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绍兴县建设局二00六年工作总结
2006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和建设局行政体制调整后的新任务新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坚持经济中心,推进率先发展”总体要求,按照“国际纺织之都,现代商贸之城”建城目标,立足“城市功能提升年”,正视困难,积极应对,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提升理念,城乡规划优化细化 按照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要求和城乡统筹发展理念,优化城乡规划体系,完善城乡规划管理机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程。 1、规划体系深化完善。以城乡统筹为理念,编制了《绍兴县县域总体规划》,对县域资源、生态和空间予以了比较全面的整合;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目标,编制完成了《绍兴县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绍兴县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以市场升级改造、柯北新城建设和“两湖”开发为重点,编制完成了《中国轻纺城市场发展战略研究及空间布局规划》、《柯北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了《瓜渚湖周边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轻纺城大剧院概念设计》;完成《城区地下信息管网规划》、《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规划》和浙纤、柯福、滨河等老社区改造规划,提出了开发建设总部经济园的政策意见。 2、规划管理不断强化。一是细化规划审批。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修订完善了《绍兴县县城城市规划管理实施办法》;严格履行城市规划“一书两证”制度,重大基础设施和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由县城市规划联席审查会议审查确定,建设项目经济技术指标复核更加细化。二是强化规划跟踪管理。实行“五到场”制度,全年共发放《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7份,《规划验收整改意见书》9份,《城区建设项目规划监察工作联系单》11份,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三是深化阳光规划。坚持“三公示、三公布、一报告”制度,全年公示规划、审批项目19只,召开联席会议、专项审查会和规划听证会30余个。 3、村镇建设注重服务。一是镇级规划管理扩权稳步推进。以新型城镇为重点,指导钱清、杨汛桥、平水、福全、兰亭等五个城镇总体规划和平水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钱清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规划编制工作;以规范规划审批为重点,通过集中座谈、现场指导和学习培训等形式,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全年共组织培训指导30多次;加强农村个人建房管理,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个人建房管理的若干意见》、《绍兴县农民联体排屋和农民公寓建设管理细则》和《绍兴县外来人口廉租房建设实施细则》。二是解困房建设全面推进。齐贤振贤小区、安昌北区和华舍双亭安置点建成,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其中,齐贤振贤小区,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安昌北区安置点,建筑面积29220平方米;华舍双亭安置点,建筑面积9608平方米。华舍张溇安置点,建筑面积18250平方米,已开始外墙装修;其余安置点着手办理相关手续。三是燃气行业管理规范有序。召开了县燃气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会议,对县域各燃气企业开展执法大检查。此外,成功承办全国村镇建设工程质量联络员工作会议。 二、精心建设,城市功能提升提质 以“城市功能提升年”为载体,克服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突出市政道路、人居、环境景观功能建设,城市功能得到提升。 1、“四大”工程全面实施。按照“完善功能、注重配套、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要求,除瓜渚湖休闲设施建设工程和大小坂湖北岸绿化工程因“两湖”开发暂缓,重点实施好总投资5.2亿元的城市道路、市政环卫、经济适用房、环境景观等四大类工程,全年完成投资1.9亿元。一是城市道路工程全面推进。兴越东路、双渎路、耶溪路二期、百舸支路、兴越支路、华宇中路、湖中路、金柯桥大道(东、西侧)辅道、电力支路全部完工;联合市场北侧道路工程完成改造;钱陶公路城区东段拓展改造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40%。二是市政环卫工程全面完工。柯北新城区道路路灯安装工程,城区38个公交候车亭改建,4座公厕新建(改建)、云集路垃圾中转站新建工程全部完成。三是经济适用房工程如期完成。绸缎小区一期至12月底全部完工(其中经济适用房2万平方米)。四是环境景观工程竣工。金柯桥大道(华舍段)综合改造和湖东路景观绿化工程竣工。 2、便民设施精心建设。实施了第二期城区智能化路灯系统安装工程,完善城区人行道标志标牌,更换交通隔离栏
2、招商洽谈卓有成效。一是成功组织2006年商贸三产项目(杭州)推介会,推出两大类50个商贸项目地块,杭州海通汽车有限公司等十多家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有意落户柯桥;二是城区商贸功能日趋完善。中国轻纺城联合市场、国际贸易区一期、蓝贵坊精品服饰一条街建成投用,华润万家等知名企业入驻并开业,进一步提升了柯桥城区的商贸服务功能。
3、土地推出明显加快。以引进高档次购物中心、高档酒店、大型超市、现代物流、汽车4S店等商贸项目为目标,努力做好土地出让准备工作,全年共推出商贸用地48块,总用地154万平方米,出让金26亿元。
4、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加强履约管理和跟踪服务,督促建设业主提高工期意识,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加快建设,帮助解决在建项目的问题和困难,促进商贸项目建设进程。全县新建、续建商贸建设项目45只,总建筑面积244.87万平方米,总投资92.09亿元,全年完成投资25.1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5.12亿元,全年新开工项目12只,竣工项目12只,竣工建筑面积67.52万平方米。 5、基础管理不断完善。认真贯彻县委第9次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积极实施商贸三产发展规划调控工作,建立商贸项目招商引资、建设进度月报制度,会同县统计局完善商贸三产经济信息统计工作,商贸三产业日常管理不断加强。 五、提升形象,行风效能建设常抓常新 以“两个更加”为目标,以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大力开展服务提质、形象提升的行风效能建设活动,群众满意度得到提高。 1、队伍素质不断提升。一是开展了“学习义乌经验,推进率先发展”、“学习贯彻党章、增强发展意识”、“让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让人民群众更加放心满意”的主题教育活动,提高了干部职工思想素质和服务本领,改进了工作作风,提升了服务效能。二是开展专业技术培训。采取专家讲座、法制培训、鼓励自学等多种方式,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提高广大干部职工业务水平。 2、权力运作不断规范。一是严格实行政务公开制度。以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为契机,以提高公共政策的透明度为目的,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将涉及的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事项的办理承诺日期、承办科室和联系电话公布于众,增强了行政审批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加强对公务车辆费用开支监管。实行公车统一保险,定点加油;强化对车辆维修管理和监督,实行车辆维修招投标,下浮修理费标准。开展了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意见的调研工作。全年共受理各类行政处罚案件2757件,办结率100%。二是严格执行“阳光规划”制度,将各项规划全部在指定媒体或指定场地进行公告,公示率达100%。三是严格执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切实加强了对领导干部公共权力运行情况的监督,规范权力运作。 3、服务意识不断增强。一是创设载体,提升服务。开展“服务基层、关爱三农”服务基层服务周和“基层服务月”活动,共走访企业150余家,解决企业实际问题30余个,发放《办事指南》和《行风效能建设问卷调查表》2000余份。开通绿色通道,实行跟踪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和陪同服务,措施有力,成效明显,做到了承诺服务、微笑服务、优质服务,总受理办件事项6471件,承诺应办结事项6537件,已办结事项6537件,建设窗口项目办结率100%,提前办结率达97.79%,时间提前率42.73%。二是城建热线服务大众。健全“二00七年二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