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正文

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丽水市循环经济行动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

2021-06-03 丽水市 收藏
朗读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丽水市循环经济行动计划(2011—2015年)》已经市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丽水市人民政府

2012年12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丽水市循环经济行动计划(2011—2015年)

 

为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我市循环经济建设,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根据《丽水市“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方案》,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两大目标,按照“绿色崛起、科学跨越”的战略总要求,以及“秀山丽水、养生福地”的区域定位,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着力探索具有丽水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循环经济发展取得较快发展,全市资源利用效率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在全省继续保持领先,生态文明观念牢固树立,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形成具有丽水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大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初步建成。

——循环型产业体系初步建立。生态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发展不断推进,培育形成一批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循环型产业发展模式得到有效推广,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循环经济格局。

——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循环经济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能源、水、土地等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全社会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2010年末下降15%以上,非化石能源在区域能源结构中占3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58立方米以下;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比2010年提高20%;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基本建成,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4%以上,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97%。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在全省继续保持领先水平,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保持95以上;县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年均浓度值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重点工业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5%以上;县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森林覆盖率保持80%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3.71万吨、0.39万吨、2.69万吨、1.17万吨以内;清洁生产机制全面推行,节能减排水平显著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得到贯彻落实。

——循环型社会初显端倪。以绿色消费为特征的循环型社会初步建成。通过宣传教育、开展绿色创建活动,建成一批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社区(镇村)、绿色酒店等社会组织;“三位一体”的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初步建成;循环经济知识在政府、企业、社会中逐渐普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社会意识明显增强。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逐步建立起三大保障体系,即以地方党委政府为核心,社会成员分工明确、科学管理、运行顺畅的组织领导体系;以法律为依据,财政、税收、投资、价格为杠杆的引导激励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职责任务分解为手段的统计评价体系,有效引导与支撑全市循环经济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发展循环经济八大领域。

1.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以及有机农产品的认证,加快生态农业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发展观光型农业以及森林旅游业,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广泛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的生态立体农业循环模式,建设一批循环农业示范区,构建农业循环产业链。积极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全面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物理和生物等绿色防治技术,推进畜禽清洁化健康养殖。到2015年,全面建成15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20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5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全面提升我市农业集聚集群化发展水平。

2.着力发展循环型工业。围绕我市重点发展的“两大、两新、两优、两特”八个主导产业进行产品升级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和工艺技术。以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和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着力优化循环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推动循环型产业集聚发展。加强园区生态循环化改造,促进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以及园区之间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促进循环型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着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探索工业领域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3.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节能型交通运输体系,优化运输组织和运力结构,严格实行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准入制度。积极发展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打响“生态、休闲、养生”品牌,打造长三角地区生态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和休闲旅游目的地。加快发展对先进制造业支撑能力强、与城市化进程结合紧密的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态物流业,优化物流业发展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物流标准建设。改造提升餐饮服务业,全面开展排污申报,推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4.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兴产业。重点引导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着力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装备和产品,实施一批节能环保重点工程。着力培育节能环保服务业、资源循环利用服务业、环境设施运营服务业、环境技术咨询服务业等一批循环经济新兴服务业。积极推进具有丽水特色的龙泉青瓷宝剑、青田石雕、云和木质玩具、遂昌黑陶、缙云炭雕等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5.强化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提高传统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推进电力、建材等行业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加强工业废气治理和回收利用。认真贯彻《浙江省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促进办法》,加快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着力建设社区回收网点、分炼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城市餐厨废弃物和污泥等资源化利用。

6.推进资源节约与集约利用。大力推进节约能源,以电力、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深入推进工业节能。全面开展建筑节能、交通运输节能和农业农村节能。深入开展节约用水,强化工业节水和农业农村节水,鼓励建筑和城市节水。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加大农村土地整治力度。持续加强原材料消耗管理和技术改造,加大再生材料和替代材料的推广力度。扎实推进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设施、城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等一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7.加强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快推进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城市以及森林碳汇建设。实施生态公益林示范提升工程,加快瓯江流域防护林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公路铁路沿线绿化通道建设、清水河道“岸绿”工程建设、农田林网建设和矿山复绿工程建设。加强气候变化研究、观测和影响评估,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

8.努力倡导绿色消费。推广绿色建筑,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标准和规范,加快实施存量建筑改造,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广泛开展绿色消费教育,加快绿色酒店等绿色创建,深入推动限塑工作,进一步推广垃圾分类收集,鼓励绿色出行和消费绿色产品。实施绿色采购,开展节约型机构创建活动。

(二)打造循环经济十大载体。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gedizhengce/zhejiangsheng/lishuishi/2021/0603/246756.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