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开化县水利局文件
开水利〔2005〕64号
2005年度水利工作总结暨明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我县水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各项任务和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以百里清水河道整治、水库保安除险、集镇城防、节水灌溉和水土保持示范区等重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认真做好“三防”各项准备工作,扎实推进水资源、水产、小水电和水行政执法等管理工作,强化干部教育,深入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题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年度暨定的各项工作目标。现将2005年度工作总结暨2006年度工作思路总结如下:
2005年度主要水利工作完成情况
一、2005年度水利重点项目实施情况
2005年度,我县水利重点工程有千库保安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百里清水河道、集镇城防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水土保持示范区工程、杨林王山灌区节水灌溉工程、小水电建设工程等,其中集镇城防工程、千库保安和百里清水河道整治列入县“510”重点工程。2005年度我县水利工作的总体目标:多层次、多渠道筹集水利建设资金1.33亿元,计划完成土石方272.4万立米,兴建各类工程项目130处。自去冬全面实施以来,在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下,至九月底为止,2005年度计划内水利工程已基本完成,累计完成投资1.35亿元。
1、千库保安工程。2005年计划对王山、柴塘、七蓬等3座水库进行标准化建设,对城关西坑坞、上青坞、池淮寺坞、中村樟坑底、音坑塘坞、桐村江坑坞等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计划总投资1100万元。两项水库工程于去年10月初开工,到6月底,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结束,到9月底3座水库千库保安建设已全面完工。两项水库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115万元。
2、百里清水河道整治工程。2005年计划整治河道23.7公里,主要在皂脚至欣欣电站、立江畈至航头、白渡至昌谷、大坂湾至毛坦、黄石至新村等河段,总投资1650万元。工程于去年10月开工。至9月底已整治河道23.7公里,绿化11.5万平方米,完成土石方143.28万立方米,完成总工程量的100%。
3、城镇防洪工程。2005年计划新建马金镇防洪堤750米,兴建山甸防洪堤1.7公里,两处堤防建设总投资1150万元,其中山甸防洪堤投资900万元,马金镇防洪堤投资250万元。山甸防洪堤由于政策处理及资金筹措等前期准备工作未落实好,目前正处开工前准备阶段,计划10月下旬开始招投标,11月份动工。马金镇防洪堤已基本完工,累计完成投资205万元。
4、王山灌区节水灌溉工程。该项目列入省2005年度“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项目实施计划,共南北两片,具体实施内容为新建改造堰坝6座,新建干渠5.9公里,改造干渠10.74公里,新建排水干沟4.5公里等。工程总投资403万元。项目建设法人为杨林镇人民政府。工程于去年12月开工。到今年9月,北片的川南、新源标段已基本完工,共投入资金214.2万元,共建成引水干渠9.31公里(王山水库中、北干渠,王坞左干渠,柏木坝干渠),排水干渠2.4公里(梅川排渠),以及渠系配套建筑等工程。南片王山水库南干渠、云杨排渠及堰坝计划10月下旬动工,年内全部完工。
5、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2005年度村头、苏庄两集镇水厂项目列入省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计划。村头集镇水厂供水规模2000吨/天,新建集镇水厂1座,村级饮用水工程9处;苏庄集镇水厂供水规模为2500吨/天,新建小(二)型水库1座,集镇水厂1座,村级饮用水7处,两项目总投资1266万元,受益人口共2.19万人。县政府已与两镇政府签订了责任状,至目前为止,苏庄饮用水工程已动工,村头饮用水工程已完成土地征用,筹集资金40余万元,牵头业主正在落实当中。
6、小水电建设。2005年度我县在建水电工程有友好、丙龙山、库坑、大溪垅技改增容、碧家河二级共5座电站,新增装机2555千瓦,总投资2070万元,到目前为止,友好电站和大溪垅技改增容工程已开始试运行,其它电站还在建设当中,累计完成投资1200万元。列入今冬明春计划的罗坞口电站、林源电站正在建设当中。
7、水土保持示范区工程。开化钱江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项目已被省发改委立项,2005年实施马金片区综合治理工程,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68平方公里,主要内容有:坡改梯10公顷,新建拦砂坝2座,谷坊16座,截水沟、排水渠2.7公里,蓄水池12座,沟道治理1.04公里,以及林草封育治理等措施,总投资195万元。到目前为止,工程措施、林草封育措施均已全面完成,累计完成投资195万元。
8、黄土丘陵开发工程。该项目位于开化池淮镇“十里干滩”源头,属续建工程。自开工以来,已整治河道2.1公里,修建防洪堤3.5公里,平整土地550亩,治理荒滩、荒地、荒坡,新增土地面积130亩,推广新型节水灌溉技术,新增茶园300亩,新建小(二)型水库一座,总库容25.6万m3,结束了滩头村40多年来缺水的历史,项目规划任务基本完成,累计投入资金450万元。
二、今年以来“三防”工作情况
防汛防旱责任重于泰山。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汛防旱和防台工作,四套班子领导汛前多次视察检查千库保安、病险水库、集镇堤防等一些在建的重点工程。3月15日副市长、市防指指挥雷长林在市水利局局长和县领导的陪同下,检查了王山水库千库保安工程、友好改河工程等在建的重点工程,3月23日,县委书记徐鸣华、副县长程育全又实地查看了马金集镇堤防、村头镇青山水库等工程。程育全副县长还2次亲自参加了防汛安全大检查。省市水利主管部门对开化防汛工作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多次派人检查指导,并对今年的防汛防旱防台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我县地处山区,又处于浙江暴雨中心区,极易发地质灾害和小流域洪灾,为此,今年我们重点突出水库防汛、小流域防洪两大主题,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动员部署,强化巡查监督,全面开展防汛大练兵,以积极高昂的姿态迎主汛、备大汛、抗台风。主要抓了五方面工作:
1、开好四会抓落实。先后召开全县水利员会议、报汛会议、防指成员会和全县防汛工作会,对全县开展防汛安全大检查、水库水文报汛和全县防汛准备工作做了周密部署,进一步明确、落实了防汛目标、责任和要求。县政府与有关单位签订了防汛责任状。还举办了报汛和水情采集系统方面的培训班,为基层“充电”,提高防汛工作水平。
2、抓好基础强练兵。修编了齐溪、茅岗两座中型水库的调度运行方案,对城关、华埠及沿河重点乡镇的防御洪水预案、《上园梅岭等防御地质灾害方案》、《开化县防御特大洪水方案》、《开化县抗旱预案》等作了进一步完善,切实提高方案的实用性、可操作性。重视防汛信息化工作,全面完成防汛远程会商系统建设,并投入正常使用,为快速、全面、详细传递防汛信息和各级领导准确决策创造了条件,提供了科学依据。强化防汛演兵。4月底组织民兵抢险小分队在华埠欣欣电站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水上训练,县人武部还组织全县民兵连长进行为期7天的集训,学习了有关防汛知识。为防范小流域洪灾,开展山区小流域河道行洪状况调查,编制了《开化县小流域洪灾防御方案》,6月9日又在池淮镇滩头村组织开展了防御山区小流域洪水、地质灾害演练,取得了预期效果。这些防汛御案、练兵,夯实了防汛工作基础,有效提高了防汛队伍的抗洪抢险作战水平,同时又提高了广大群众防灾避灾意识。
3、强化管理抓巡查。汛前分三个层次开展防汛安全大检查,重点抓好各项防汛责任制和各类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措施的落实,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严格督办,限期整改,共开出安全度汛督办通知单29份。加强对重点水利工程特别是水库和在建工程的巡查,各水库大坝巡查工作的人员、责任、制度、记录、经费均已落实到位,重点工程落实了安全度汛措施,同时督促各水库抓好启闭设备维修和坝面杂草、溢洪道拦鱼设施的清除,还对全县13个报汛站、雨量站和7座水库的水情采集系统的报汛设备进行维护更新。
4、备足物资严值班。储备了草袋、救生衣、救生圈、编织袋等防汛抢险物资,根据全县特定的地理特征,分五个储备点管理,由县防指统一调用。加强防防汛应急队伍建设,其中县级抢险队伍总人数达125人。严格防汛值班制度,为确保24小时不断人、不离岗,值班人员每餐均实行快餐制度,送饭上门,吃住防办,认真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同时加强对各乡镇和水库防汛值班的督查,确保值班到位,工作细致。
5、盯紧台风不放松。今年我省共遭遇6次强台风,虽然我县不是防台抗台的重点县,但我们始终以“无台当有台来考虑,小台按大台来打算”,认真做好省里部署防台抗台的各项工作,召开会议,编制预案,下发通知,值班督查等都落实到位。由于今年历次台风都没有直接正面袭击开化,故影响不大。
三、水利各项管理工作完成情况
1、水政水资源管理。加强河道管理,配合“百里清水河道”建设,继续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工作;分片召开汛期采砂安全工作会议,对相关工作做出具体部署;加强水法宣传,进行大规模的上街咨询,在电视、广播、报纸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增强各级领导和干部群众的水法规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开化县水资源综合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论证;强化企业用水管理,厉行节约用水,为全县取水大户安装新的计量设施;加强水行政执法,查处水事案件12起,调处水事纠纷5起。抓好行政服务中心工作,规范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到目前为止,行政中心水利窗口有9个月被评为“五星级”窗口。
2、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严格水土保持方案制度,重点突出厂矿企业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完成了至信房产、交通房产、愚泰房产、开中搬迁工程和库坑、罗坞口、林源电站等9个水土保持方案,减少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推进生态县建设;加大水土保持“两费”征收力度;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查处桐村清玉石煤矿无序采矿法行为。
3、特色水产养殖。抓好特色水产基地建设,目前何田清水鱼已投入使用,开化县棘胸蛙生态养殖与苗种基地也基本完成;加大水产地方标准编制工作,完成《山区坑塘流水养鱼技术规范》的编制,并通过省级专家审定,政府已颁布实施;抓好面上淡水养殖技术推广和技术指导,举办水产养殖培训班2起,深受养殖户好评;抓好特色渔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并通过政府常务会议批准实施;认真做好水产养殖证发放工作,养殖证发放面积达5751亩,超出市考核面积4600亩的25%。
4、渔政管理。加强库区渔船管理,落实各项安全责任制;实施渔业增殖项目,在芹江二坝、三坝等地放养各类鱼苗2万余尾,在大郡、齐溪等3溪涧放养石蛙蝌蚪3万尾;加强渔政执法,共出动夜间检查15次,开展电瓶升压器专项检查2次,共查处各类渔业违法捕捞案件26起。
5、质量监督管理。认真履行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职能,都签订了质量监督合同,经常深入千库保安、集镇防洪、千万农民饮用水、小水电开发项目等在建项目施工工地,开展质量监督检查、抽查,对部分工程不合格的工程,指出问题,明确措施,限期整改,维护工程生命;认真抓好质量评定工作,完工的水利工程均进行质量验收;加强对工程项目质量合同管理,今年共对7个在建重点工程项目签订了质量监督管理合同。
6、小水电管理。加强对面上小水电站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及时结算小水电电费;发挥水电协会作用,在电价调整、倒送电等方面问题积极向政府呼吁,争取政策上支持;编制完成了《开化水电规划》,并通过了专家审查,为今后水电开发夯实基础;9月份还顺利通过了“十五”全国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验收。
7、安全生产和企业管理。先后开展了防汛安全大检查、电站安全运行检查和水利水利工程安全施工检查,以及“五一”、“十一”黄金周旅游安全等多次检查,进一步细化了水利系统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考核办法,局与下属各企事业单位逐个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经济责任制,明确目标,层层落实,今年以来全系统没有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同时加强对企业管理工作,在企业面临改制情况下,做好职工思想稳定和企业正常运营;抓好托管中心工作,做好来信来访、咨询接待,以及人大议案、政协提案的交办工作,尽力为群众、为基层处理解决一些急事、实事。
2005年度特色与亮点工作
今年水利工作的特色与亮点工作主要体现在防汛减灾两个方面:
——防汛安全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
全面完成了防汛防旱远程会商系统建设。至此包括水库信息采集、防汛互联网、气象卫星云图接收系统和防汛远程会商系统在内的各项防汛信息系统初步建成,为快速、全面、详细传递防汛防旱信息,对我县防汛防旱进行合理调度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保障。
——小流域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在全省率先开展
针对我县地处山区和省暴雨中心区,极易发地质灾害和小流域洪灾的实际,重点突出小流域防灾减灾主题,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小流域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一是组织开展山区小流域河道行洪状况调查,摸清全县小流域,特别是存在潜在隐患、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和流域出口有中小学的小流域基本情况,并及时向各有关部门、单位通告。二是抓好预案编制。编制完成了全县159个行政村的《开化县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方案》,装订成册,指导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三是强化防汛演练。在池淮镇滩头村组织开展了防御山区小流域洪水、地质灾害演练,进一步增强防汛队伍的抗洪抢险的能力和防汛作战水平,提高了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避灾自救意识,取得了预期效果。四是严格督查管理。强化巡查,严格值班,先后3次开展防汛安全大检查、暗访,确保小流域防灾减灾工作到位扎实。开化县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抓得早、抓得细、抓的实,为全省防御小流域山洪灾害积累了一定经验。在省水利厅彭佳学副厅长带队到我县暗访水库时,这项工作得到了充分肯定。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结合今年县人大对我局开展述职评议中提出的整改意见,当前我县水利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三大困难和问题:
——水利建设资金不足。目前我县农村水利建设中仍实行“以奖代补”政策,而其补助标准偏低,基层反映强烈。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面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指导和扶持。一是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压缩盘子总量,更加地突出农村水利建设的重点,防止“撒糊椒面”,提高有限资金的利用效率,确保项目实施顺利进行;二是加大向上争取资金的工作力度。抓好各类项目的规划包装,加强联系,以取得省里更多、更大的资金扶持,推动我县水利事业健康发展。三是根据目前我县财政实际,建议政府将 “以奖代补”的奖励标准提高到30%左右,并对省立专项工程建立适当的配套专项资金;
——水利行政执法工作难度大。水行政执法工作基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一直是困扰水利工作顺利开展的难点工作,尤其在河道管理、渔政管理等方面,社会、干部群众意见较大,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今后,要进一步整合执法力量,加强执法宣传,强化违法案件查处。一是要转变体制,解决人员少的问题。要整合执法队伍资源,配设专门的执法查案人员,明确职责,配足工具,着重打击各类水事、渔业违法行为;二是要加强宣传,营造遵守水法的良好氛围。要更加地注重水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人们保护河道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减少和遏制向河道倾倒垃圾、碴土。对影响恶劣、危害严重的案件查处进行全程曝光,提高社会教育面;三是要加大巡查执法力度。重点加强河道采砂弃碴整平和河道设障的巡查、检查,严格河道采砂许可制度和弃碴整平责任的落实,对无证开采、超范围作业要及时制止,劝阻无效的要及时予以立案查处;四是要结合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中乡镇职能调整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乡镇的协管职能,对河道采砂的初审、小型涉河项目审批、制止向河道乱倒垃圾渣土以及配合抓好案件查处等职能“放权”,委托给相关乡镇监督实施,以增强水利执法的广度、深度;五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对新调入的同志和乡镇水利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确保在具体执法工作中做到依法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彻底改变目前执法人员少、政策处理难度大、工作不协调、执法难以到位的弊端。
——农村饮用水工作进程迟缓。农民饮用水工程是解决农民饮水难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我县一直十分重视农村饮用水工作,在省厅的扶持下,先后实施了中村、马金、池淮等乡镇的饮用水项目,改善了部分农村人口的饮水条件,解决了部份农民饮水难问题,得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要求兴建立项的呼声日益高涨,但由于乡村无资金来源,只能依靠社会业主投资,而我县山区人口分散,相对来说投资大、回报长、效益不明,加上省立补助标准偏低,因此投资饮用水工程具有较大风险,只能成熟一个,上一个,作为水利部门今后在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上重点要加强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一是要抓好项目规划包装,统盘考虑全县饮用水设施建设布局,防止重复建设,增强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二是要千方百计地向省厅争取立项,并在补助资金上取得更多倾斜和支持;三是加强对项目的建后管理,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在水价制订、水源保护上要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利益,真正把这件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2006年重点水利工作思路
一、2006年全县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新农村,缩小贫富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防灾减灾为重点,以水资源综合利用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饮水安全为落脚点,进一步加强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全面推进水利全面、协调发展,为开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二、2006年我县水利工作总体要求
2006年我县水利工作总体要求:“围绕一个主题,做好四篇文章,建好十大工程”。
——“围绕一个主题”。即围绕建设新农村,缩小贫富差距,统筹城乡发展主题开展水利各项工作。
——“做好四篇文章”。一是做好防灾减灾文章。进一步加强水库保安体系建设,完善各种防御洪水方案和抗旱工作预案,着重抓好山区小流域防洪减灾预案的实施;加大防汛检查工作力度,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严肃防汛纪律;进一步加强防汛防旱信息化建设,实现防汛抗旱调度、决策的及时、科学、有序。二是做好资源优化文章。加强水资源、水电资源和渔业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配置,合理、科学、依法调配各类资源。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水电资源开发使用权有偿转让制度;加强水库、堤防等水工程的日常管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三是做好项目推进文章。要把项目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载体,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库保安除险、集镇防洪、河道环境整治等项目的规划包装和上报立项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省专项盘子,向上争取更多的补助资金和政策性扶持,推进我县水利建设顺利进行;四是做好改革文章。要深化水利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在抓好国有水利水电企事业单位的改制工作的同时,要加强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确保企事业单位正常经营与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强化制度建设与落实,严格监督检查,力争本系统保持全年无责任事故的良好势头;抓好水利建设领域的清理整顿工作,严格水利项目基本建设程序,规范水利建设市场,强化整合,加强监管,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和安全三者的协调、统一。
——“建好十大工程”。根据水利“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分年实施计划,2006年度开化水利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多层次、多渠道筹集水利建设资金1.7321亿元,计划完成土石方210.2万立方米,兴建各类工程项目95处。一是防洪工程:总投资5051万元,新建山甸防洪堤1.7公里,疏浚河道1.5公里。防洪标准50年一遇,投资1500万元,同时对华埠大路边、音坑汶川口、中村严坑、苏庄毛坦等实施重点堤防建设,新建堤防15公里,投资3551万元。二是水库工程:总投资1971万元,计划对茅岗、塘坞乡塘坞、马金镇石塘内、杨林镇西坑4座水库实施千库保安建设,投资1920万元,同时对中村樟坑底、华埠童塘、城关直坞口和乌桕、长虹高山、马金恩塘等6座水库进行病除险加固,投资51万元。三是灌区改造配套工程:总投资2748万元。计划对新源畈、柏叶畈、甘溪畈、后江畈、读经畈等16个小型灌区进行配套改造。四是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计划结合城关供水一体化项目实施,建设杨邵、包店、青联、张家等15个村的农民饮用水工程。总投资1067万元。五是河道整治工程:计划对封家溪上杨村、音坑上城桥丰、华埠界首坑口、杨林下庄小关4处河道进行重点整治。整治河道总长27公里,疏浚51.2万立方米、拓宽9万立方米、护岸19.3公里、筑堰13座、绿化23.5万平米,总投资3625万元。六是千万亩十亿方节水灌溉工程:计划实施村头大溪垅水库节水工程,衬砌渠道6.5公里,修建堰坝1座,渠道建筑物10处,管护设施75平方米,总投资300万元。七是小水电建设工程:计划兴建库坑、林源、罗坞口、东山、马金、大鲍山6座电站,对王山电站实施技改,新增装机3370千瓦,总投资1790万元。八是黄土丘陵开发项目:计划在村头牙田进行黄土丘陵开发,建设翠冠梨基地285亩,柑橘、石榴基地220亩,灌溉渠系配套,节水灌溉200亩;新建50吨蓄水池一座,水管2200米,渠灌2000米,机耕路900米,总投资315万元。九是水土保持工程:继续实施钱江源水土保持示范区工程,2006年度计划对中村片区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72平方公里,土地整治420亩,沟道治理3.1公里,截水沟1公里,排水沟300米,机耕路4公里;造林150亩,经济林823亩,生态修复12281亩。总投资354万元。十是农田配套续建维修工程,总投资100万元。
三、保障措施。
2006年度是实施“十一五”的第一年,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各项工作必须开好头、起好局。
1、要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进一步提高治水工作水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县委关于做好“十一五”相关工作的战略要求,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政治高度,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要求,进一步重视和抓好水利发展,继续深入开展效能建设、项目推进等活动;健全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强化考核,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经常教育、完善制度和强化监督入手,规范党员干部行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素质教育,着力提高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提高水利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
2、要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为重点,努力实现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进一步加强对水管理领域的探索,着力培育水务一体化形成机制;强化水资源整合和水市场经营,努力挖掘水行业的新经济增长点;加强对城市水资源的业务指导、技术管理和经营管理;以科技为先导,积极推行节水措施的宣传与实施,提高水的利用率;严格水工程管理,完善配套措施,使水资源和水利工程得到合理开发、长效利用。
3、要以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水利投入。确立以规划带项目、以项目实施规划的意识,在规划中进一步明确水利项目安排。通过项目聚集生产要素,通过项目推动投资增长,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加快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良性水利投入机制。用好用足现有政策,积极争取上级对水利尤其是农田水利的财政性的支出和扶持;积极探索利用市场机制,筹措水利建设与管理资金。
4、要以依法行政为保障,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坚持统筹兼顾、建管并重,依法治水、依法管水,以社会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水利执法力度,继续加强对河道采砂、水资源和渔业捕捞等工作的管理,严格水行政各类许可制度;整合执法力量,明确执法职责,严格依法行政,加大违法案件查处,维护水、渔业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同时要注重执法形象,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建设成为一支执法严明、办案公正、行为文明的执法队伍,创树水利执法新形象,为水利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二OO五年十一月八日
主题词:2005-2006年度 水利工作 总结 思路
抄送:市水利局,县委办、人大办、县府办,金明代县长、肖渭根副书记、程育全副县长。
开化县水利局办公室 2005年11月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