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嵊州安全生产信息
2008年第 9 期
嵊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08 年 6月 3日
“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专辑之三:
编者按:5月中旬,市安委办组织四个督查组,采用听汇报、查资料、走访企业的形式,用近10天时间对全市各乡镇、街道,开发委、市场发展总公司及十大重点领域的牵头部门就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签订及第一阶段的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现将有关督查情况予以通报,希各单位能认真总结,查漏补缺,为迎接绍兴市安委会隐患排查整治督查组的督查做好准备。
全市第一阶段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开展情况通报
自市政府召开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以来,各乡镇、街道、部门能迅速行动起来,全面传达贯彻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府办25号文件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据统计,截止5月20日,全市共检查企业1523家,发现隐患1877处,发出整改指令书138份,已整改完毕1785个,限期整改92个。企业开展隐患自查共计1766家,立即自纠隐患543处。特别是一些牵头部门和乡镇、街道领导高度重视、部署周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扎实开展。如市消防大队专门就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召开了3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到4月份止已检查企业180家,发现隐患362处,发出整改指令书55份,已整改完毕33家,督促企业单位开展隐患自查180家,自纠火灾隐患286处,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如市质监局真正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当作今年质监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从局长到办事人员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之中,对压力容器及锅炉开展了一次拉网式的排查治理;又如甘霖镇立即行动,召开全镇安全生产及隐患排查工作会议,全面部置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成立隐患排查领导小组及制订隐患排查工作方案,并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市交通局、供电局、水利局等部门也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对下属单位的安全生产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但在督查中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1、有的精力不够到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走过场的现象。这次督查中发现有部分单位领导没有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真正当作今年安全生产的中心工作来抓,整个隐患排查治理中到目前还没有制订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未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
2、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流于形式的较多。从这次督查的情况看,总体来说,十大重点领域的牵头部门好于乡镇、街道。有的乡镇、街道在整个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偏面强调工作千头万绪,忙不过来,没有从主观上找原因,对隐患排查治理开展有畏难思想,只求应付、怕麻烦,工作没有开展起来。有6个乡(镇)和部门上报隐患有的为零,有的连续几个月都无隐患上报数。
3、生产经营单位对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不够明确,普遍存在着等待观望的思想,其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没有真正动起来。不少生产经营单位对国家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年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总认为是政府在给他们出难题。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在具体工作中往往存在着上头热,企业冷的现象。
4、对隐患整治有的部门相互配合需进一步加强。在这次隐患排查治理中,有的隐患涉及到几个相关部门和乡镇,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相互扯皮的现象。
5、对隐患排查治理的资料收集、整理不够及时。从督查情况看普遍存在着上级下发的文件没有及时转发,下级制定的各种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安排没有及时收集;对一些隐患排查的动态情况没有按规定统计上报,有的还是靠估计得出隐患数,还有的对已经整改好的隐患没有及时销号,也没有及时向市安委办书面报送。有的单位资料积累不够及时,规定应存档的各种文字资料及图片资料没有及时收集,档案资料整体不够规范,经不起检查。
6、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盲区。截止5月底,全市共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20992份,其中政府与部门签订23份,政府与乡镇(街道)签订21份,部门与企业签订4360份,乡镇(街道)与企业签订5626份,企业与车间签订2089份,车间与班组签订6887份,班组与重要岗位签订1016份,乡镇(街道)各分管领导分线签订497份。尽管责任书签订比去年有所增加,但规模以下企业签订责任书还存在着盲区,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存在失管的现象,而往往这些领域是最容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温床,应该引起我们各级的高度重视。
安监站队伍建设欠加强、人员随意变动频繁。安监站站长随意变动较多,有的乡镇领导对安监站建设重视不够,个别乡镇二年内安监站站长变动四人;有的乡镇安监站人员调走之后,没有相关的人员迅速补上,导致安全生产工作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造成了对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带来被动,给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送:市委办、市人大办、市府办、市政协办。 |
发:各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委,市政府有关部门。 |
7、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