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县属学校(单位)、乡镇中心学校,局机关各科室:
根据中共开化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展“作风效能大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改进教育系统纪律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提振教师精气神,现就开展“作风效能大提升”行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定不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作风效能建设破题开路,通过“专项整治一批、查处问责一批,曝光警示一批,督办整改一批”等“四个一批”,严肃查纠党员教师“跑不起来,干不起来,硬不起来,紧不起来”的突出问题,实现“干事提速、工作提质、素质提升、制度提效”,持续浓厚干事创业、大抓落实的良好氛围,为建设“阳光活力新教育”提供坚强纪律作风保障。
二、工作重点
重点解决思想、行动、纪律、制度等四个层面“起不来”的突出问题:
(一)思想观念不新,活不起来。思维陈旧,封闭排外,山区自闭症、路径依赖症、落后习惯症还没有得到根本消除和破解;工作安于现状,缺乏创新意识,追求安逸、贪图享乐;本领恐慌,存在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站位不高、格局不大、视野不宽,等靠要思想严重,能力水平跟不上高质量发展需求。
(二)担当作为不足,跑不起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党委重大决策部署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干事缺乏激情、工作落实不力,推进重大项目、落实重点工作行动迟缓,不推不动,甚至推了也不动;遇到问题绕道走,怕担责任、推诿扯皮,凡事都要上级拍板,只要不出事、宁愿少做事;服务意识不强,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现象依然存在。
(三)纪律规矩不严,硬不起来。理想信念缺失、精神缺钙,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立场、没有态度,迷失自我;管党治党、管校治校失之于宽、失之于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违纪违法问题时有发生;斗争精神不足,对歪风邪气视而不见,甚至煽风点火;朋友圈、生活圈、社交圈“三圈”不净,耐不住寂寞、抵不住诱惑,甘于被“围猎”。
(四)制度执行不力,紧不起来。制度建设缺失,部分权力运行不受约束、无人监督;制度设计不当,针对性不强,华而不实,缺乏科学性、可操作性;制度形同虚设,看似健全完善,实则执行懈怠,变成“稻草人”;制度漏洞明显,“牛栏关猫”,给人可乘之机,腐败问题容易滋生。
三、实施内容
(一)聚焦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一批
1.师德负面清单问题专项整治。按照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师德建设月”活动的通知》《关于建立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以整治师德负面清单,尤其是社会高度关注的有偿补课、违规收送礼品礼金、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工作纪律松懈、“酒局”“牌局”等问题为切入点,全面强化党员教师教育管理监督。持续加大负面清单问题查处力度,对违反“酒局”“牌局”问题的,坚持“一案双查”,既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又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坚持深挖细查,一律延伸调查组织者、参与者相关责任,同时挖掘“酒局”“牌局”背后隐藏的违规公款吃喝、违规接受吃请等突出问题。
牵头单位及科室:组织人事科
责任单位:各县属学校(单位)、乡镇中心学校、局机关各科室
2.工程项目管理违规问题专项治理。对局机关干部、学校领导及其亲属违规插手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问题进行全面整顿,切实杜绝机关干部、学校领导及其亲属插手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对政府投资项目中随意变更增加工程量、变更程序不到位、先变更后审批、涉嫌串通投标违法案件线索核查进度慢等开展专项整治,切实加强工程变更管理、严肃变更程序。
牵头单位及科室:组织人事科、财务基建科
责任单位:各县属学校(单位)、乡镇中心学校、局机关各科室
3.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扎实开展学生资助等扶贫领域专项监督,通过定期督查、重点核查等形式,及时纠正各学校履行主体责任不力,贯彻落实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坚决、工作不扎实、敷衍应付等问题;持续整治学校在学生资助等扶贫领域工作中履责不力、监管不严等问题;严肃查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向扶贫资金动脑筋、伸黑手问题。
牵头单位及科室:教育科、财务基建科、职成教发展中心、教育财务核算中心
责任单位:各县属学校、乡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