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关于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九月二十九日
关于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全市经济的监测预测,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加强全市经济运行监测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工作,是准确反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情况的重要手段,是市委、市政府加强对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需要。加强全市经济运行监测工作,有利于市委、市政府及时掌握微观市场主体、主要行业和主要经济区块的基本动向,准确判断全市经济形势,了解政策实施效果和企业需求,发现经济运行中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研究出台应对措施;有利于企业反映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意见建议,进一步畅通企业与政府的沟通渠道,并通过政企互动了解宏观经济形势,帮助企业科学决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当前,我市经济总体已处于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阶段,但后期发展所面临的宏观、微观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进一步加强全市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对于我市政府和企业携手应对各项挑战,促进全市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二、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政府决策、服务经济调控、服务结构调整、服务基层企业和服务和谐社会的“五个服务”宗旨,加快推进全市经济运行监测制度、平台和队伍建设,形成反应灵敏、全面客观、高能高效、上下贯通的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体系,提高全市经济监测与调控的能力和水平,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目标:按照准确监测、深刻分析、科学预测、快速反应的总体目标,结合我市产业实际,依托全省经济运行监测网络平台,形成涵盖主要产业和行业的100家样本企业群,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联席会议和信息反馈等长效机制,逐步构建完善全面高效的经济运行监测体系。
三、经济运行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监测范围:根据我市主导产业、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经济类型和出口情况,先行确定具有代表性的80家重点骨干工业企业作为监测点。80个监测点涵盖全市12个镇、街道及经济开发区,涉及纺织、服装、裘革皮草、生物化工、新能源、新特材料、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中的代表性企业,今后将进一步拓展到商贸、物流、房地产等领域,使总体监测规模达到100家。
(二)监测内容:一是分析企业发展现状,主要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生产经营状况指标、市场需求状况指标、企业效益状况指标。二是对本月(季)宏观经济的判断和下阶段经济走势的预测,包括生产、效益、出口等影响因素判断、存在的问题、企业未来投资意向等。三是对政府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同时,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设定部分定量调查指标,并根据宏观经济走势,及时调整和修改监测内容,使监测内容更能体现和反映经济运行的特点,更贴近经济形势分析的实际需要。
四、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全市经济运行监测预测机制,是有效应对经济形势变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一项有力措施,各级部门、单位和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发改局成立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经济运行监测工作的组织、协调、培训等。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要确定专门领导分管,并落实专人具体负责做好催报、联络等配合工作。各样本企业要确定分管领导和填报人员,认真、及时、准确填报各种报表和信息。
(二)完善工作制度。一是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报送制度,在每年的3、6、9、12月固定期限网上直报外,根据经济形势和决策关注需要,不定期开展网上直报工作,两种方式填报次数每年不少于6次。二是联席会议推进制度,由市发改局牵头,每年召开全市经济运行监测工作会议,表彰先进,部署工作;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片组联络推进会,由各镇、街道和经济开发区召集所属样本企业,进行工作交流,开展专题调研,确保经济运行监测工作顺利开展。三是信息反馈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监测分析报告及专题调研成果通过网络形式反馈至样本企业,样本企业可据此了解省、市、县及行业分析报告。四是信息保密机制,对企业的信息履行保密职责,坚决杜绝任何泄露企业信息的行为。
(三)强化考核监督。落实经济运行监测工作的督查机制。按照监测工作总体要求,定期对样本企业的监测和分析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每半年通报一次,年终对考核优秀的企业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并在项目申报、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支持上予以优先考虑。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经济运行监测专项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