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嵊州市教育体育局文件
嵊教体 普 [2008] 26 号
关于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
各市属学校,镇乡(街道、开发区)中心学校、初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民办学校:
根据《嵊州市安委办关于深入开展全市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嵊安委办[2008]16号)文件,为确保特种设备各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1.各校对特种设备使用主要负责人明确对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直接负责的法定责任。
2.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一机一档)。
3.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并予以全面落实。
4.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检、检修;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发现异常情况的,及时处理,并作好各项安全检查记录。
5.严格履行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申报定期检验和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及持证上岗等安全义务。
6.建立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7.保证必要的安全资金投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8.4月30日前把承压类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汇总表报普教科。
附件:1.承压类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汇总表
2.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作业指导书
嵊州市教育体育局
二00八年四月十五日
抄 送:市安委办、嵊质监局
附件:
承压类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汇总表
单位名称 |
|
法人代表 |
|
特种设备安全 管理机构名称 |
| ||||||||||||
安全管理员 |
|
是否持证 |
|
联系电话 |
|
单位地址 |
|
邮政编码 |
| ||||||||
检查情况 设备名称 |
总数(台或米) |
已领使用 证数 (台) |
操作人员数 |
已实行定期检验数 (台或米) |
安全管理相关制度有否落实 | ||||||||||||
总数 |
持证数 |
各级岗位职责的制定情况 |
日常检查制度及记录 |
维护保养制度及记录 |
操作规程的制订情况 |
设备台帐及档案 |
紧急救援 措施(预案) | ||||||||||
锅炉 |
|
|
|
|
|
|
|
|
|
|
| ||||||
压力容器 |
|
|
|
|
|
|
|
|
|
|
| ||||||
压力管道 |
|
/ |
|
|
|
|
|
|
|
|
| ||||||
安全阀 |
|
/ |
/ |
/ |
|
/ |
|
|
/ |
|
/ | ||||||
压力表 |
|
/ |
/ |
/ |
|
/ |
|
|
/ |
|
/ | ||||||
其它安全附件 |
|
/ |
/ |
/ |
|
/ |
|
|
/ |
|
/ | ||||||
排查中发现 存在的主要 问题 |
1、投入使用30日内未办使用证设备(型号、数量): ; 2、无证上岗人员的工种及姓名: ; 3、上次定检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未改项目: ; 4、未经定期校验的安全附件(附件名称、安装部位、数量): ; 5、其它问题: 。 | ||||||||||||||||
治理措施和 改正时间 |
| ||||||||||||||||
检查人员(签字) |
|
被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字) |
|
检查日期 |
| ||||||||||||
附件:
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作业指导书
为有效开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体责任的落实工作,消除在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上存在的各类事故隐患,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现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本作业指导书,希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认真对照执行。
一、机构设置和管理人员
(一)有明确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1.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营运使用单位,应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规模以上或拥有特种设备5台以上(含5台)的使用单位应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3.小规模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4.以上所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的确认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任命文件为准。
(二)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过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培训,并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资格证。
二、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
(一)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应负全面责任。
1.有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实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承诺书;
2.有与上级部门签订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3.有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的决定文件;
4.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网络图。
(二)至少应有以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考核制度;
2.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教育制度;
3.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4.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报制度;
5.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6.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
7.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制度;
8.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三)至少应有以下岗位责任制:
1.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岗位职责;
2.安全生产负责人岗位职责;
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责任;
4.特种设备操作岗位培训教育部门和负责人安全责任;
5.特种设备档案管理部门和负责人安全责任;
6.特种设备使用部门(车间)和负责人安全责任;
7.特种设备使用班组和负责人安全责任;
8.各特种设备操作岗位安全职责。
(四)至少应有以下记录:
1.安全生产会议记录;
2.定期或专项检查记录;
3.维修保养和隐患整改记录;
4.事故应急演练记录;
5.事故和处理记录;
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记录;
7.各特种设备操作岗位运行记录。
三、档案管理和管理台帐
(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档案应有以下资料:
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技术规范、标准。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有机热载体炉安全监察规程》、《工业锅炉水质》、《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等;
2.设立一机一档,对于在同一机组上使用10台以上的特种设备,可以每台机组为单位设立一档案。每一档案应有:设备出厂技术资料和证明文件、安装资料和质量证明文件、历年定期检验报告、修理(改造)资料和质量证明文件、使用证(准予注册行政许可)等;
3.各类记录。历年安全会议记录、各类安全检查记录、事故隐患整改记录、安全培训记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记录、各岗位值班运行记录等。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台帐应有以下资料:
1.特种设备台帐。按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等设备类别分别造册登记,内容应有: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所在部门(车间)、设备出厂编号(内部编号)、制造单位、制造日期、安装单位、注册登记号、使用证号、本次定期检验日期、下次检验日期等;
2.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台帐。按附件类别分别造册登记,内容应有:附件名称、附件型号、附件出厂编号(内部编号)、制造单位、制造日期、附件安装部位、本次定期检验日期、下次检验日期等,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
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台帐。按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等设备类别操作的人员分别造册登记,内容应有:姓名、身份证号码、性别、所在工作部门(车间)、操作设备类别、操作证证号、取证日期、复审日期等。
四、现场管理
(一)特种设备使用车间将操作各类特种设备的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特种设备使用证(可用复印件)统一用铝合金框制作并上墙;
(二) 各类特种设备每台挂有统一格式的醒目的设备标识牌(建议白底红字),设备标识牌至少应有内容: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责任人、设备完好状况等;机电类特种设备在该设备明显位置还应粘贴“定期检验合格”牌(厂内机动车辆挂有牌照);各类压力管道标识、介质流向标志清晰、正确;
(三) 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必须在校验有效周期内,并挂有或粘贴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指示仪表表面清晰;
(四)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佩戴特种设备操作资格胸卡;值班记录完整无误;
(五) 特种设备使用车间保持整洁、通道畅通,无违反车间安全管理的异常情况;
(六) 现场应突出在开展落实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主体责任的一系列活动后,浓厚的安全、文明生产的氛围。使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对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上开展的除隐患、保安全的各项工作有深刻的影响和新的启发。
主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