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嵊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嵊政办〔2008〕60号
嵊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
根据省政府、绍兴市政府对粮食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的要求,为进一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我市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市政府决定在全市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
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深入开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具体行动。在耕地资源不可能增加的情况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必须坚持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路子。粮食高产创建是集高产优质良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优质高效投入品为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活动,是促进技术进入千家万户,提高技术到位率的重要载体。通过高产创建示范点的辐射带动,能够使无形的技术推广变成直观的现场,充分展示先进科技的示范效果,引导农民自觉应用先进科技,促使先进适用技术向现实生产力快速转化,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通过高产创建,能够实现粮食播种品种和技术统一,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和粮食生产高产、优质、高效。各乡镇、街道农办要落实好有关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精神,把高产创建作为科技兴粮的关键举措,作为行政推动的重要抓手,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市粮食生产实际,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科技普及推广着力提高水稻单产的若干意见》精神,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基本农田,提高耕地质量,稳定粮食种植面积;集约项目,集成技术,依靠科技进步,主攻单产,提高品质,节本增效;通过高产创建,树立典型,示范展示,辐射带动,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目标任务。
在全面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基础上,今年全市重点抓好“5321”粮食高产创建工程:抓好甘霖、长乐、崇仁、三界和黄泽等种植水稻面积万亩以上的5大产粮大镇、30个种植水稻面积在500亩以上的粮食优质高产示范村、20个粮食高产优质示范方和100户粮食科技示范户。五大产粮大镇至少要建立连片面积500亩以上粮食高产优质示范方一个,其它乡镇至少要建立100亩以上示范方一个。通过三年(2008-2010年)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力争五大产粮大镇水稻单产比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增5%左右,30个粮食高产优质示范村水稻单产比项目实施前平均增8%,辐射带动全市水稻单产比项目实施前平均增3%左右,力争实现全市单季晚稻亩产500公斤以上。示范方亩产:早稻达到500公斤以上,高产攻关田达到550公斤以上;单季晚稻达到650公斤以上,高产攻关田达到700公斤以上;连作晚稻550公斤以上,高产攻关田达到600公斤以上。
三、活动内容
高产创建活动的重点是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粮食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优化品质和降本增效。
1.加强耕地保护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展对标准农田特别是新建标准农田的培肥改良,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和地力。采取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扩种绿肥、秸秆还田等措施,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增加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面积。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水利设施做到灌排自如,农用电网配套齐全。
2.示范推广优良品种。根据粮食高产创建总体要求,将高产创建活动与良种推广补贴相结合,确保主导品种在示范区内得到大范围推广应用。在示范区内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3.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单产和效益。粮食高产创建要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节本增效、高产优质的原则,实现良田良制、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集成、配套、创新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进标准化生产。水稻重点推广抛秧、直播、旱育秧、免耕直播、强化栽培、单季晚稻“五改”、稻鸭共育、测土配方施肥和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
4.大力开展水稻优质高产示范和高产攻关田竞赛活动,扩大示范辐射作用。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科技兴粮为支撑,坚持产量与品质并重,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水稻优质高产示范方建设。加强对示范方内农户的技术培训,做到每个方都有技术人员蹲点指导,全面实行育秧、机耕、测土配方施肥、水浆管理、配套供应物资等重要农艺措施的统一,努力提高示范方产量,开展高产竞赛活动。在前二年开展粮食高产竞赛活动的基础上,今年将在春粮、早稻和晚稻等粮食作物开展高产优质竞赛活动。此外,积极开展省水稻优质高产示范活动,在水稻面积100亩上的村选择2户种田水平高、科技接受能力强的农户作为水稻高产示范户,并采用市推荐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示范户向周边农户传授技术,扩大示范辐射作用。
5.加强病虫害防控。坚持“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工作理念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强化重大病虫草鼠害防控工作,切实减少粮食生产生物灾害损失。组装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技术措施,开展统防统治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全面禁止高毒农药的使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6.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依托,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等基本内容,为示范区技术人员及农户确定施肥数量、选择肥料品种、施肥时期和改进施肥方法等提供技术服务,解决农民施肥用肥问题,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
7.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积极发展以水稻机耕、机播(插)机收、秸秆还田、烘干等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农机大户和服务组织,积极开展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粮食烘干等示范,尤其要加强农机与农艺部门结合,加快推进水稻机插的应用。
8.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和粮食生产合作化经营、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努力提高规模效益和经营水平。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继续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使粮田向种粮能手集中,发展规模种粮。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农业、财政、科技、水利、电力等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负责项目规划的制订、资金的落实以及组织实施等。乡镇(街道)要成立项目实施小组,由乡镇长(主任)任组长,责任农技员为成员,具体负责项目实施,要求把项目实施实绩列入责任农技员考核内容。
2.制订方案,组织实施。各乡镇(街道)要明确目标任务,精心组织实施。重点确定农田设施建设计划,粮食面积、产量指标,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计划,示范面积和地点,技术培训计划,粮食生产合作社和粮食生产专业服务组织的组建计划等。
3.加强培训,强化指导。各乡镇(街道)要制订培训计划,每个乡镇(街道)每年要举办2次以上粮食生产技术培训班,要求培训到村干部、种粮大户、高产示范户等,努力扩大培训面。在生产关键季节,乡镇(街道)农技人员要实行分片包干负责制,都要下村入户到田,切实抓好技术指导工作。
4.组织验收,实行奖励。市组织专家组,对高产创建活动进行检查,并开展对春粮、早稻和晚稻进行测产验收和评比。为鼓励多种和种好粮食,提高全年粮食复种面积,对春粮(大、小麦和马铃薯)、早稻连片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的示范方,经市农业局组织核实后,给予奖励。开展粮食优质高产示范方和农户粮食高产攻关竞赛活动,对各类示范方和参加粮食高产攻关竞赛活动的农户,经专家组实割产量验收,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并给予奖励。
二○○八年五月五日
主题词:农业 粮食 高产 活动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