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绍兴县建设局二00七年工作思路
2007年,是我县推进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县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快速推进的提升之年。新一年,我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坚持经济中心,推进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 “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社会和谐”工作主题,紧扣“贯彻科学发展,服务率先发展,推进和谐建设”工作定位,进一步加强规划管理,完善城市配套,创新城市管理,强化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效能,努力推进柯桥“国际纺织之都,现代商贸之城”建设,不断增强新县城的集聚力、带动力和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工作目标:贯彻“一个战略”,服务“三个重点”,实施“四项工程”,促进“四个转变”。贯彻“一个战略”就是贯彻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战略;服务“三个重点”就是服务柯桥新县城建设、新型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三个发展重点;实施“四项工程”就是实施规划引领工程、功能提升工程、城管创新工程和“阳光服务”工程,促进城乡规划由项目导向型向资源调控型转变,城市建设由拉框架重形态向提内涵重功能转变,城市管理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高效型转变,工作职能由管理主导型向服务指导型转变。 一、加强规划引领,促进城乡规划由项目导向型向资源调控型转变 按照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的引领作用,着力优化规划体系,着力创新管理机制,强化规划调控,深化指导服务,促进我县城乡建设集约、创新、和谐发展。 1、优化规划体系。一是进一步优化县域城镇空间布局。修编完善《绍兴县县域总体规划》,加强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等规划协调与衔接,按照“二中心二带”经济布局,优化配置城乡空间资源,统筹考虑人口、产业、环境资源和农田保护等空间布局,统筹安排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二是进一步深化柯桥新县城规划。按照轻纺市场提升发展与城市建设整体推进的思路,整合市场区域、“两湖”区域、柯北新城和“南闲”区块功能布局和空间要素,统筹安排城市市政公用、居住、市场、商业、休闲、旅游等功能设施,不断完善柯桥新县城规划,着力推进“国际纺织之都,现代商贸之城”建设。三是进一步细化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柯北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鉴湖“十里湖塘”保护开发规划》等详细规划,对笛扬路商业中心、中国轻纺城总部经济园等重点地块进行城市设计,提高城市品位,丰富城市景观,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2、强化规划管理。一是进一步加强规划调控。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意见》、经营性用地最低容积率标准、沿河沿路退让细则和其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关政策规定,充分发挥规划的导向和调控作用,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二是进一步强化规划全过程管理。健全局规划联席会议制度,坚持规划专家评审制,不断提高规划审批的科学性;制订《绍兴县城区户外广告规划管理细则》、《规划批后管理实施细则》,严格执行《绍兴县城区建设工程规划批后管理办法》,加强建设项目的场外工程、市政管理工程和户外广告的批后监管工作,切实增强规划审批、跟踪管理和规划验收的连续性、一致性,做到事前审批控制、事中跟踪检查、事后总结提高,努力避免和规范规划变更,切实增强规划审批的严肃性。三是进一步深化“阳光规划”。严格执行“三公示、三公布、一报告”制度,扩大“阳光规划”覆盖面,在5个新型城镇推行“阳光规划”制度,以绍兴县规划网站为平台,建立规划管理信息公开查询制度,进一步提高规划管理透明度。 3、深化指导服务。一是积极服务新型城镇建设。指导开发区、新型城镇、其他镇规划修编工作;指导受委托方项目审批管理,督促健全“一支笔”审签制度、集体审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审批备案制度;二是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拟订《绍兴县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导则》、《绍兴县外来务工人员廉租房建设管理细则》和《绍兴县农村联体排屋和农民公寓建设管理细则》等有关政策文件,指导村庄整治规划工作,积极实施农村联体排屋建房,鼓励建设多层农民公寓,大力推进物业用房建设和外来务工人员廉租房建设。三是加大培训考核力度。充分发挥行业管理优势,邀请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和行政执法等专家对镇(街)、开发区领导和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提高镇(街)、开发区规划建设决策管理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受委托镇、开发区规划管理和城建监察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考核。 4、推进测绘成果共享。加快数字绍兴县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完成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一期)及城市地下管线应急服务平台的建设开发工作,着力保障数字城管应用平台的对接运作,着力推进基础测绘成果、地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增值服务,建立起测绘成果及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二、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建设由拉框架重形态向提内涵重功能转变 以集聚柯桥新县城人气商气和繁荣城市经济为目标,加快总部经济园和汽车4S店一条街建设,实施总投资约12.77亿元(当年完成投资约5.7亿元)的城市道路工程、惠民工程、轻纺城大剧院工程和拆迁工程,完善城市市政、人居、休闲功能,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竞争力。 1、加快总部经济园和汽车4S店一条街建设。把握柯桥新县城发展的动力和规律,抓住市场升级和服务业兴起的机遇,把总部经济园和汽车4S店一条街建设作为产业升级和城市繁荣的着力点,加强招商宣传推介,加快土地出让各项准备工作,优化服务,努力推进楼宇经济、特色街经济,使之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2、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实施总长7.4公里、总投资1.97亿元的6条城市道路工程,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03亿元,其中,钱陶公路城区东段拓宽改造工程、兴越东路、湖中路当年竣工,钱陶公路城区西段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总工程量50%,安华公路拓宽改造工程一期完成总工程量40%,小百花北侧支路完成总工程量20%。 3、推进惠民工程建设。一是推进环卫设施建设。完成市县合建总投资8000万元的平水大坞岙垃圾填埋场环境整治工程、3座垃圾中转站、城区6座公厕建设,切实增强城乡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能力。二是推进便民设施建设。完成柯桥城区22只公交候车亭改建、柯北新城人行道增设和老城区人行道改造,完成华宇路改造和104国道北侧路灯及管线改造,进一步完善公用市政功能,方便居民出行。三是推进人居工程建设。实施投资约5.96亿元、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的双川小区和迎驾桥安置小区工程,当年分别完成总工程量60%和40%;继续推进城区农民解困房建设,当年完成1.8万平方米,着力解决城区农民住房难问题,不断改善居住环境。 4、启动轻纺城大剧院建设。实施投资约2.6亿元、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集会议、停车、住宿、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轻纺城大剧院工程,力争当年完成总工程量40%。 5、积极做好拆迁工程。配合镇(街)做好拆迁安置工作,完成总投资1.26亿元的汽车4S店K07-K10地块等房屋拆迁,完成拆迁面积4.5万平方米。 6、抓好建设资金保障。继续加强与金融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新一年建设资金需要。同时,创新融资方式,合理安排贷款期限,科学调度资金,进一步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财务成本。 三、创新城管模式,促进城市管理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高效型转变。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多种手段管理城市,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规范化,促进城市更加宜居和谐。 1、“数字城管”平台建成投运。按照“大城管规划,小城管建设”的原则,创新城管体制和机制。建立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组建信息采集员队伍,实现管理流程再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绍兴县“数字城管”平台,运用城市部件管理法和万米单位网格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力争在8月底数字城管平台投入试运行,提高城市管理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2、深入开展国家园林县城创建。以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成功为契机,启动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工作。一是制定实施方案。通过邀请专家调研、吸纳市民意见,查找问题,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提出创建工作方案。二是实施提质工程。根据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标准和要求,加强街头绿地、垂直绿化建设,丰富植物树种,注重植物配置艺术,提升县城绿化档次和质量。三是注重长效管理。在绿化管养市场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强化监管力度,巩固绿化成果,主动服务“两湖”区域开发建设,按照“苗圃移建、迁建结合、梯度转移”的原则,积极实施绿化迁移种植,确保县城绿化总量不减,档次不降。四是营造共建氛围。大力开展全民植树,单位认建、认管、认养等活动,努力营造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合力共创的良好氛围。 3、积极推进新时期治水工程。围绕“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新时期治水工程。一是加大清理乱搭乱建力度。大力开展全县农村沿河乱搭乱建的专项整治,对乱搭乱建行为进行全面调查和集中清理,制定相应的长效管理措施。同时,加强对城区涉河建筑物的规划管理。二是牵头组织城镇老住宅小区的污水管网改造。按照“突出重点、紧抓当前”的要求,摸清全县尚未纳入污水管网的老住宅小区,制订五年工作计划,特别是2007年改造计划、目标任务和考核激励措施。三是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加强对城区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并指导全县面上生活垃圾处理,提高“户集、村收、镇(街)运、县处理”垃圾收集处理机制的行政村覆盖率,07年底,覆盖率达到70%以上。 4、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一是下移城市管理重心。按照服务型城管的要求,积极推进“城管进社区”,建立城管社区联络员制度,把城市管理工作融入社区,加强城管宣传教育,引导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城市管理,及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努力营造“城市家园共同关心、共同管理”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大违法建设整治力度。建立健全部门、镇街、社区(村居)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违法建设整治长效机制,探索村(居)民自治机制,深化完善违法建设预防和查控体系,进一步摸清违法建设动因和多发区域,加大巡查和执法力度,坚决遏制违法建设高发态势;开展专项整治执法,减少道路乱占、乱挖和违章施工行为。三是加强市容环境专项整治,深化城管公安联合执法制度,扎实开展错时制上下班制度,加强对马路市场、流动摊贩和违章停车等整治力度。四是深化市场化运作机制。探索建立城市照明“合同能源管理”新机制;完善城区道路、公厕等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加强对市政维护、环卫保洁等市场化运作监管考核力度,确保市政公用设施安全、有序、高效运作,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加强燃气和市政行业管理。一是加强燃气行业管理。编制《绍兴县城乡燃气网建设规划》,制订《绍兴县燃气管理实施细则》;规范燃气供应,实施瓶装燃气供应许可及管道燃气供应许可;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制定《绍兴县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开展燃气安全联合执法检查。二是加强市政行业管理。加强对市政企业资质、资格和市场行为的监管,规范企业行为,督促市政企业建立民工学校,按规定开展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市政企业的管理水平。 四、践行“两个更加”,促进工作职能由管理主导型向服务指导型转变 按照“两个更加”的目标和要求,加强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党风行风效能建设,提高干部职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1、抓队伍,提高服务本领。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党工委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提高班子的决策水平和领导能力。二是加强教育培训。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服务经济、服务群众的本领。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纠建同步的方针,以惩防体系建设为主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重点人员、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监管,加大从源头预防腐败的力度。 2、抓制度,规范服务行为。一是抓好效能制度落实。按照“五个零”服务的要求,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AB岗工作制、一次告知制、否定报备制等六项效能工作制度。二是深入推进“阳光工程”建设。按照“两个更加”目标要求,严格执行民主集中、“阳光规划”、合同管理、预决算审计和政府采购等制度,建立局行政执法案审委员会和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基准制度,建立完善规划审批、局重点工作和实事工程督查等方面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财”,进一步提高建设领域的透明度。 3、抓督查,提升服务效能。一是完善岗位考核体系。建立健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导向明确、奖罚分明”的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让有激情、有能力、有业绩、讲原则、守纪律的优秀干部有用武之地,营造“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干净干事”的良好氛围。二是健全监督机制。创新监察手段,定期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加大责任追究和督查落实力度。三是全心服务群众。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进一步加强信访和市长热线办理工作,充分发挥12319城建服务热线服务功能,积极预防、妥善处理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积极推进“平安柯桥”建设。 绍兴县建设局 二00七年二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