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2019年,绍兴市公安局柯桥区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依法治区工作部署,结合“端正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公信、建设过硬队伍”教育整改年活动和“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法治柯桥建设工作。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一是强化学习教育。分局党委每季开展法律知识学习;全面落实公安机关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全局层面利用每周一晚的“砺剑讲堂”适时组织全警法制课堂;每月组织基本法律知识考试,结果网上实名通报,组织基本法律知识考试12次,参考民警650余名。上半年度全市基本法律知识考试,柯桥分局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今年参加法律职业资格和高级执法资格考试人数也居全市前列,5人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学习氛围进一步浓厚。二是加强实务培训。组织庭审旁听7场次、民警出庭作证3场次,组织开展个案剖析3次,邀请专家开展业务知识培训4次,以实际操作提升民警实务能力。三是狠抓中层履职。在市局中层领导办案制度的基础上,自我加压,128名列入考核基数的中层领导,有112名按要求办理了案件,中层副职办案进一步提高,从每人每年办理4起行政案件或2起刑事案件分别提高到6起或3起,列入考核领导人均办案数为4.13起,列全市首位。四是实行以师带徒。完善警师警徒结对帮学制度,组织拜师仪式,确定24名中层领导或业务骨干担任警师,一对一、手把手地指导新警开展执法执勤等工作,推动新警快速成长。五是加强法制队伍自身建设。积极派员参加省厅组织的全省公安法制部门信息系统管理员培训班、全市公安机关法制技能大比武活动。在比武活动中,在全体参赛人员的努力下,分局取得团体第三名、个人第二名的成绩。
(二)大力实施顽疾治理工程。一是规范取保候审办理。修改《关于规范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若干规定(试行)》,根据不同案情,明确区分了会商类、非会商类和直接适用等情形,约束了取保候审的自由裁量权,有效规范了取保候审的审批条件和程序。二是治理案件拖延办理。开展“案件大起底”行动,对伤势较重的伤害案件进行全面梳理、登记造册、逐案研究、尽快销号;并对取保候审三个月仍未移诉的案件进行系统提醒,全局取保候审到移诉的平均天数已由2018年的100.9天缩短至87天。三是提高社会化访评满意度。明确由派出所所长亲自抓,坐堂领导具体抓并对不满意案件负责,对回访不满意的,由所主要领导负责落实整改。对于该项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局党委集体约谈相关所队长。每月对不满意案件进行逐案分析,存在执法过错的,予以问责追责。
(三)大力实施监督管理工程。一是落实派出所领导值班坐堂制度。完善《派出所领导值班坐堂制度》,进一步明确细化坐堂所领导在警情处置、指挥调度、重大案(事)件现场处置、案(事)件调查取证和审核审批、办案区管理、群众来访接待处理、信息报送等职责任务,并要求做到日结日清、办事留痕。二是严格法制员队伍制度。对日有效接警数在10起以上的9个派出所全部配备专职法制员,其它8个派出所和5个业务大队均配备兼职法制员,明确法制员执法管理、审核把关、教育培训等职责任务,特别是由法制员统一管理民警执法档案,杜绝了时效性执法问题的发生。2019年没有出现办案超期情况,无行政诉讼败诉、行政复议被撤销、确认违法等情况。三是优化执法办案积分制。新修订执法办案积分制,从案件办理、执法管理、执法效率、执法效果和执法能力等五方面科学赋分,激励全局民警又快又多又好的办理案件。四是完善执法质量考评办法。调整考核方式,大力推行网上考评,变月考为季考,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科学设置加扣分权重系数,兼顾执法数量与质量,加大了群众满意度访评、执法监督和执法效率等执法突出问题的分值比重,更加体现考评的合理性和针对性。五是建立网上联合巡查机制。由法制和督察等部门人员组成执法巡查队伍,每日通过执法办案系统、“睡岗离岗”监督系统等,对接处警、办案区管理等开展全过程巡查,发现问题即时通报整改,杜绝出现重大执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