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招政〔2012〕8号
招贤镇地质灾害抢险预案
各有关村、有关单位:
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和《常山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书》的规定,为切实做好今年及今后我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将地质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预案,请认真遵照执行。
一、基本情况
招贤镇共有29个行政村、9946户、32501人。山区各村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有地质灾害。经省地调院专家和市、县领导现场勘定,我镇游林、外方山、樊村、鲁士、纱帽山、大坑口、山底、溪上、象湖9个村地质灾害比较明显,其中鲁士村大麦口潜在山体滑坡为危害程度重大级区域,是省级重点隐患点之一,外方山村东弄山体滑坡是市级重点隐患点之一,樊村桥台山、鲁士徐华福屋后、游林后山、游林培地、溪上下东坑、溪上徐尚源屋后、象湖郑同仁屋后潜在土体滑坡为较大级区域,其他三个村为塌方易发区域。
游林村共有298户、1117人。从92年7月开始,游林后山出现山体滑坡,山体裂缝1米左右,下陷0.5米,全长175米,前缘180米,平均135米,滑坡厚度平均5米,滑坡面积23625平方米,滑坡土体118125立方米,至今该区域仍呈不稳定性缓慢蠕动,致使墙体和地面开裂、砌坎外斜。经初步评估,游林自然村后山山体一旦发生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流石流等地质灾害,受威胁群众将达115户、362人,受威胁财产房屋85幢、170万元。该村培地自然村山体在2011年6月发生多出滑坡,滑坡土体约1200立方米,致使12户房屋受损,山腰裂缝带有2条,总长80米,平均宽0.3米,一旦发生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流石流等地质灾害,受威胁群众达48户、172人,受威胁财产380万元。
外方山村共有152户、501人,该村东弄自然村后山从55年7月开始就出现裂缝,92年7月再次出现山体裂缝,裂缝带有2条,平均宽0.3米,平均下陷0.2米,斜长50米,宽60米,厚2.5米,滑坡面积2250平方米,滑坡体积5625立方米,至今该山体仍潜在不稳定性,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受威胁群众达35户,110人,受威胁财产将达70万元。
樊村共有535户、1706人,该村桥台山滑坡裂缝带平均宽1.2米,平均下陷4米,滑坡面积6000平方米,至今该山体仍潜在不稳定性,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受威胁群众达100户、400人,受威胁财产将达300万元。
鲁士村共有655户、2058人,该村徐华福屋后山体从93年7月就出现裂缝,裂缝带平均宽0.2米,平均下陷0.3米、宽20米、厚3米,滑坡面积60平方米,至今该山体仍呈不稳定性,一旦发生山体滑坡,受威胁群众达15户、50人,受威胁财产将达40万元。同时该村大麦口(东北侧山坡坡脚)自2010年3月发生局部滑坡,致使后缘地面及多处墙体开裂,滑坡斜长6米,宽60米,平均厚1.5米,方量约540立方米,潜在受威胁群众17户、63人,受威胁财产将达40万元。
溪上村共有475户、1513人。该村在2011年6月发生山体滑坡,滑坡斜长15米,宽70米,方量约800立方米,受损房屋8户、22间,受威胁18户、92人,目前该山体呈不稳定性,也对周边房屋构成了一定程度的潜在威胁。
象湖村共有1268户,3949人。该村郑同仁屋后在2011年6月发生山体滑坡,方量约200立方米,山腰处有裂缝,长度120米,平均宽0.2米,下陷0.3米。目前该山体仍潜在不稳定性,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受威胁群众达7户,19人,受威胁财产将达30万元。
纱帽山、大坑口、山底五村为农房屋后单体塌方,以日常监测为主,重点防范农户房前屋后的塌方、滑坡及地面塌陷等。
二、组织指挥
(一)抗灾抢险总指挥部
总 指 挥:姜雪峰
副总指挥:朱开明、毛国芳、徐安平、程敏芳、张根良
成员为全体镇机关干部和应急小分队50人。总指挥部下设现场指挥组、后勤保障组。
(二)现场指挥组
组 长:朱开明
副组长:毛国芳、徐安平、张根良、谢晓报、程敏芳、吴月亮
成员为应急小分队50人和全体镇机关干部。
指挥组下设六个班
一班:班长毛国芳,副班长张小光,成员有游林村干部、民兵25人,50岁以下镇机关干部15人。
二班:班长吴月亮,副班长邓土新,成员有外方山村干部、民兵25人;50岁以下镇机关干部15人。
三班:班长张根良,副班长樊智敏,成员有樊村村干部、民兵25人,50岁以下镇机关干部15人。
四班:班长谢晓报,副班长徐樟根,成员有鲁士村干部、民兵25人,50岁以下镇机关干部15人。
- 上一篇: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
- 下一篇:关于招贤镇低保生活保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