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上政办函〔2012〕3号
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上城区商标品牌三年培育计划(2011—2013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一月十九日
上城区商标品牌三年培育计划
(2011-2013)
为充分发挥商标品牌在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效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根据国务院《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商标战略促进杭州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上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制定我区商标品牌三年(2011-2013)培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为主题,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建立和完善品牌建设的工作机制、品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品牌提升的服务体系为重点,加快形成“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品牌发展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着力营造有利于品牌创造、品牌利用和品牌保护的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和法制环境,努力使上城区品牌建设工作走在全市县(市、区)前列。
二、培育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经过三年努力,使我区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品牌培育、发展、保护的工作机制,主要品牌发展指标达到市区领先地位,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品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充分发挥品牌的引领作用,初步建立起品牌主导经济增长的品牌经济模式,争取使品牌在全区各支柱产业、传统产业和优势行业及块状经济中树立主导地位,成为这些产业和行业块状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以品牌为纽带,推动全区企业产品质量、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使商标战略对经济发展的繁荣和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
(二)具体目标
1.商标注册使用全面普及。至2013年,把我区建设成为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达到市区领先水平。全区注册商标总数超过7000件,法人企业商标拥有率达到65%以上;争创驰著名商标,力争使我区的驰名商标增10%-15%,著名商标增10%-20%,市著名商标增15%-20%,申请国际注册约20件,申报量约3000件;出口商品企业在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拥有自己的境外注册商标,逐步提高自主商标品牌,有效的保护自己的品牌商标。
2.名牌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名牌战略继续推进,对我区经济增长贡献率逐年提高。到2013年,力争创中国名牌产品1件、浙江名牌产品2件、杭州名牌产品3 件。服务名牌和区域名牌都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培育1-2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3.品牌产业创新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创新品牌载体,服务业商标品牌有突破性发展,品牌在一、二、三产业布局不甚均衡的状况进一步明显改变。到了2013年,培育和发展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等行业品牌,力争增幅达10%,培育和发展一批传统区域品牌,力争证明商标、集体商标有零的突破。
4.老字号品牌的保护进一步提高。利用浙江省上城区“老字号”品牌基地及“中华老字号第一街”的称号。保护老字号的无形资产,争取每年举办两次老字号品牌战略培训,利用老字号保护协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及专业人员对老字号企业存在的商标品牌问题答疑解惑,促进老字号企业品牌的发展,争取在现有老字号商标注册的基础上按每年培育10%的要求省、市著名商标,争创驰名商标。
5.品牌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品牌宣传普及面不断拓展,全民对品牌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尊重和保护品牌的良好社会氛围全面形成;支持鼓励品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商标品牌管理和执法体系不断完善,商标品牌侵权假冒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三、培育对象
1.做大做强特色品牌。紧紧围绕品质上城及区政府提出的“五主多副”产业,依托现有特色产业和品牌企业优势,重点发展和提升旅游、休闲、家纺、服装、餐饮、服务等领域的品牌,争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使上城区的特色产业和产品品牌不断得到拓展和提升,在全市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和领先地位。
2.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品牌。鼓励服务业企业注册、运用服务商标,创服务品牌,以服务品牌为纽带,采用直营连锁、特许连锁等现代经营方式,积极推进服务业集团化、网络化和品牌化经营。创新、开发服务产品,促进规模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重点鼓励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网上交易、金融、旅游、餐饮、房地产等优势和支柱服务业品牌发展,展现吃、住、行、游、购、娱等品牌要素,着力打造国家一流文化创意产业品牌。
3.大力推进品牌国际化建设。将品牌国际化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上城区商标品牌发展的紧迫任务来抓,以外向型出口企业为先锋,潜在产品出口企业为后备,紧紧围绕企业商标国际注册、商标国际保护和自主品牌国际化建设三个关键环节,综合运用培育指导、宣传指导、政策调动等手段,市场主体拥有注册商标数量进一步增加,国际注册商标数量与我区对外贸易地位相适应。加快推进上城区企业自主品牌国际化建设步伐。商标成为我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有力支撑。
4.引导专业批发市场注册、使用服务商标,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大、影响力强、辐射全国的专业品牌市场,实现商标品牌与市场品牌的互动共建。大力引进国内国际品牌企业到市场开设专营专卖店,大发展总经销、总代理、企业直销经营模式,逐步扩大品牌产品上市经营比重,提高市场的层次和品牌效应。有效引导和完善连锁超市、专业市场、专卖店、经销店、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等商贸业态的品牌建设。以品牌为载体推进商业中心街区建设,培育一批品牌商业街。规范品牌经营的竞争秩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高品牌的美誉程度,打造国内知名市场品牌。
5.发展壮大传统品牌。老字号是杭州的金字招牌,本着“挖掘、保护、扶持、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上城区老字号品牌基地及“中华老字号第一街”的称号的影响力。在现有40个大类300余个品种商标的地名、店名、字号的基础上拓展、培育、提升,将老字号品牌有计划、有组织地引进和恢复到清河坊历史街区,使之成为上城区的具有中医药、民俗、餐饮、土特产、艺术品等品牌商标的会聚点,使之形成与现代商业共同的繁荣景象。
四、培育方法
1.根据上城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各项战略实施体制、机制。确定重点品牌,培育重点企业。加强组织领导,区属各部门要提高对发展商标品牌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合力推进品牌经济战略工程的有效实施并成立领导小组。不定期召集相关成员单位开展商标品牌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建立重点企业“一企一档”以及开展品牌企业“形象建设”工作,增强全区重点企业和品牌培育提升工作的实效。完善品牌建设中的“标准化计量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企业产品质量抽查自查”四类档案,以完整齐备系统的企业形象档案,奠定企业品牌培育与保护的扎实基础。
2.制定品牌培育与保护的政策措施。建立考核机制,将创品牌工程的业绩作为评价乡镇、街道年度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年度考核,以此推动品牌经济战略工程的实施,建立激励机制。目前已就企业争创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知名商号等事项,配套颁布了相应的奖励资助政策。具体为,区域内各类企业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的,各奖励资助20万元;获得省级名牌、著名商标、知名商号的,各奖励资助8万元;获得市级名牌、著名商标、知名商号的各奖励资助3万元。
3.加强老字号保护和培育的基础工作。一是制订方案,对老字号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调查摸底,提出了老字号品牌的保护和培育工作具体实施方案;二是加强领导,成立 “老字号保护和培育”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负责老字号保护和培育的具体工作;三是制定制度,建立“老字号保护和培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情况,部署有关工作;四是落实责任,由各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制定专人负责,招商、科技、商贸等部门在立项、技改、引进等方面根据职能给予重点支持,落实责任。依托全省首个老字号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围绕品牌扶持、保护、提升,开展一系列培训、咨询等工作,发掘和创新老字号的经营特色,支持企业争创驰名和省、市著名商标,拓展其无形资产的影响力。
4.大力扶持市场主体实施品牌商标战略。积极主动地引导和推动企业实施品牌商标战略,以商标整合企业的技术、管理、营销等优势,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商标知名度,争创知名品牌。构建全方位品牌商标扶持体系,加强对市场主体实施品牌商标战略的分类指导,配合产业、科技、贸易等政策与商标战略的衔接,开展品牌商标跟踪服务和知识产权保护。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常见问题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