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洲泉镇2011年工业经济工作要点
2011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我镇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之年。为进一步振奋精神、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根据桐乡市政府有关工业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提出以下工业经济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工业立镇战略,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继续扎实开展“项目推进年”和“效能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加大有效投入,重点推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平台建设、企业培育、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工作,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1.全镇工业总产值415亿元,比2010年增长18%,其中规上企业工业产值340亿元,比2010年增长22.7%;
2.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48.8亿元,比2010年增长16.2%;
3.规上企业工业利税33.6亿元,比2010年增长16%;
4.工业生产性投入19.5亿元;
5.新增百亿元企业1家,10亿元企业1家,亿元企业2家,规模以上企业6家;
6.完成市定节能减排任务,单位GDP综合能耗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三、工作要求
1.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制定出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奖励政策,明确以壮大主导产业,提升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为工作重点。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升级和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努力构建现代产业集群。以桐昆、新凤鸣为龙头加快发展化纤产业的提档升级,引进国际先进装备,进一步提高熔体直纺生产线比例;以双箭股份为主导,大力发展橡胶输送带产业,重点生产高强输送带、节能环保型输送带;以京马电机、永发电子为龙头发展电机五金产业。制定制鞋、蚕丝被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培育骨干企业。继续实施企业培育工程,坚持培育龙头企业和扶持中小型企业两手都要抓。实现桐昆集团年内上市,新增百亿元企业1家,10亿元企业1家,亿元企业2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家。
2.积极扩大有效投入。围绕投入要素带动性、投入结构合理性、投入产出高效性,切实加强项目管理,提高投资质量,确保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19.5亿元的目标。继续扎实开展“项目推进年”和“效能提升年”活动,重点抓好25项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建设,围绕“在谈项目快落地、在建项目快推进、竣工项目快产出”的要求,强化投资管理,切实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建设中协调、建成后服务。重点抓好桐昆集团恒通二期30万吨差别化纤维,新凤鸣集团中辰36万吨二期项目,双箭股份公司年产1100万平方米高强力橡胶输送带生产线等重大项目的后续服务工作,争取项目早日达产。服务好桐昆恒通三期30万吨FDY差别化纤维项目、新凤鸣中维化纤有限公司年产36万吨低碳环保纤维等项目的开工前相关工作,力争项目早开工。加强与在建项目业主的联系,进一步完善领导联系项目制度,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定期召开项目推进分析督查会,推进项目建设。确保25个工业项目年内全部开工,9个项目建成投产。
3.全力拓展发展平台。把平台建设作为加快产业升级、推进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以及新市镇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工业区控制性详规的修编,拓展新一轮发展空间。结合本地的产业基础以及资源条件,进一步明确综合区、鞋业区、中小企业创业园的主导和特色产业。实施工业区转型升级方案,进一步明确产业平台的规划定位和功能布局。加快推动工业区向产业集群、综合效益、节能减排等质量提升型转变,提升产业集群竞争能力。高标准建设工业产业发展平台,工业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850万元。完成工业园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美化园区环境,积极申报嘉兴市转型升级(特级)工业园区。积极创造条件,完善政策,强化引导,努力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的发展平台,全力打造桐乡西部先进制造业基地。
4.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继续坚持招商选资“一号工程”地位不动摇,千方百计克服畏难情绪和不利因素,开拓思路,创新办法,继续发挥好工业区的招商选资主阵地作用。通过召开专题招商会、定期外出招商,以企引企、以外引外等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进一步落实责任,转变方式,努力做到在引资质量、引资方法、引资范围、引资机制等四个方面有新突破。以临杭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加快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重点引进一批符合产业发展规划、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项目。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机械电子等新兴产业。
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重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基础的组织结构,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引导工业企业依托专业化的研发设计加快行业改造提升步伐,增强核心竞争力。围绕创建嘉兴市专利示范镇工作,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力度,鼓励企业申请专利,组织开展申报专利示范企业,推进专利成果产业化的步伐,年内争创省高新技术研发中心1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家。组织实施申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1项,国家火炬计划2项,省重大科技专项和优先主题项目计划1-2项,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20项以上,完成专利申请数不少于120件。重点发展培育科技型企业2家,专利示范企业2家。以质量强镇、质量强业工作为重点,积极引导企业创牌制标,年内力争创建省级著名商标或名牌1件,嘉兴市级著名商标或名牌3件以上。
6.大力推进绿色经济。强化能源统计、计量、审计、监测等基础工作,完善节能降耗应急预案,加强节能评估与审查,健全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在化纤行业推广节电、节煤、节水等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产品,实施能源系统优化设计、用能(水)系统优化改造等重点节能工程,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引导企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完成年度市定节能减排任务。突出抓好重点污染源的减排工作,加快推进污水二、三级管网建设,加大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入网力度。年内完成20公里污水管网工程建设,泵站5座,完成入网企业52家。
7.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继续深化“效能提升年”活动,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切实为项目建设打通节点,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强化后续监管,形成“办事态度更好、办事程序更少、办事速度更快、办事水平更高、办事成本更低”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推进劳动就业服务平台、劳动技能培训平台、技术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降低企业创业成本;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建设,发挥行业自律互助作用;不断完善各项安商措施,为来洲泉投资的客商在项目申办、工程建设、企业经营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务。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消防)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消防)宣传和培训,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消防)能力。认真做好夏季用电高峰有序用电工作,努力实现工业生产的稳定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