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桐乡市实施健康土壤五年行动计划(2020-2024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桐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4月8日
桐乡市实施健康土壤五年行动计划(2020-2024年)
健康生活源自健康土壤。健康土壤是物理结构优良、养分供给充足、生物种类多样、生态功能完备,具有可持续生产优质农产品能力的土壤。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增加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高效推动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抓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全省大花园建设战略机遇,以土壤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以持续改善土壤健康品质为核心,实施土壤源头管控提升、土壤内在质量提升、土壤末端治理提升、土壤全域保护提升“四大提升行动”,高标准打造健康土壤先行地。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政府通过制定引导政策、提供公共服务与完善补贴补偿,加大对健康土壤培育技术的创新研发与示范推广,调动健康土壤培育主体的积极性,推动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聚焦土壤环境承载力下降、设施大棚作物连作障碍、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衡等问题,强化技术集成,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健康土壤培育技术集成创新方案。
——坚持富农惠民。发挥健康土壤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产品供给侧提档升级,推动桐乡农业向生态高值化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坚持统筹推进。健康土壤行动要与乡村振兴、美丽田园整治、城市品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举措的统筹推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获得感。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底,健康土壤行动初见成效,全市建成5个健康土壤示范基地,年推广商品有机肥8000吨以上,绿肥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新建耕地土壤质量监测点40个,完成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
到2022年,全市土壤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建成18个健康土壤示范基地,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突出的土壤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初步建成全市“一库一平台”的耕肥信息化管理系统,产地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到2024年,全市土壤健康水平全面提升,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生态高值农业蓬勃发展,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提高10%,培育农产品区域性高端品牌10个,优质农产品占主要农产品的比例达80%以上,“健康土壤带来健康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土壤源头管控提升行动
1.加快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编制划分实施方案,结合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等数据,按照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3个类别,整县制推进划定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到2022年,在完成类别划定的基础上,实现分类管理。
2.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创建,整县制推进化肥实名制购买、定额制施用。实施统防统治绿色防控行动,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到2024年,化肥施用强度(折纯)降低到20千克/亩以下,农药施用强度降低到1千克/亩以下,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
3.加强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鼓励应用加厚地膜和可降解地膜,建立健全废旧农膜、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回收处置体系。农膜当年回收处置率达90%以上,农药废弃包装物当年回收处置率达99%以上。
4.加强农业外源性污染防控。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监测预警体系,依法禁止未经处理达标的工业和城镇污染物进入农田和农用水源。深入实施“净土行动”、“清废行动”,规范河道整治淤泥、有机垃圾处置流程,严防造成土壤次生污染。
(二)实施土壤内在质量提升行动
5.推进农田土壤地力提升。加大政策支持,推广商品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鼓励农户施用自制有机肥,扩大绿肥种植与果园生草面积。年推广商品有机肥8000吨以上,年推广绿肥种植1万亩以上。到2024年,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提高10%。强化部门协作,切实加强对新增耕地“建、管、培”三个环节的衔接管理,对新增耕地的培肥改良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培肥方案,切实提高新增耕地的农业生产能力。
6.加快健康土壤示范基地建设。围绕基地产业特色和生产条件,全面应用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具有环境安全、资源节约、种植生态、管理高效的生产技术模式,推进健康土壤示范基地建设。到2024年,建成示范基地30个,实现标准化生产基地健康土壤全覆盖,主导产业区健康土壤面积全覆盖。
7.开展生态高值农业示范区建设。以“绿色、生态、健康、高值”为理念,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的战略合作,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引进国内外农业产业深加工项目,培育优质农产品高端品牌,推动健康土壤示范基地抱团发展,建成具有“桐乡特色”的生态高值农业示范区。到2024年,培育农产品区域性高端品牌10个,优质农产品占主要农产品的比例达80%以上。
8.推进高标准农田后期管护。按照“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健全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长效机制,明确后期管护主体,把土壤培肥作为高标准农田后期管护的一项重要内容,确保耕地质量不下降。
9.推进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开展秸秆科学还田,统筹秸秆年度还田量,配套应用深翻、灌溉和施肥措施,促进秸秆直接还田利用。推动秸秆离田与有机肥生产相结合,推广堆沤腐熟还田、过腹还田、菌渣还田,积极探索秸秆碳化还田,提高秸秆离田肥料化利用。
(三)实施土壤末端治理提升行动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常见问题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