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属单位(部门),行政村、社区,有关企事业单位:
《洲泉镇高水平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实施方案》已经镇党委、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洲泉镇委员会
洲泉镇人民政府
2020年6月11日
洲泉镇高水平推进美丽城镇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水平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的意见》(浙委办发〔2019〕52号)、《桐乡市高水平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实施方案》等决策部署,推进美丽洲泉建设,实现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结合洲泉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围绕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扎实推进“四个桐乡”建设,努力打造具有浓厚历史底蕴的“浙北工业重镇、生态环境美镇、湿地旅游小镇”,加快实现城乡融合、全域美丽。
二、工作目标
坚持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深入开展设施提档、服务提质、产业提升、品质提高、治理提效的“五大提升行动”。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基础上,着眼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和现代化建设,努力建设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治理美的美丽城镇,打造宜居宜业、舒适便捷的镇村生活圈。力争到2022年达到工业特色型美丽城镇建设要求,创建省级美丽城镇样板镇。
三、基本原则
(一)凸显以人为本。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城镇功能完善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着力解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城镇发展质量、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以更加便利的生活、更加优越的环境、更加良好的生态,更加和谐的秩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结合美丽城镇建设“五美”要求,依托“风雅桐乡”建设、三治融合“洲泉模式”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本地乡贤等方式建立洲泉特色“五美五师”制度,提高社会参与度和群众获得感,让人民群众共谋共建共享建设成果。
(二)彰显工业特色。坚持把高质量发展摆在核心位置,开展重大项目攻坚行动,抓项目、补链条、强产业,提升支柱产业、壮大数字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填补空白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工业平台建设,积极谋划打造临杭大道经济产业带,重点做好临杭大道两侧产业规划和发展规划,加快“两创中心”建设,争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三)托显创新品质。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找准自身定位,扩大区位效应,发挥特色作用,坚持创新引领、数字赋能、融合驱动,围绕“浙北工业重镇、生态环境美镇、湿地旅游小镇”一个总定位,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辐射带动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尊重首创精神,鼓励探索创新和试点先行。
四、重点任务
(一)推进设施提升,实现功能便民环境美。
1.营造美丽环境。以“美丽城镇”建设为抓手,把“区域整治”和“全域提升”充分结合,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展现风景靓丽、管理有序的城乡面貌;加快水生态修复,由“清”到“美”,由“美”到“亲”,“擦亮”美丽河湖的秀丽底色;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农村“美”起来;强化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深挖特色农耕文化,保护传统历史村落,努力打造小桥流水、稻米飘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江南农村景观风貌。(牵头单位:农经中心)
2.构建智慧交通。优化路网结构和交通组织,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实现城镇与重要对外交通节点10分钟快速接驳,提升崇新线、科洲线等快速便捷的对外交通通道。加快“四好农村路”和美丽公路建设步伐,完成永兴路、东福路、振兴路和平安路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四纵四横”交通体系。推进智慧停车项目,完善近距离慢行交通网,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构建外联内畅、便捷有序的交通体系。(牵头单位:城建中心)
3.完善市政设施。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统筹推进各类市政管线敷设。因地制宜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进城镇建成区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水管网改造,实现镇区“污水零直排”,建成一张健全的雨污分流收集处理网;注重垃圾分类“源头治理”,深化整建制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建设,高标准建设1个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推广运用生态技术,倡导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改造提升城乡公共厕所,实现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普及清洁能源,完善消防服务、防洪排涝、应急避灾等场所设施建设。(牵头单位:城建中心)
4.提升数字应用。加快网络设施数字化迭代,积极推广民生领域服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加强智慧城管建设;坚持通过数字化建设,提升社会资源利用率,提高政府治理社会、管理社会事务的效率。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络。推进平安乡村(社区)、智安小区建设和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牵头单位:综治办)
(二)完善服务提升,实现共享乐民生活美
1.提升住房管理模式。大力提升住房市场供给品质,优化空间布局,促进住房供需平衡、职住就近平衡;加强农房设计和建设管理,推进“浙派民居”建设,打造具有江南水乡风韵的村庄典范;加强建筑科技创新与应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牵头单位:城建中心)
2.完善公共设施供给。增加中心镇区特色化元素,加快推进湘溪大道核心商圈业态多元化发展;依托特色和优势,打造清河村、东田村历史文化村;完善伯鸿书屋、文化广场、小镇客厅等公共文体设施,打造一个开放共享的文体场所;推进放心餐饮单位建设;加大星级农贸市场建设力度。(牵头单位:文体站)
3.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加快承接大城市优质医疗资源,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全面推进医共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条件和能力,实现基本医疗服务能力达标升级。(牵头单位:洲泉镇中心卫生院)
4.促进教育优质发展。制定完善提升教育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洲泉镇中心小学等一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智慧元素在教育领域的落地应用,学前教育抓普及、义务教育抓均衡、职业教育抓特色,形成多层次同步推进的教育发展体系。(牵头单位:社会事务办)
5.优化养老服务平台。加快完善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推进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打造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养老模式。推进医养结合、康养服务。(牵头单位:社会事务办)。
(三)创新产业提升,实现兴业富民产业美
1.整治“低散乱”。大力整治以“四无”为重点的“低散乱”企业或作坊,强化市场倒逼,推动企业或作坊区域集聚化、生产清洁化、管理规范化。三年内整治“低散乱”企业或作坊300家。(牵头单位:经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