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
为全面提升全镇广大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以及投放准确率,确保6月底实现整建制全覆盖,努力实现源头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现制定如下培训方案:
一、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镇、村(社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二级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培训体系,切实提高镇和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督导员、劝导员、志愿者队伍宣传和培训技巧,使其掌握垃圾分类的必备知识和提高现场指导能力。进一步加强收运员、操作员队伍的业务能力,切实增强规范化收运处置和居民分类的自觉性。
二、主要内容
培训工作主要分为镇级层面的培训、村(社区)培训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二级体系展开。
(一)镇级培训
1.镇分类办除参加市级层面专职宣传培训外,组织各行政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大型垃圾分类专职人员知识培训,每半年不少于1次,提高全镇专职队伍工作能力。
2.镇分类办对镇村(社区)二级的劝导员、督导员、指导员等人员开展培训,强化其入户宣传工作的成效,每季度培训不少于1次,确保人员专业、队伍稳定和指导有力。
3.镇分类办对小区物业的相关管理人员、中转站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每季度培训不少于1次,确保分类收运工作能按分类操作流程规范进行收运。由中转站管理人员对本单位内的清运人员、收集人员进行再培训,每月不少1次,确保其按要求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及日常对设施的维护管理。
4.镇分类办对企事业单位每半年集中开展1次培训。
5.镇分类办组织农村聚餐指导员和农村厨师开展培训,每半年1次,提高餐厨垃圾投放和分类的准确性。
6.镇分类组织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分管后勤的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每季度1次。
7.组织办牵头组织志愿服务队,对各企事业单位开展巡回宣讲培训。
(二)村(社区)培训
1. 村(社区)组织村(社区)干部、三小组长、网格信息员、党员开展培训,每半年不少于1次。
2.村组织对清运人员、收运人员、操作员、宣传指导员、劝导督导员和村域内所有餐饮店、企业食堂管理人员等进行培训,确保熟练掌握垃圾分类知识,提高收运工作成效,每月培训不少于1次。
3.社区组织人员对小区内的物业管理人员、卫门、清扫和操作等人员开展培训,每月不少于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