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江北政策 > 江北区政府办 > 正文

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北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朗读

各街道办事处、慈城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
  《江北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0月30日

江北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2020年)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我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健康江北”战略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方针政策,切实提高我区中医药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根据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浙江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宁波市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江北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二五”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
  “十二五”期间,我区紧紧围绕《江北区“十二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北区政发〔2010〕43号)所确定的发展目标,坚持“中医基层化,基层中医化”发展战略,以服务全区人民群众为宗旨,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为主线,以创建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为抓手,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重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主要任务目标。
  中医药服务环境持续完善。市第九医院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中医药人员、设施设备配置完善。全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卫生院)均建立了200平方米以上的相对独立的中医诊疗区,中医科、中药房、理疗室设置率达100%,84%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常用中医诊疗设备,能提供中成药和中医适宜技术服务。设置社会办中西医结合医院1家、中医门诊部3家、中医诊所9家。基本形成以市第九医院为龙头、基层医疗机构为支撑、民营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中医药政策环境不断改善,对中医药师承教育、规范化培训等给予财政补助,制订了包括名中医、优秀业务骨干在内的人才奖励措施,出台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的相关政策,有力推动了我区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
  中医药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十二五”期间,我区成功创建为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通过实施“中医治未病”实事工程、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医药内涵建设不断深化,中医药特色优势更加明显。开展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开设中医小针刀、针灸、推拿等一系列中医特色门诊,“中医三联法分期论治带状疱疹”入选为江北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示范基地,推广应用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十二五”末期全区中医药业务总收入(中药饮片+非药物治疗)3388.97万元,比“十二五”初期提高了58.87%;中医药服务人次29.9万,比“十二五”初期提高了80.12%。
  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区政府出台一系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能力提升和科技创新激励政策,设立中医药人才引进奖励和补助资金。全面落实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医师全科转岗培训、中西医结合教育和中医药继续教育,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升。截至“十二五”末,全区共有中高级职称中医师27名,占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的41%;2名中医师获得区级名中医荣誉称号,1名中医师成为首批宁波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3名优秀中医药人员与市级医院中医专家师徒结对,24名临床业务骨干完成了“西学中”转型培训。
  中医药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推进中医药融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研究项目入选2014年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改革创新案例培育项目。推进社区慢性病中医药健康管理,制定社区重点人群以及社区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保健方案22个,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运动功法、食疗药膳、体质调养等养生保健指导服务。采用中药预防传染病流行,根据季节开设中医药防治甲流门诊,加强中医药在传染病诊疗活动中的应用,为控制传染病流行筑起更坚实防线。组织开展“中医中药健康行”系列活动,不断提升群众中医药文化和健康素养,中医发展的社会氛围日趋浓厚。
  (二)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分析
  当前,中医药发展站在了更高的历史起点上,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时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对中医药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和《中药材保护与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系列政策的颁布实施,表明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振兴发展,已将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正处于难得的发展机遇期。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健康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进一步迸发,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潜力和活力进一步释放,中医药因其独特优势,已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的传统理论和技术方法符合当今医学发展方向,必将为人民健康做出更大贡献,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代表,必将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不竭动力。
  “十二五”期间,我区中医药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但目前仍然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中医药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尚未设置区级中医医院,区级综合性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不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高层次人才短缺。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不够,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相对薄弱。中医药服务领域有待拓展,人民群众中医药文化健康素养有待提升。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统筹规划逐步加以破解。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实施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健康江北”的总体目标,立足江北区情,坚持“基层为重点、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保持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以促进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产业、文化协调发展,着力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全面发展中医药事业,为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品质卫生”和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水品质新城”提供有力保障。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立健全覆盖全区、特色明显、功能完善、与群众需求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服务机构建设更趋完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迈上新台阶,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大幅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稳步壮大;中医药传统资源进一步挖掘,群众中医药文化健康素养得到提升;力争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中医药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到2020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卫生院)五星级中医门诊创建达标率60%,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中医药服务达标率100%,市第九医院按医院核定床位数5%比例设置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床,中医治未病网络健全,治未病服务成效初显。
  ——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推进辖区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到2020年,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力争2—3个中医药特色专科(专病)在全市同领域享有一定声誉;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打造25个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卫生院)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推广应用达到20项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服务量占全区同类机构诊疗服务总量达到30%以上。
  ——中医药人才队伍稳步壮大。加强中医药专家、临床实用型人才和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实施“传承型中医师”培养项目。到2020年,每千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35人以上,拥有在市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市、区级名中医4—5名,拥有宁波市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2—3名,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卫生院)有1名中医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名区级中医药学术师承人员。
  ——中医健康文化素养得到提升。中医药文化得到广泛传承和弘扬,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活动取得实效,群众中医药文化知晓率明显提高,中医药服务社会需求得到有效激发,到2020年,群众对中医药服务满意率不低于90%。支持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探索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特色街区建设。

专栏1中医药主要发展指标(预期性)

主要指标

2015年

2020年

年增长率

五星级中医门诊数(家)

1

5

80%

中医特色服务站(个)

25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人)

64

128

20%

每千人中医医师数(人)

0.18

0.35

18.9%

区级及以上名中医(人)

2

5

30%

基层医疗机构高级职称医师数(人)

1

8

140%

医疗机构中医总诊疗人次(万)

29.9

35.9

4%

医疗机构中医技术服务人次(万)

14.3

21.5

10.1%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医疗资源。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打造一家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扶持其转型为中医专科特色突出、综合服务功能比较完善的区级中医医院,提高中医药核心竞争力和区域技术辐射能力,带动全区中医药事业整体发展。市第九医院在设置中医科室、中药房的基础上,安排不低于医院标准床位数的5%用于开设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床,积极创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构建以区中医医院为龙头,市第九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卫生院)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网络。
  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通过中医药优质资源“上联下沉”,推进中医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充分应用“互联网+中医”,开展中医远程服务,提升中医药服务品质。加强星级中医药门诊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卫生院)中医诊疗区实施功能区块化改造,建成科室设置集中、诊疗方法多样、中医氛围浓厚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五星级中医药门诊建成率达到60%。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一定数量的中药饮片、中成药,配置基本中医药诊疗设备,5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打造成中医特色服务站,深入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中医药服务领域。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以及中医类专科医院、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推动有实力、有信誉的社会办中医门诊部(中医馆、国医馆)和中医诊所以及中医类专科医院、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品牌化连锁经营。鼓励离退休名老中医、确有专长的中医师开设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诊所。给予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在医疗保险政策、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享受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到2020年,力争社会办中医门诊部达到4家,中医诊所达到12家。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江北政策 > 江北区政府办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jiangbeiqu/jiangququzhengfuban/2018/1102/15322.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