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桐乡市 > 正文

桐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桐乡市推进“服务业倍增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1-06-02 桐乡市 收藏
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2011年桐乡市推进“服务业倍增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已经市14届政府第5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八月八日

 

2011年桐乡市推进“服务业倍增行动计划”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十二五”桐乡市服务业倍增行动计划》(桐政发〔2011〕58号)和《中共桐乡市委  桐乡市人民政府2011年工作要点》(桐委〔2011〕1号),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实施“服务业倍增行动计划”,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促进集聚集约发展,打造服务业发展新平台,培育服务业限上企业,加快服务业项目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扩大全市服务业总量规模,提升发展水平。力争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

   二、工作重点

   (一)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和扶持政策

   1.研究制订 “十二五”桐乡市服务业发展规划、桐乡市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1~2015)。

   牵头单位:市发改局(服务业发展局)

   参与部门:市经贸局、科技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建设局、交通局、外经贸局、文化局(体育局)、统计局、旅游局

   2.研究制定关于做好2011年服务业发展工作的意见,明确主要目标和发展重点。

   牵头单位:市发改局(服务业发展局)

   参与部门:市经贸局、科技局、规划建设局、交通局、外经贸局、文化局(体育局)、统计局、旅游局

   3.制订出台桐乡市振东市场集聚区政策操作办法,优化支持政策,做大做强振东市场集聚区。

   牵头单位:市发改局(服务业发展局)、财政局(地税局)

   参与部门:开发区、振东新区

   4.研究制订2011年全市服务业发展引导政策实施管理办法,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引导力度。

   牵头单位:市发改局(服务业发展局)、财政局(地税局)

   参与部门:市经贸局、交通局、外经贸局、文化局(体育局)、旅游局

   5.研究制订2011年全市服务业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牵头单位:市发改局(服务业发展局)

   参与部门:市外经贸局

   (二)加快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

   6.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

   启动乌镇国际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优化功能布局,加快健康产业园项目推进,加强区内旅游环境整治、秩序维护和行政执法。研究制订石门湾现代农业示范区旅游开发专项规划,进一步推进桂花村的开发建设。启动沪杭高铁桐乡站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加强旅游景区及沿线旅游交通指引标识等设施建设。

   加强桐乡旅游整体宣传,提升“风雅桐乡,水墨乌镇”品牌形象;举行“风雅桐乡,走进海西”和“衣柜桐乡,购物天堂”两场旅游专场推介会;组织旅游企业积极参加省、嘉兴市组织的旅游促销活动;丰富旅游商品,积极拓展旅游购物市场。推进振石大酒店、乌镇枕河度假酒店、奥群大酒店等创星工作。

   牵头单位:市旅游局

   参与部门:农办、发改局、公安局、财政局(地税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建设局、交通局、文化局(体育局)、城管执法局、民宗局、工商局、振东新区、高桥新区、乌管委、石管委

   7.壮大专业市场综合实力。

   加强市场建设的规划引导,推进市场错位、有序发展,注重市场长期培育与繁荣,有效控制市场不分割销售比例。重点提升濮院羊毛衫市场、崇福皮毛皮草市场功能,加强振东市场区的建设和培育,积极开发市场网上交易平台,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加快濮院童装城、振东汽车商贸城、红星美凯龙二期等市场项目建设,洲泉小商品市场、开发区新能源市场投入使用。加强市场品牌建设力度,深化平安市场、诚信市场创建活动;加强市场监管,开展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加强市场与旅游的整体宣传,进一步提升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牵头单位:市发改局(服务业发展局)

   参与部门:市经贸局、财政局(地税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建设局、旅游局、审批中心、工商局、开发区、振东新区、濮管委、崇管委

   8.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加快物流项目建设。启动梧桐综合物流园规划选址工作,加快推进洲泉物流中心、崇福物流中心的招商和建设,实施宇石物流甩挂运输迁建项目,振东物流园区项目投入使用。积极推进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加快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建设,为物流企业提供公共信息服务。进一步推进物流市场有序开放,开展城区物流专项整治,引导货物装卸进场经营,规范货运车辆经营秩序。

   牵头单位:市发改局(服务业发展局)、交通局

   参与部门:法制办、经贸局、公安局、财政局(地税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建设局、安监局、城管执法局、工商局

   9.繁荣商贸流通业。

   加快市区中心商务区形象提升,中虹商业广场、中央商务大厦、宏望大厦等项目基本竣工,庆北商贸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年内引进品牌汽车4S店2家。

   牵头单位:市经贸局

   参与部门:市发改局(服务业发展局)、规划建设局、工商局

   10.稳步推进房地产业。

   调整和优化房地产开发结构,建立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快推进市区“退二进三”步伐;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管理;搞活住房二级市场,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牵头单位:市规划建设局

   参与部门:市发改局(服务业发展局)、经贸局、国土资源局

   11.优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出台实施桐乡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濮院毛衫320创意设计之都二期投入使用,崇福皮草创意设计中心吸引企业不少于10家,支持发展网上企业经营,年内引进品牌连锁影院1家。

   牵头单位:市文化局(体育局)

   参与部门:市发改局(服务业发展局)、濮管委、崇管委

   12.做大服务外包产业。

   着力推进服务外包园区规划和建设,加快我市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发展;推动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建设,加快服务外包人才引进和培养;开展境内外服务外包对接活动,提高我市企业的接包能力,力争年内新增服务外包企业3家。

   牵头单位:市外经贸局

   参与部门:市发改局(服务业发展局)

   13.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

   大力提高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的科技水平,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为“5+2”平台共性产业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提供技术对接、科技创新项目引进等服务;全面启动科技创业园区建设,加快科创中心二期建设;年内新增省级科技研发中心2家。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参与部门:市发改局(服务业发展局)、高桥新区

   14.积极推进总部商务经济。

   依托毛衫、皮草等块状特色经济,积极促进生产企业转型升级为总部研发、贸易型总部企业;加大振东新区、高桥新区等区块总部企业的引进力度,重点引进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科技信息等总部企业和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机构,推进商务楼宇建设,商会大厦投入使用。发挥会展中心作用,积极拓展会议商务规范发展商务中介,加大会计、咨询、法律等知识密集型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力度,积极引进外地知名的中介机构。

   牵头单位:市发改局(服务业发展局)

   参与部门:市经贸局、科技局、外经贸局、振东新区、高桥新区

   15.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加强对服务业企业的信贷支持,优化信贷结构,引进市外金融机构不少于2家。

   牵头单位:人民银行

   参与部门:银监办

   (三)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16.加快出台桐乡市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1~2015),研究制订桐乡市服务业集聚示范区认定管理办法,大力推进服务业重点集聚区建设。濮院毛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争取列入嘉兴市服务集聚示范区,乌镇国际旅游区争取列入省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牵头单位:市发改局(服务业发展局)

   参与部门:市经贸局、科技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建设局、交通局、外经贸局、文化局(体育局)、统计局、旅游局、开发区、振东新区、高桥新区、濮管委、乌管委、崇管委

   (四)加快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

   17.编制实施2011年全市服务业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安排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36项,年度计划总投资33亿元,力争列入省级服务业重点项目2~3项。加强项目管理、跟踪、服务和督查,确保完成年度投资90亿元的目标。

   加强项目储备,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项目挖掘、策划,丰富服务业项目发展储备库,年内新增储备项目不少于15个。

加强招商选资,采取推介会、蹲点招商、以外引外等途径和方式,切实加强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项目的引进力度,确保全年引进服务业市外内资20.25亿元。

   牵头单位:市发改局(服务业发展局)

   参与部门:市外经贸局

   (五)培育服务业企业和品牌

   18.实施服务业企业壮大提升工程,推进服务业企业梯度培育,积极开展全市服务业企业50强评比活动。

   深化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工作,加强已经实施分离发展服务业企业的指导和服务,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继续鼓励支持工业企业将设计、研发、物流、营销等分离成立服务业企业,年内新增分离发展服务业企业5家。

   实施“个转企”工程,加强“个转企”推进工作的领导,研究制订全市推进“个转企”的行动计划,切实壮大服务业企业数量和规模,年内力争完成“个转企”100家;积极培育服务业品牌,年内新增省级以上服务品牌3个。

   积极培育限上企业,加大服务业企业的并购重组,重点突出商贸物流、科技信息、餐饮娱乐等行业的限上企业培育,年内新增限上企业80家。

   牵头单位:市发改局(服务业发展局)、财政局(地税局)、工商局

   参与部门:市经贸局、统计局、质监局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服务业组织领导

   19进一步加强服务业发展工作组织领导,发挥好市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综合协调职能;进一步落实部门责任分工,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加强镇街道服务业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服务业领导和工作机构,配足配强服务业工作人员,梧桐、乌镇、濮院、崇福、洲泉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2人,其他镇街道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1人,努力形成合力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工作格局。

   牵头单位:市发改局(服务业发展局)

   参与部门:市经贸局、公安局、财政局(地税局)、人事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建设局、外经贸局、统计局、旅游局、国税局、工商局

   (二)健全服务业考核机制

   20.研究制订2011年桐乡市加快服务业发展考核办法,加强服务业考核力度。

   牵头单位:市发改局(服务业发展局)

   参与部门:市财政局(地税局)、统计局

   (三)推进服务业人才培养

   21.创新现代服务业人才引进机制、培养机制,建立有利于吸引物流、旅游、金融、文化、创意等方面高层次人才的分配使用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热情。

   牵头单位:市人事局

   参与部门:市教育局、劳动保障局(社保局)

   (四)加强服务业统计分析

   22.进一步健全服务业统计网络建设,创新服务业统计方式方法,加强统计运行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牵头单位:市统计局

   参与部门:市发改局(服务业发展局)

   (五)营造服务业发展氛围

   23.组织召开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表彰先进,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提高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思想认识;组织开展全市服务业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学习培训。

   牵头单位:市发改局(服务业发展局)

   参与部门:宣传部、人事局、统计局

   24.加强舆论宣传,积极营造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良好氛围。

   牵头单位:宣传部

   参与部门:市发改局(服务业发展局)、文化局(体育局)、广电台、报社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桐乡市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gedizhengce/zhejiangsheng/jiaxingshi/tongxiangsh/2021/0602/187729.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