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桐乡市 > 正文

桐乡市商务局关于《桐乡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2)》征求意见的函

2021-06-02 桐乡市 收藏
朗读

开发区(高桥街道),桐城委(桐城集团),各镇(街道),各相关部门(单位):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结合前期的调研、座谈情况,形成了《桐乡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2020 -2022)》(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现向各有关单位征求意见,请结合本单位职能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并于12月30日前以电子稿形式通过机关协同办公系统反馈至市商务局电子商务科。

联系人及电话:沈  芸  88102081  661344

徐耀庭  88102081  725612

附件:1.意见反馈表

         2.《桐乡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2)》(征求意见稿)

桐乡市商务局

2019年12月25日

附件1

意见反馈表

单位:

名称


修改意见


主要领导签字

(加盖单位公章)


附件2

桐乡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

(2020-2022年)

(征求意见稿)

委托单位:桐乡市商务局

编制单位:浙江国际电子商务研究院

支持单位: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中心

目   录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6

(一)发展现状 6

(二)面临形势 11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13

(一)指导思想 13

(二)基本原则 13

(三)发展目标 14

三、战略重点和发展布局 15

(一)一个核心 15

(二)三大重点布局 15

(三)四大攻坚任务 17

四、专项行动和主要工作 17

(一)实施农村电商创新示范行动 17

(二)实施跨境电商扩容提质行动 19

(三)实施工业电商扩容增效行动 21

(四)实施新兴产业创新培育行动 22

(五)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行动 23

五、保障措施 25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顶层设计 25

(二)健全产业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25

(三)加强绩效评价,优化营商环境 26

桐乡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

(2020-2022年)

为全面推进我市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总体布局,结合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导向和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以来,我市电子商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尤其在2014年-2018年期间,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带来的战略优势、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带来的政策红利、全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行动计划带来的发展机遇等,有效助推我市电子商务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模快速提升,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渗透不断加深,电子商务相关配套支撑体系日益健全,电子商务行业管理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稳步提高,电子商务综合发展水平迈入全省电子商务发展第一梯队,部分领域走在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前列。

1.电子商务发展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据测算,2018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500亿元,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其中,网络零售额达到372.1亿元,同比增长27%,总量位居全省第12名、嘉兴市第2名。全市各类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和平台蓬勃发展,2018年全市拥有各类活跃网店1万多家,其中超亿元网店3家,电子商务应用企业1400余家;省级电子商务培训机构和实践基地14家,其中培训机构6家、实践基地8家;建有电子商务平台10个,总数居嘉兴市第2名;纳入2018年浙江省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园区)名录4个,总数居嘉兴市第2名;获评省级电子商务专业村46个、电子商务镇7个,总数居嘉兴市第2名。我市电子商务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电子商务产业生态体系,电子商务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均走在前列,2018年,我市在阿里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县域电商GMV百强榜中居第8名,在省商务厅发布的全省县级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中居第18名,在嘉兴市商务局下达的网络零售发展目标排名中居第2名。

2.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融合度不断深化。电子商务对我市经济各领域的渗透不断加强,有效推动了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我市农村电商快速发展,提质增效成果明显。截至2018年底,全市拥有农产品活跃网店37家,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6.9亿元;涌现出缘缘菊业、陌上花开等一批集农产品种植、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农产品电商企业。我市工业电商创新发展,跨界融合特点明显,涌现出新凤鸣集团、钱皇网络科技等一批整合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网络销售等链条于一体的企业。我市跨境电商稳步发展,海外拓市初见成效。截至2018年底,全市外贸企业触网率达到70%以上,涌现出久易电子、雅雅纺织等一批传统外贸转型发展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业。我市服务业电商创新发展,模式创新走在前列。截至2018年底,我市住宿、餐饮等生活服务业触网率达到100%,拥有各类服务业电商网店2000家,逐步形成了以“乌镇”为核心、以全域旅游为特点的“桐乡模式”。此外,我市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成效明显,已经形成了以毛衫、皮草、蚕丝被、家纺等产业为特色,各行各业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3.电子商务与配套支撑互补性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市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既得益于配套支撑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撑,也反向带动了配套支撑服务体系的持续优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目前,我市5G网络已正式全面推广,为未来直播电商等电商新业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网络环境。物流仓储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我市现有濮院、振东和崇福普洛斯3个物流园区,基本满足各大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需求。快递配送支撑保障稳步提升。2018年,全市快递业务累积量达到1.56亿件,同比增长38.1%,快递量居嘉兴市各县(市、区)第1。城乡公共服务网点持续优化,拥有社区智能投递终端近150个,农村电商服务站(点)132个,有效解决了城乡配送“最后一公里”和网络便民服务的问题。我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拥有一个公益化运营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一个企业化运营阿里县级创业孵化中心,累计为千余家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培训、孵化、资源对接等一站式服务。随着电子商务配套支撑服务的不断健全,近三年,我市网络零售额从229.5亿元增长到372.1亿元,增幅高达62.1%。

4.电子商务管理和服务影响力不断加强。政府管理机制不断健全,产业扶持政策成效显著。我市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管理机制建设,于2012年6月成立了市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将20个部门纳入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并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走在了嘉兴市各县(市、区)行业管理工作的前列。产业政策先后出台,有序推进产业发展。从2014年至今,我市围绕电子商务发展所需的产业规划、扶持政策、重点项目等,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电商换市”拓市场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桐政发〔2014〕4号)、《桐乡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8)》(桐发改〔2014〕161号)、《关于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意见》(桐商务联发〔2015〕16号)、《桐乡市促进商务经济发展政策意见实施细则(2017-2019年)》(桐商务联发〔2017〕14号)、《桐乡市大力推进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桐商务发〔2018〕29号)、《桐乡市全面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桐委发〔2019〕52)等文件,为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行业组织发展良好,营商环境日趋成熟。我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于2013年6月正式成立,现有会员企业近300家,已成为连接政府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累计组织举办了各类电子商务活动超百场,已为上万家企业提供了电子商务服务,在我市电子商务营商环境营造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5.电子商务对经济社会贡献度不断提高。电子商务作为我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创业创新的新阵地、创收增收的新渠道,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也成为桐乡数字经济首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推动了“四个桐乡”建设。近三年,我市网络零售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15年的57.6%提高到2018年的94.7%,位居嘉兴市各县(市、区)第3名。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市创业创新的主战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创业创新项目中70%以上都与电子商务相关,已成为返乡青年、农村妇女、退伍军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群体创业的首选方向之一。电子商务直接解决就业人数约3万人、间接带动就业人数约8万人。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也间接带动了全市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2018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707元,同比增长8.9%;人均消费支出28948元,同比增长8.5%。

当然,我市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瓶颈制约。一是发展质量有待提高。我市电子商务发展从“低小散”向“高精尖”转型的道路依然漫长,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融合互补程度还需深化,电子商务行业标杆企业和领军人物仍然缺少。二是发展结构有待优化。我市电子商务发展存在内外发展不平衡和产业融合度差距大的特点,跨境电商发展速度远远低于国内电商发展速度,农业电商发展水平完全低于工业电商发展水平。三是发展潜力有待培育。由于我市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存量较大,增幅相对放缓,在新一轮电商变革中培育和挖掘新的增长点成为最紧迫的重点任务之一。四是发展保障有待强化。现有电子商务扶持政策有待统筹整合,商业模式创新、高端人才培育、区域品牌打造、物流仓储配套完善等重点难点问题有待强化,《电子商务法》等保障电子商务发展秩序的法律法规有待加强宣贯。

(二)面临形势

当前,电子商务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新机遇和新空间,正迎来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第一,国际环境方面。全球电子商务进入全面发展和协同发展的新时期,国际竞争、技术革命和产业转移等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电子商务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一种重要手段,打破了传统贸易的一些壁垒和限制,使得我市发展电子商务尤其是跨境电商拥有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支持。第二,行业机遇方面。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基础的技术创新和以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社区电商为代表的模式创新,成为支撑电子商务中高速增长的接续性动力,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向融合化、数字化、品质化、国际化、智能化、规范化等方向发展,使得电子商务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动力。第三,战略优势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开展、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全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新型贸易中心等一批国家战略和省级工程的实施,作为国家战略和省级工程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尤其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我市,为我市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全球电子商务资源,因此我市在推动电子商务提质增效、培育新动能和保持新活力等方面具有战略优势。第四,政策机遇方面。在前期“电商换市”基础上,我市提出实施“七大行动”和建设“四个桐乡”中,均将电子商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以及针对跨境电商、农村电商等领域专门制定的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为下一步我市电子商务发展铺平了新通道,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第五,产业优势方面。我市已形成濮院毛衫、崇福皮草、洲泉蚕丝被、大麻家纺等在全国具有较大市场份额的特色产业集群,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也在快速培育中,这些产业和电子商务结合度较高,为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支撑。

同时,我市电子商务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是模式创新方向变化对政府治理提出新挑战。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将有效助推电子商务行业的模式创新和场景应用,催生电子商务领域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加之电子商务模式创新速度与现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国家法律法规出台速度不匹配,使得政府治理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建立与电子商务发展规律相吻合的政府治理体制机制。二是市场竞争重点变化对产业发展提出新标准。受电子商务行业趋势难以预判、国际经贸摩擦形势日益严峻、国内其他地区电子商务快速崛起等因素影响,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先发优势和现有资源正在不断削弱和流失,使得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标准必须越来越高,因此行业发展需从竞争数量向质量转变、从关注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转移。三是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对行业服务提出新要求。未来,电子商务对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影响将不断加剧,乡村振兴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新市场、制造业转型发展为电子商务在工业领域发展提供了创新的新载体、流通方式和消费升级为电子商务提供融合发展的新机遇,使得电子商务产业服务方向必须越来越深入,因此产业服务需从侧重全面撒网向重点突破发展、从注重应用向融合发展、从重视商品消费向客户体验发展。

综上判断,我市未来电子商务产业仍将处在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转型期,机遇与挑战共存,机遇大于挑战。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八八战略”为统领,遵循五大发展理念,以推动我市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培育新动能、新优势、新业态为主线,以加快促进电子商务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为重点,加快提升优化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努力提升电子商务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影响力,为推动“四个桐乡”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与市场协同。健全政府管理体制,创新行业监管方式,规范市场秩序建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产业扶持政策,健全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企业创业创新。

2.线上与线下协同。顺应电子商务发展新趋势,推动线上线下业务协调发展,实现线上线下市场平衡发展,充分发挥线上交易和线下体验的互动优势,助推电子商务与实体商业的融合发展,形成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3.国内与国外协同。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深度挖掘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坚持双向布局、全域开放的原则,加强国际交流,参与多边合作,融入世界电子商务发展浪潮中,提升电子商务发展的竞争力。

4创新与规范协同。积极做好《电子商务法》的宣贯工作,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由放开搞活向规范提升发展,推动电子商务模式、要素和体制创新,不断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活力,确保电子商务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三)发展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加快推动我市电子商务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电子商务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成为经济增长和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动力;电子商务深刻影响社会事业各个方面,成为创业创新、民生改善和惠及城乡的重要平台。

争取到2022年底,我市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超2700亿元、网络零售额超600亿元;建成电子商务产业融合集聚区4个以上,农村电商产业发展集聚区40个以上;拥有电子商务网店超过1.5万个,电子商务交易或综合服务平台20个以上;电子商务从业人数超过8万人。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电子商务高质量创新发展城市之一。

三、战略重点和发展布局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在聚焦“四个桐乡”建设目标下,结合当前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与规律,立足我市产业基础与特点,未来三年期间,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战略重点是围绕“一个核心”、做好“三大重点布局”、完成“四大攻坚任务”,实施“五大专项行动”,统称“1345战略”,全面部署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蓝图。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桐乡市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gedizhengce/zhejiangsheng/jiaxingshi/tongxiangsh/2021/0602/179231.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