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浙江省嵊州市人民政府
防洪防旱指挥部文件
嵊政防办[2008]6号
关于2008年度全市防汛防台抗旱检查情况的
汇 报
绍兴市防汛办:
根据浙防汛、绍市防汛〔2008〕1号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2008年度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全面掌握全市水利水电工程存在的险工险患,确保今年度汛安全。2月14日——2月29日,各乡(镇)、街道,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经济开发区,104国道建设指挥部等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对本辖区涉及有关水利工程开展了防汛防台抗旱安全大检查,市三防办在3月3日——3月5日分别听取自查情况的交流汇报,3月6日~13日进行了复查。
通过自查、复查,经汇总共发现病险山塘水库195座,堤防险段69处,病险排涝站9处,江道设障19处,其他水利工程25处,基本上摸清了影响今年防汛防台抗旱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部分水毁工程在修复之中,将会对今年安全度汛带来影响
由于2007年我市遭受13号、16号二次台风袭击,241处水利工程遭到损坏,去冬今春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遭灾的乡镇、街道和部门按照先防洪安全,后生活生产的原则进行修复。由于资金等一些原因,到3月12日止,上东江蔡家桥右岸堤、仙岩桥石头护岸工程、羊角溪桥、兰溪桥几处工程,尚未动工修复。上东江8号、11号和13号跌水、兰州盖白岩砩和堤防、黄泽江宕湖砩、朱湖山护村堤、钱家护村堤、黄泥桥活动坝,尚在修复之中,如不及时修复完成,将会对今年安全度汛带来影响。
二、工程老化现象严重,险工隐患较多
1、病险山塘水库始终是我们的心腹之患,是我市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经过近10年的除险加固,累计消除了600多座病险山塘水库,但病险水库的发生是一个动态过程,加上去年二次台风袭击和长期低温冰冻天气,对一些水库带来一定影响,在这次检查中共发现病险山塘水库195座,其中小(一)型以上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23座,小(三)型水库90座,山塘79座(其中大坝渗漏76座,坝体裂缝3座,大坝滑坡53座,启闭机失灵66座,溢洪道不达标35座,白蚁危害6座,大坝基础下沉2座,涵洞堵塞和漏水10座,其他问题22座)。
2、堤防线路长,平时保养维修加固又缺乏资金。我市堤防长164公里,大部分建造于60~70年代,经过30~40年的运行已趋老化,在今年检查中发现69处险工险段。如全长25公里的长乐江虽然部分地段进行了农防标准堤的建设,但普遍存在着大方脚淘空,迎水坡砌石散离,几座桥梁病危,部分地段江底、迎水坡竹木成林,影响江道行洪;曹娥江左右岸河床下切严重,大方脚已淘空、散离;曹娥江上三线东二桥——万年亭全长
3、排涝站不堪重负,维修保养缺乏资金。鹿山街道的雅致、象鼻山排涝站变压器、电动机、配电盘等所有电气设备被盗多年,根本无法排涝,站房变成仓库,无人管理;城西排涝站96年建成后一直无人管理,现在变压器跌落保险已无法使用;城溪排涝站二台机泵无法排涝;屠家埠排涝站一台机泵已坏。由于排涝站纯属公益性工程设施,加上投入大,无收益,有关单位、乡(镇)、街道、村去管理维修感到力不从心。
4、排涝渠灌溉渠渠线长,标准低、问题多。全长6公里的浦口街道沿山高排,塌方严重,薄弱地段多,出口段屠家埠村建房严重;全长15公里三界镇东西干渠淤积严重,杂草丛生,坍方地段多,设计与实际流量相差较大;艇湖社区天成印染厂地段排涝渠系配套不完善,淤积严重,造成一下暴雨这片园区就浸水内涝;捣臼爿社区城西防洪大堤背水坡脚内涝相当严重,现在大晴天有10户农户浸水,无法排出。受益乡(镇)、街道、部门、村平时又缺乏维修养护,致使排涝渠日趋老化,造成恶性循环。
灌溉田间支渠都是三面光,而水库干渠仍然是50~70年代的土渠,如长7公里的前岩水库东干渠,其中就有2.8公里渗漏严重,渠道利用系数只有30%;下坂、砩水、大山下三座小(一)型水库灌溉渠全长30公里,其中有15公里都是硅藻土地段,经常滑坡,无法通水,水量浪费,造成上游漫灌下游受旱的状况,万亩以上的灌区都有类似情况。
三、在建工程进度缓慢,增加今年防汛工作压力
104国道建设,由于缺乏资金,进度十分缓慢。没有按时按计划完成,直接影响着这些区域的排洪和排涝。在经济开发区浦口地段,没有根据嵊政防[2007]41号文件《关于104国道(嵊州段)改造与嵊州经济开发区、浦口街道防洪排涝设施问题协调会议纪要》办理,仍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直接影响着经济开发区(浦口)和浦口街道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三界东干工业园区地段,原排涝渠上下未接通,104国道建设把排涝渠堵塞填平,而且将东干渠渠塍推掉,对三界工业园区造成严重威胁;由于全化大桥的建设,尚未对黄泽江堤防恢复原状。
四、开发区的防洪排涝始终是我们心腹之患
由于曹娥江、黄泽江、新昌江、四明江等几条水系横穿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又处在低洼地区,极易发生内涝,虽然前几年做了一些工程措施,但尚未彻底根治水患,目前经济开发区(城东)存在问题有:一是新东坑建设还有3处卡脖子地段(花园地桥、蚕种场桥、嵊张公路出口处);二是8100米的长诏中干渠,标准低,险工地段多,一旦出险将会影响整个(城东)开发区;经济开发区(浦口)沿山高排和四明江上游存在着淤积坍方严重的问题,新建(原下新建)、故江(原故江)地段险工隐患多,出口屠家埠地段建房多;三是棠头溪排涝渠上段虽已改造12米宽,但下段只靠沈茹新村(原沈家坎村)2×2米自排小闸来排上游17平方公里集雨面积的水。现在亿田公司把排涝渠全部填掉,虽然向贝斯特公司方向开了一条临时排水渠,可出口处涵洞直径只有1米宽(104国道涵洞)另外,亿田公司在104国道尚未建设配套完成前,把七村大堤推平了120米宽的一个大口子;下游沈茹新村(原沈家坎)开了一个6米宽的新路缺,严重威胁着开发区(浦口)和浦口街道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城北排涝渠尚未完全配套,一些企业在渠道上随意倾倒垃圾现象相当严重,影响排涝渠正常排涝。
(城南)排涝渠道和防洪设施尚未配套健全,特别是出口排涝站闸还未规划动建。
黄泽、三界、长乐、甘霖等工业园区对整个排水、内涝系统建设布局,缺少长远规划考虑,存在问题较多。目前的嵊州经济开发区处在原低洼和容易发洪水的地区,1988、1990、1992、1997、2005、2007年这些地区相继受淹。 1988年,现在的经济开发区水深达3米。2005、2006、2007年,市委、市府领导在防汛检查中,人大、政协视察和督查中,多次提出开发区内涝问题必须解决,开发区淹不起,也淹不得,我们也曾多次呼吁要求加快下中西排涝站闸和浦口沿山高排渠扩建屠家埠排涝站建设,可至今尚未行动。我们认为开发区浦口地段,特别是亿田公司地段的防洪排涝问题是今年开发区重中之重,必须引起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和高度重视。
五、部分公民水患意识不强,水利法制观念淡薄
沿江村镇倾倒垃圾等现象越来越普遍,凡是经过村镇的江道和山坑都有生活和建筑垃圾,如全化桥上老黄泽江擅自倾倒污泥,致使老江道部分堵塞,影响分流;澄潭江苍岩村段;四明江多仁地段;曹娥江橡胶坝西坝头等等,不但影响江道行洪,而且污染了环境,影响水质。有的还未经批准在行洪滩地堤脚建造永久性建筑物和房子,在水库大坝、渠道管理范围内随意开垦种植。浦口七村大堤偷砂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严重危及七村大堤安全,群众呼声十分强烈。盗窃现象时有发生,变压器芯、电动机、电缆等经常被偷。
六、行政村撤并和村级换届选举,对属地管理意识不够熟悉。
今年从1077个行政村调整为464个行政村,村扩大后新班子对一些老村的水利设施情况、防汛防台抗旱情况、管理情况,需要有个认识和衔接过程。
七、防洪物资储备难以在短期内达到省下达指标要求。
按照省防指要求,我市共要储备编织袋60.7万条,其中水库27.6万条,堤防33万条,但现在实际储备数量为13万条。还有许多石料、器材、抢险工具等等,按照省防指要求在3——5年内储备完成,需要相当大的资金。目前乡镇、街道水库管理单位困难较大,难以承受。
八、地下车库、仓库、商场建设时对防洪问题考虑不够周到,导致突发性暴雨时,内涝严重,无法排涝。如嵊州宾馆的地下仓库2005、2007年都发生过这种现象。
总之,通过这次检查,工程存在问题较多,有的是老问题。为此,今年我市防汛防台抗旱形势仍十分严峻,需要我们正视这些问题和困难,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给予解决,确保我市2008年安全度汛。下一步打算:
(一)、落实好防汛责任
为严肃防汛纪律,严格责任追究,根据属地、分级分部门的管理原则,一级级分解下去,一是明确领导责任,二是落实管理责任,三是进一步落实巡查责任,四是明确汇报责任。
(二)、完善好各类预案
乡(镇)、街道、部门的《防汛防台抗旱预案》、《人员转移预案》、《水库抢险预案》、《小流域山洪避险灾害预案》、《地质灾害预案》,根据变化了情况,要求各乡(镇)、街道,部门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完善修订,使预案可操作性更强。
(三)、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按照“情况明,分析透、措施实、汇报好”的要求,针对去年我市遭受了二次台风的严重影响,和年初严重的冰冻灾害,在建工程、水库工程尚未完成的实际,加上多年未发生全流域洪灾,今年发生全流域洪水的可能性较大。为此,一要做好所有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各项准备工作,在建工程和检查出来的病险工程,原则上都要在汛前建设修复完成,确实一时难以完成的也要做好度汛的一切准备工作。二要做好各种物资准备,明确物资储备所需的具体数量、品种、任务和要求,重要堤防,重要水库一定要备足抢险物资,要保证储备到位,满足防汛防台应急抢险需要。三要调整好班子,充实好队伍的准备工作。由于人员的变动,防汛防台抗旱领导班子、抢险队伍人员要及时调整、充实,明确责任人、联络人、成员,特别是小流域预警责任人和水库管理巡查人员,把每一个人姓名、联系电话记录在册。
(四)、要加强对水利设施检查维修保养
一要做好水库巡视,日常观测、检查工作。
二要做好泄洪、灌溉设施、发电、涵闸、城门、防洪艇、橡皮艇等维修保养工作,确保汛期能正常运行。
三要做好水利设施的防护工作,做好防盗、防破坏等工作。
四要严格执行水库控制运用计划,病库要限蓄,险库要空库,同时做好防汛抗旱两手准备。
(五)、实施防洪排涝工程,提升工程防御能力。
要加强基础设施防洪防台管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符合防汛防台要求,严格地下交通道、地下商场和车库等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规范,并加强日常管理,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电力、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的防洪、防风设计标准研究,适当提高设防标准。
(六)、要加大对水利建设维修的投入力度
按照三点精神,谁受益,谁负担,谁修复的原则,各地必须在汛期前对在建的和检查出来病险工程进行一次突击性投入,同时明确责任人,一个个工程,一项项落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人管。
附:病险工程登记表1~8
二○○八年三月十四日
主题词:防汛防台抗旱 检查 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