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正文

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丽水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2—2015年)的通知

2021-06-03 丽水市 收藏
朗读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丽水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2—201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四月十六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丽水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2—2015年)

 

为进一步发展我市全民健身事业,提高公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根据《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国发〔2011〕5号)和《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浙政发〔2011〕102号),结合丽水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作为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全市人民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丽水创建“健身之城”、打造现代化宜居城市和休闲养生福地作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明显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明显增加,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健身组织更加健全、健身设施更加完善、健身指导更加普遍,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一)体育公共服务职能更加强化。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快构建并完善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全民健身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体育彩票公益金按规定用于全民健身事业。

(二)公共体育基础设施显著增加。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形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

市本级建成“一场两馆一中心三区块”。即1个19000座的体育场,1个5600座、20000平方米以上的体育馆,1个1000座、12000平方米以上的游泳馆,1个18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城东区块)和3个大型休闲健身区块(南明湖防洪堤、纳爱斯广场、栝州水城公园休闲健身区)。

30%以上的县(市、区)建有“一场两馆一中心或一公园”。即1个2500座以上的体育馆,1个游泳馆或标准游泳池,1个含有400米塑胶跑道、7000座以上的体育场,1个含有5项以上体育项目、1000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中心或1个10000平方米以上的体育公园。

60%的城市街道建有“一点一场或两路径”。即1个600平方米以上场地面积的晨晚健身锻炼点,1个篮球场或2套不少于10件器材的健身路径。

60%的乡(镇)建有1个体育(文体)活动中心。包含1个篮球场、1个网球场或门球场、1间至少有2项体育设施的活动室。

30%的城市社区建有“一点一场或两路径”。即1个500平方米以上场地面积的晨晚健身锻炼点、1个篮球场或2套不少于10件器材的健身路径。

100%的行政村建有“一场两桌”。即1个篮球场、2张乒乓球桌。也可根据农民的需求,因地制宜建设健身路径、健身(苑)点、门球、地掷球、羽毛球等场地设施。人口超过1500人的行政村人均活动面积达到1平方米。

县级以上城市的公园、绿地、广场要结合规划,建有适合不同人群需求的健身步道、健身路径等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实现城市社区、行政村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努力实现各类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率达到100%,公办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率达到70%以上。

(三)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加强体育社团组织网络建设,市直系统(部门)成立2~4个行业体协;各县(市、区)均建有体育总会,发展各类体育社团组织5~8个;80%的城市街道、60%的乡镇建有体育组织和体育健身站(点);城市社区普遍建有体育健身站(点),50%的行政村建有体育健身站(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有较大发展,形成遍及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四) 基层体育骨干队伍形成规模。大力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和非奥项目教练员、裁判员等基层体育骨干培训,努力提升基层体育骨干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到2015年,全市培训基层体育骨干达5000人,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总人口的2‰,社会体育指导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加强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建设,形成组织健全、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基层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活动普遍开展。

(五)全民健身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全民健身日”、“文体健身广场活动”等系列(主题)活动影响持续增强,依托各级各类协会组织,全面发展社区体育、农村体育、职工体育、老年人体育、残疾人体育、少数民族体育,不断满足各类人群的体育健身需求。全面推广广播操、工间操制度,引导群众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形成“一县一品牌、一乡一强项、一村一特色、一系统一比赛”的全民健身氛围。

(六)经常参加锻炼人数明显增加。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即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锻炼强度中等以上的人数)达到全市总人口的32%以上。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明显提高。

(七)城乡居民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监测标准》合格以上人数(除在校学生)比例达到90%,其中符合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达到16%(城市20%,农村12%)。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其中达到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超过20%,在校学生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八)全民健身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加快建立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多元参与、具有丽水特色的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业和体育用品制造业体系。培育一批实力较雄厚、技术力量较强的体育健身服务企业和品牌,鼓励社会出资兴办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基本形成市场规范较为成熟的体育健身、体育旅游、户外运动、体育康复、场馆服务、体育培训、健身用品等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群,健身产业从业人员明显增加,城乡居民体育消费规模和水平显著提高。

(九)体育创强争先工作全面推进。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要求,积极开展省级体育创强活动。到2015年,力争3~5个县(市、区)达到体育强县标准,60%的乡镇(街道)达到省级体育强镇(乡)、先进街道标准,30%的城市社区达到省级先进社区标准,100%行政村建成省级小康体育村。

 (十)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有效开展。成立市级国民体质监测与健身指导中心,50%的县(市、区)和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建有国民体质监测站(点)。积极开展国民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估和健身指导服务,大力推广科学健身方法。通过对公民进行日常体质测试、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重点开展50—69岁公民体质评价,为丽水打造“国际休闲养生(养老)基地”提供数据支撑。

 三、工作措施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gedizhengce/zhejiangsheng/lishuishi/2021/0603/246723.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