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桐乡市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桐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4月9日
桐乡市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方案
根据《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嘉政办发〔2019〕12 号)文件要求,按照《中共桐乡市委、桐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桐委发〔2018〕10号)精神,为进一步探索我市农业转型发展新模式,构筑农业经济发展新平台,结合我市实际,在石门镇设立桐乡市农业经济开发区,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水平示范的要求,以企业集中、要素集聚、产业集群、经营集约的方式,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探索发展具有桐乡特色的农业经济开发区新模式,为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选址范围
桐乡市农业经济开发区选址于石门镇北片,北至练杭高速,东至乌镇镇翔厚村交界,西至河山镇庙头村交界,南至京杭大运河,涉及墅丰村、白马塘村、殷家漾村、民丰村、民联村、周墅塘村、陆家庄村、春丽桥村等8个行政村,规划面积3.5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5000亩。
三、建设目标
紧紧围绕实施 “1315”行动计划,到2021年,建成1个集农业电商、创业创新、数字农业、农产品展示、公共服务等于一体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进一步做强杭白菊、水果、食用菌等3大特色产业,实现农业产值10亿元,引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家以上(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示范性合作社、示范性家庭农场,优秀农创客,5家以上高新农业科技企业)。
—— 构建新型经营主体集聚区。用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强化内培外引,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的领头雁作用。
—— 创建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按照园区型、融合型、绿色型、科技型、创新型农业的要求,打造城乡高度融合、产业优势突出、生态环境优美和农民生活富裕的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
—— 打造产业融合发展样板区。结合“乌镇-石门旅游度假区”建设,围绕“全域产业化、全域生态化、全域景区化”的理念,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 成为体制机制创新实践区。按照“整合财政资金,统筹项目推进”的原则,积极在政策、用地等方面进行有效探索,走出发展新型农业,推进产乡融合的新路径。
四、重点任务
(一)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桐乡市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农业农村局、发改局、经信局、科技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局桐乡分局、供销总社等市级有关部门和石门镇为主要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园区建设,协调解决园区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全局性和产业项目落地难等问题。
2.优化运行机制。成立桐乡市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管委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由石门镇党政领导兼任管委会领导班子,负责园区日常工作。石门镇人民政府下属的振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开发区公司化运作的主体,具体负责园区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招商引资等工作。
3.完成规划编制。编制桐乡市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规划,从产业布局、交通路网建设、基础配套提升、景观绿化升级等全方位进行布局优化,并以此规划引领开发区的建设发展。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初步形成“一心四园”总体布局,一心,即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园”,即农产品加工园、精品水果产业园、杭白菊产业园、食用菌产业园。
(二)加强基础配套,优化发展环境
1.打造一个农业服务中心。加快推进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打造集现代农业展示、农产品展销、农产品质量检测与追溯、农创客集聚、数字农业展示、旅客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2.新建一个农民创业创新孵化园。在开发区内新建一个以创业孵化、科技创新、培训教育、示范带动为主要功能的“新农人”创业创新孵化园,着力培育一批新型农业创客带头人;进一步完善政策咨询、资金扶持、培训指导、跟踪服务,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中试、孵化、成果转化和培育、催生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