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大量的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资源,野生动物是携带和传播疫病的媒介物之一。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野生动物疫情,对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现根据国家林业局林护发[2005]48号文件要求,为做好本保护区突发性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控制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突发性重大野生动物疫情发生前的准备
1、建立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局纪委书记、保护中心主任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预防控制突发性重大野生动物疫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和检查督导保护区的突发性重大野生动物疫情工作。研究制定预防工作的具体措施及应对方案;组织调配预防工作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动员全保护区的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共同做好突发性重大野生动物疫情预防工作。
2、制定预防预案,完善应急机制。
制定落实预防预案,确保各项预防工作能够及时规范,有序地进行;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性重大野生动物疫情的应急处理机制。
3、加强门卫检疫,严禁外来动物进入保护区内。
对进保护区的人员进行登记,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检疫过的动物一律不准进入保护区;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私自带宠物进入保护区。
4、开展防范突发性重大野生动物疫情宣传教育,设立咨询电话。
利用墙报、标语、会议等各种形式开展宣传预防突发性重大野生动物疫情,并制定了《古田山控制预防突发性重大野生动物疫情有关事项的规定》,做到预防突发性重大野生动物疫情的科普知识家喻户晓,提高干部职工的预防意识和能力,一旦发现病,及时汇报。成立预防突发性重大野生动物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咨询热线电话,解答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5、落实相应预防措施
加强古田山庄、食堂及公共场所的消毒,清理卫生死角;购置了足量的消毒液、口罩、手套、体温表等日常用品发放给职工;组织职工进行篮球、登山等户外活动,增强抗病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