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火灾事故总量明显下降,坚决遏制较大火灾事故发生,坚决杜绝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消防安全治理综合水平居全市前列。
三、重点任务
(一)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开发区将定期分析研究消防安全工作,每年初下达目标任务,与园区各企业签订责任书。组织针对性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深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工作要求,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园区各企业要认真贯彻上级关于消防安全责任制有关规定。2018年,园区各企业要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制度,实现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2019年,规范开发区辖区各企业消防安全工作制度。大力推动各单位落实全员、全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完善消防安全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加强全过程、全方位消防安全管理,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定期做好单位消防设施维保、电气线路检测、油烟管道清洗、应急演练。根据需要建立志愿消防队伍,并在显著位置提示单位火灾危险性、安全逃生线路和方法、消防设施器材位置和使用方法。
(二)坚决杜绝重特大亡人火灾事故。以火灾易发高发、影响大、损失大的高层建筑、单体面积较大的厂房、宿舍、居住出租房为重点对象,以火警火灾频发的辖区为重点区域,以事故总量高的电气和高风险的危化品、燃气为重点领域,持续开展消防安全隐患“回头看”工作。常态掌控本地区突出风险隐患和工作短板,强力消除火灾隐患,落实隐患风险管控措施,杜绝较大社会影响和重特大亡人火灾事故,重点行业领域火灾风险防控100%。
1、推进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按照《关于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的意见》要求,开发区要集中掌握本辖区高层建筑基础信息和消防安全状况,建立隐患风险清单,明确责任单位、隐患内容、整改期限。配合业务主管部门做好消防设施维护、消防通道畅通、消防管理责任落实等制度。2018年,高层建筑易燃可燃外墙保温材料基本整改到位,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高层建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联网率达到100%,消防设施功能完好率达到85%以上。2019年,高层建筑易燃可燃外墙保温材料等重大火灾隐患全面消除,消防设施功能完好率达到100%,消防安全状况明显改善,按规定设置微型消防站实现全覆盖,灭火救援能力显著提升。
2、深化企业宿舍、出租房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开发区将持续组织力量综合采取信息化等手段,复查登记企业宿舍和出租房。对发现的隐患梳理分类,逐一落实整改和管控责任主体、具体措施。对违法建筑坚决依法处置,对合用场所严格落实防火(物理)分隔、使用智慧用电装置,对“通天房”用于生产经营和居住出租的一律按规定实施技术改造,对电气线路规范安装、套管保护,对消防设施器材不足的督促配置到位。房屋租赁企业要规范出租房消防安全管理,集中连片的居住出租房要实施“旅馆式”管理。企业要加强配建、完善员工集体宿舍,推进公共租赁用房建设。2018年,完成10人以上居住出租房、员工集体宿舍和合用场所的复查整治。2019年,完成3人以上居住出租房复查整治。2020年,完成所有出租房复查整治。
3、实施重点企业消防安全治理。火警火灾频发的企业要落实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和人员,加强各项保障,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基础设施,强化日常管理。加强员工培训普及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消防安全常识和火灾现场自救逃生知识技能,提高群众自防自救能力。开发区将持续加强辖区消防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落实职责,改进消防安全工作。2018年,实现火警和火灾伤亡人数明显下降。2020年,辖区消防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4、推进电气火灾和电动自行车治理。落实市安委会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部署,在公众聚集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易燃易爆场所、居住出租房推广应用智慧用电技术,建立集中监控平台,提升电气火灾防范能力。严格落实公安机关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有关规定,鼓励引导停放电动自行车数量较多的企业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或设施,强化电动自行车火灾的警示性宣传。2018年起,每年电气火灾起数和伤亡人数占比逐年下降超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