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大的支撑作用。根据“两创”总战略以及“加快创业创新,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丽水新跨越”的发展要求,为加快我市水利事业发展,特制定本意见:
一、加快水利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两创”总战略和“三市并举”的发展战略,以加快骨干工程建设为重点,以加大投入为保障,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着力构建防洪减灾、供水、水环境三大体系,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水利保障。
(二)工作目标。完善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全市基本完成县城以上城市防洪体系建设,全市主要河流沿岸重要城镇的主要地段防洪能力有明显提高,基本完成现有病险水库和重要的危险山塘除险加固建设,基本实现管理到位、工程安全、应急保障的水利防洪减灾体系。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重要河道的生态用水、环境用水得到保障,全市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80%以上,构建城乡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抓好瓯江干流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加大全市水土保持工作,瓯江中上游的水生态环境得到较好保护与改善,构建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体系。抓好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为水利事业持续发展提供项目储备。
二、今后五年水利事业发展任务
(一)以“强塘固房”工程为重点,推进“平安水利”建设。加固瓯江干堤及小流域堤防,完成瓯江干堤加固40.6公里,小流域堤防加固154公里。开展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完成遂昌成屏一级、松阳东坞等50座水库除险加固,完成509座1-10万方山塘除险加固任务。
(二)以新农村水利建设为重点,推进 “民生水利”建设。推进农民饮用水工程,解决不安全人口75万人,改善提高59万人饮用水安全。推进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完成清水河道400公里,农村河沟整治400公里。推进千万亩十亿方节水灌溉工程,开展以碧湖、松古、壶镇三大平原为重点的全市29个灌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特色渔业,开展30万亩稻田生态养鱼项目,水产品残留物检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三)以水电能源工程和骨干工程为重点,推进“资源水利”建设。稳步推进水电能源工程,新增水电装机125.7万千瓦,到2012年底,全市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85.9万千瓦。开展一批骨干工程建设,建成滩坑水库电站工程,新建缙云好溪水利枢纽工程,做好小溪流域大均梯级电站资源市场化的相关工作。
(四)以河道生态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为重点,推进“生态水利”建设。以瓯江干流(玉溪-开潭)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为龙头,建成水阁、南山段生态堤防3.8公里,生态岸线保护与重建总面积44.3公顷;疏浚南山至宣平溪口18.5公里生态河道走廊;整治与修复瓯江九龙河滩湿地,初步构建瓯江中上游生态河道建设整体框架。以瓯江源头生态示范区建设为龙头,重点开展九大重要供水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16平方公里梯田建设工程和180平方公里坡面水系整治工程。
(五)以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和水利景观工程为重点,推进“城市水利”建设。抓好丽水水利文化现象、特征、内涵的整理和挖掘;水利文化、水利历史人文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完成一批充分体现城市特色文化气息和瓯江独特风貌的城市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实施市本级内河改造工程、滨江景观带工程,景宁城南防护工程和青田水利枢纽等项目建设。
三、具体措施与保障体系
(一) 加强对水利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把加强水利工作列入政府目标管理,层层抓落实。继续推行领导负责制,明确领导分工和岗位责任制,并将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列入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切实搞好水利规划、建设和管理,着力抓好水利重大项目和骨干工程建设,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加大水利发展投入。各级政府要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水利投资新体制,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支持,增加水利投入的总量。
1.要提高水利基本建设的投资比重,每年的水利建设计划要列入各级政府财政性投入的计划盘子,确保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
2.完善水利筹资机制,确保水利建设专项基金。市、县(市、区)财政部门要按照规定,负责筹措水利建设专项基金,除“强塘固房”(列入建设计划项目)和“四大千百”工程按具体工程项目规定足额配足地方配套资金之外,各县(市、区)每年对水利建设项目配套资金最低不少于300万元。
3.设立市级水利建设考核基金150万元/年,用于对各县(市、区)年度水利建设计划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以及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困难补助,考核基金只能用于水利项目建设。
4.按照强塘固房责任书要求,对各地进行考核,实行先建后补的政策,设立市级山塘除险以奖代补基金100万元/年。
5.鼓励采取合资、独资、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对经营性水利项目要严格按照市场化机制运作,切实落实“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三)加快水利体制和机制改革。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坚持创新,积极稳妥地推进水利改革,力争5年内初步建立符合市情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水利管理体制和机制。
1.探索水生态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水资源保护,按照“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严格水资源费、排污费等相关费用的统一收取,并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调节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将水资源、水环境和水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2.稳步推进水管体制改革。按照《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对水利工程要分类指导,科学界定水管单位的性质,对不同工程实行不同的融资方式和管理体制。深化小型农村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改革,重点要落实水库、山塘管理人员经费和维护经费。进一步推进水管单位内部改革,实行事企分开,建立科学的人事和分配制度,形成精干高效的管理机制。
(四)加大水利宣传力度。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强宣传引导,促进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积极参与水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
相关附件下载: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gedizhengce/zhejiangsheng/lishuishi/2021/0603/247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