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开化县张湾乡人民政府文件
张政[2007]13号
张湾乡二00七年防范期地质灾害防灾方案
为切实做好二00七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地质防治条例》、《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办法》、《开化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参照开化县二00七年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并结合张湾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现编制方案如下:
一、张湾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基本情况
张湾乡是全县16个重点监测灾害和地质灾害高发区之一,根据二00三年度全乡共登记12个地质灾害点,其中塘林村的方家和油溪村的外玉坞两处滑坡立入县16个重点监测点定为较大级,12个灾害点分布情况:
塘林村:方家裂缝滑坡、夏家裂缝、张家湾裂缝滑坡;
杭兴村:杭坑口山体滑坡。伴泥石流;
油川村:外杜源山体滑坡和混石崩塌、油溪口崩塌;
中畈村:转桥们滑坡、大波浪滑坡;小波浪山体滑坡;
油溪村:外玉坞滑坡;
余田畈村:余田畈自然村;
路 口:路口李丰水房后滑坡。
除此外油溪、塘林两个行政村尚有不明显的滑坡和崩塌灾害点,每遇较大降雨,都有轻度灾害发生。二00三年乡政府建立了地质灾害领导小组,建立了地质灾害防灾网络,对地质灾害防灾进行了广泛的宣传,群众的防灾意识,增强对两个较大级的滑坡灾害点防范,落实了兼职监测员。
二、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
(一)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规律
主要集中在6月初到7月底,在主汛期内,特大暴雨或者长时间降雨也时有发生。
(二)地质灾害类型
以滑坡为主,其次为崩塌、泥石流少量。
(三)地质灾害发生的范围
主要集中在遭受特大暴雨的村,并与人为活动关系密切,如建设工程,劈山建房。
三、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的趋势分析和防灾减灾措施
(一)方家自然村滑坡点
该点1998年7.25洪灾期,发生冲毁住房5间,属不稳定斜坡,坡长170米。坡角大、山有缝、暴雨季节易滑坡,危害性较严重,对该点已编制了防灾预案,制作了明白墙,加强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避让。
(二)夏家滑坡
该点位于外玉坞夏家村后,软板岩、易碎、滑、山脚壁高、坡大、缝深较大、坡上树木较大。二OO四年灾情明白墙已制作完毕,立在灾害点和村中人较集中的墙上,该点已编制的预案,并已落实监测人员,汛期加强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避让。
(三)外玉坞滑波
该点位于外坞自然村:邹军平、邹才任住房后,98年7月发生,同时产生裂缝。二OO三年再度发生滑波,表明灾害点仍在活动,灾情明白墙已制作完毕,防灾预案已编制,并已落实,警示牌已立。
四、地质灾害防灾对策及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宣传
地质灾害防治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大事。我们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地质灾害的重要性,本着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坚持不懈抓好地质灾害防治,乡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将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村组,明确具体责任人,务必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二)加强动态监测,开展险情查,做好预警预报
在汛期来临之际,组织土管、水利、规划、林业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一次现场检查,对各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出分析、评价,提出具体防范意见和可行的防灾减灾措施。
(三)坚持汛期值班制度,灾情速报制度
乡政府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坚持汛期值班制度,为应急突发性地质灾害,乡建立突发性地质应急指挥部,指挥部下设二个组:现场抢险组、后勤保障组。一旦出现灾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同时按灾情速报制度的要求,立即将灾情速报县政府、国土资源局及上级有关部门。
(四)建立地质灾害明白卡对全乡已查明登记的地质灾害点建立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由村送至点,涉及农户的点送交至每一户。
(五)明确责任,分工负责
国土部门:建立和完善防灾网络,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灾害隐患点监测责任人。灾情发生后,认真配合,核查冲毁、淤积的耕地情况。帮助灾民落实重建新房用地。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计划。
水利部门:汛期之前对病险山塘水库、盘山水渠漏渗引起的滑波等进行认真检查、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灾措施,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人员,建立健全防灾责任制。
规划建设部门: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情况评估,农村建房应远离地质灾害危险区。
农业、林业部门:认真落实防灾责任制,对不宜耕种的山地,要坚决退耕还林灾害点,滑坡体内的水田要改为旱地,滑坡体上不能种植高大树种,较大级滑坡体上的大树木,要计划砍除种植的灌木。
张湾乡人民政府
二OO七年三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