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苍政办〔2008〕78号
苍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08年苍南县整顿和规范市场
经济秩序重点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2008年苍南县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点工作计划》已经县政府第十八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各有关部门认真制订实施方案,落实整治措施,确保各项整规任务取得实效。
二OO八年四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 市场 整顿 通知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办公室,县人武部,
县法院、检察院,各人民团体。
苍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年4月29日印发
2008年苍南县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点工作计划
一、食品药品放心工程
序号 | 工作项目 | 工作内容及目标 | 主要 区域 | 牵头 领导 | 牵头单位 | 相关责任单位 |
1 | 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建设 | 继续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建设,连锁超市向较大的行政村延伸。深化“放心店”工程建设,巩固创建成果,健全监管机制,丰富、延伸、拓宽创建内涵;扶持规范配送中心运作。 | 全县 | 丁振俊 | 县经贸局 县工商局 | 各乡镇政府 |
2 | 餐饮业、食堂专项整治 | 继续开展餐饮业、食堂卫生专项整治,完成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大中型餐饮单位、学校食堂量化率达100%,大力开展卫生许可整治,建立健全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和验收制度,加大对使用违法原料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整治力度;开展废弃食用油专项检查;建立健全餐饮业卫生监督信息公示制度。 | 全县 | 黄锦耀 | 县卫生局 | 县质监局、经贸局、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教育局、农业局、海洋渔业局、广播电视台、财政局、各乡镇政府 |
3 | 生活饮用水专项整治 | 加大对各乡镇集中式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供水和学校二次供水单位,提高供水单位卫生水平。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消毒监测、预防和控制污染事故和介水传染病发生,逐步推行供水单位量化分级管理。 | 全县 | 黄锦耀 | 县卫生局 | 县水利局、规划建设局、广播电视台、财政局、各乡镇政府 |
4 | 药品、药械安全专项整治 | 对药品经营使用环节存在的假劣药品、无证无照经营、违法药品广告宣传和集贸市场违法销售中药材、饮片等进行专项检查和治理,规范农村医疗机构药房,确保药品质量和群众用药安全。 | 全县 | 丁振俊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 县质监局、卫生局、工商局、农业局、教育局、各乡镇政府 |
5 | 水产品专项整治 | 加强对初级水产品生产单位的日常监管,使养殖生产单位进一步完善“三项记录”,在生产中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用的渔药和饵料添加剂,禁止起捕销售未过残药期的养殖水产品,创造条件实施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同时,严厉查处海洋捕捞单位在生产和购销活动中人为使用甲醛、工业级礁亚硫酸纳等禁止使用的有毒化学防腐剂、保鲜剂等行为。 | 全县 | 董旭斌 | 县海洋与渔业局 | 县质监局、工商局、农业局,各乡镇政府 |
6 | 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 严格经营资格准入条件,规范校内食品店经营行为;加强日常监管和综合整治,净化校园周边的食品消费环境;强化学校用水管理,提高饮用水安全水平;完善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增强食品安全事故处理能力。 | 全县 | 黄锦耀 | 县教育局 | 县质监局、卫生局、工商局、经贸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城管办、各乡镇政府 |
7 | 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 | 严格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加强农业投入品质量抽检,严厉打击销售、使用国家禁限药物和人药兽用等违法行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对农资生产、经销企业的监管力度,推进农资经营连锁建设,逐步建立农贸信用体系。 | 全县 | 董旭斌 | 县农业局 | 县工商局、质监局 |
8 |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 以粮、油等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为重点,严厉打击无证无照生产食品和制售假冒、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 | 全县 | 丁振俊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 县经贸局、公安局、卫生局、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工商局、质监局、各乡镇政府 |
二、打击制售假劣商品、保护知识产权
序号 | 工作项目 | 工作内容及目标 | 主要 区域 | 牵头 领导 | 牵头单位 | 相关责任单位 |
9 | 开展印刷业及非法出版物专项整治 | 以违法犯罪团伙为主要打击对象,城郊结合部为主要区域,集中深挖大要案,加大司法介入力度,打击不法分子嚣张气焰。严肃清查徇私舞弊和保护伞,整肃公务员队伍。加强印刷从业人员法制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做好《印刷业管理条例》、《产品质量法》、《商标法》的宣传普及工作;帮助企业完善承印五项制度、商标、条码印制台帐等管理制度,规范对印刷企业的管理;继续抓好不符合资格条件的印刷单位限期整改工作;杜绝印制假发票等违法行为的发生;突出抓好软包装生产企业市场准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加快推进印刷标准厂房建设。严厉查处盗版制品的生产流通源头,切断非法出版物的流通渠道;严格清理销售非法出版物的游商地摊和无证照经营者,规范出版物市场秩序;对音像制品市场开展集中整治,集中销毁非法盗版音像制品,净化音像制品市场。 | 全县 | 黄锦耀 | 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 县公安局、工商局、教育局、信息办等有关单位、有关乡镇政府 |
10 | 打击非法互联网出版活动 | 开展清理“私服”、“外挂”专项整治行动,严惩非法互联网出版活动,保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 | 全县 | 黄锦耀 | 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 县公安局、工商局、信息办等有关单位 |
11 | 开展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执法整治 | 坚持整治行动和日常监管相结合;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整治合力,营造奥运产品依法生产、销售、消费的良好环境。 | 全县 | 丁振俊 | 县工商局 | 县公安局 |
12 | 保护知识产权 | 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对保护知识产权重要意义的认识;强化知识产权监督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查处侵犯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和名牌,食品、药品、农资商标、涉外商标等商标专用权违法行为,有效遏制各种商标侵权行为;加强商标印制企业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印制商标活动,巩固印刷业整治成果,进一步深化注册商标专用权工作。 | 全县 | 丁振俊 | 县工商局 | 县公安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质监局 |
13 | 再加工纤维制品行业专项整治 | 打击“黑心棉”、“黑心毯”, 规范气流纺纱、土纺纱、开花等企业及其产品标识标准,杜绝无标生产,严禁将包装材料加工成“毯状”规格、套色印花的生活用品。严禁生产、销售禁用原料的行为。生产、销售企业须对再加工纤维及其制品来源、生产、加工、销售、使用情况和流向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帐以备检查;加强对再加工纤维及其制品的生产的监督检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规范再加工纤维及其制品企业产值申报,逐步淘汰高能耗、低产出的落后设备,切实解决高能耗、低产出、环境污染及产品质量问题。 | 龙港 宜山 望里 仙居 云岩 藻溪 新安 | 丁振俊 | 县再加工纤维整治办 | 县再加工纤维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乡镇政府 |
14 | 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 | 开展“水产品加工、食品包装膜袋、桶装饮用水、豆制品”四种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基本摸清生产企业底数,并建立相应的质量档案;监督抽查合格率应稳定提高;属于生产许可证和3C认证管理的企业应100%取证;已取证企业生产条件要基本符合发证的规定要求。 | 全县 | 丁振俊 | 县质监局 | 县工商局、卫生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各乡镇政府 |
15 | 褪色专项整治 | 加强长效管理,严格监督各乡镇落实长效管理机制情况,继续开展日常巡查、检查、严厉打击非法褪色活动,并建立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处理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 全县 | 邱华萍 | 土法褪色整治办 | 县褪色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乡镇政府 |
三、打击传销和商业欺诈
序号 | 工作项目 | 工作内容及目标 | 主要 区域 | 牵头 领导 | 牵头单位 | 相关责任单位 |
16 | 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 | 严厉打击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虚假违法广告,加强广告监测和检查,强化对媒体广告的监管力度,加大整治药品、医疗服务、保健食品、化妆品和美容服务、农资等方面虚假违法广告的力度,控制虚假信息产生源头,净化广告市场秩序。 | 全县 | 丁振俊 | 县工商局 | 县电视台、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卫生局、公安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教育局 |
17 | 开展惠农价费专项检查及价格欺诈整治 | 开展全县农资价格及惠农价费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督促有关单位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切实规范收费秩序;完善多项关系民生的价格监管,开展价格欺诈行为专项整治,规范市场价格行为。 | 全县 | 林晓峰 | 县发改局 | 县减负办、纠风办、财政局、审计局、供销总社、工商局 |
18 | 整顿规范医疗市场秩序 | 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聘用非卫技人员、出租和承包科室、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手术等非法诊疗活动,严肃查处未经备案核准的义诊活动。 | 全县 | 黄锦耀 | 县卫生局 | 县计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安局、工商局、教育局、科技局、广播电视台、财政局、乡镇政府 |
19 | 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和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行为 | 进一步加大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宣传和查办力度。严厉打击利用网络进行经济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我县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 全县 | 林晓峰 | 县公安局 | 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县人行、银监办 |
20 | 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行为 | 依法规范直销,查禁传销。取缔“拉人头”、团队计酬、收取入门费和利用互联网等形式的传销活动,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全县 | 丁振俊 | 县工商局 | 县公安局、乡镇政府 |
四、整顿规范财经秩序
序号 | 工作项目 | 工作内容及目标 | 主要 区域 | 牵头 领导 | 牵头单位 | 相关责任单位 |
21 | 加强诚信管理,推动社会信用建设 | 严格审核个人信用数据真实性,加强对金融机构查询和合用个人信用报告性监督管理;强化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数据质量管理,加强对金融机构信贷登记情况的持续、动态监管,加大现场检查力度;严把诚信示范企业、创建信用企业评选活动的信贷资信情况审查关;加大对诚信主体的信贷支持,促进社会信用文化建设。同时,加强预警分析,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 全县 | 丁振俊 | 县人行 | 县各金融机构、公安局、工商局、乡镇政府 |
22 | 加强《反洗钱法》宣传,建立反洗钱联络机制 | 完善本外币反洗钱联动机制,落实联络机制,细化协作操作规程,进一步完善反洗钱信息库,对可疑对象进行动态监测分析;不定期组织开展反洗钱工作情况检查,完善内控制度建设;注重反洗钱宣传培训,提高反洗钱人员的从业水平,增强群众反洗钱意识,为严厉打击洗钱犯罪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全县 | 丁振俊 | 县人行 | 县公安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各金融机构 |
23 | 结算账户管理和规范结售汇业务管理 | 规范个人结售汇管理和金融机构结售汇工作。开展打击假发票专项整治行动。规范结算管理。大力推广快捷、方便和安全的非现金结算手段,减少现金流通,规避使用现金带来的假币风险。 | 全县 | 丁振俊 | 县人行 | 县各金融机构 |
24 | 加强重点监管行业税收管理,提高依法纳税意识 | 规范纳税秩序,严厉查处和重点打击重点监管行业以“低质低价”产品倾销市场,导致行业内恶性压价竞争现象加剧,且产品出现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企业。 | 全县 | 丁振俊 | 县国税局 | 县公安局、物价局 |
25 | 加强反假货币宣传考核 | 加强反假币工作检查和考评力度,督促各金融机构建立健全人民币真伪鉴别仪的采购、使用和检查制度,严格规范假币收缴、鉴定业务的操作程序;组织反假知识培训,强化临柜人员反假货币技能,努力提高金融机构一线人员的反假币技能,提高反假工作水平;加强对人民币真伪鉴定授权单位的督导和管理,维护持币者合法权益;抓好反假币宣传教育工作,逐步提高社会公众的反假意识。 | 全县 | 丁振俊 | 县人行 | 县反假货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
五、强化安全生产工作
序号 | 工作项目 | 工作内容及目标 | 主要区域 | 牵头 领导 | 牵头单位 | 相关责任单位 |
26 |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 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监管,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各项整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保持事故总量、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等三项指标“零增长”,并力争有所下降。 | 全县 | 林晓峰 | 县安委会 | 县安委会成员单位、有关乡镇政府 |
27 | 烟花爆竹整治 | 加强烟花爆竹经营性单位的布点管理、数量控制和安全监管,打击非法生产、运输、经营、储存烟花爆竹违法行为。 | 全县 | 林晓峰 | 县安监局 | 县公安局、交通局、工商局、有关乡镇政府 |
28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项整治 | 严格安全许可,推行标准化管理,落实“三同时”制度,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打击非法生产、运输、经营、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行为。 | 全县 | 林晓峰 | 县安监局 | 县公安局、交通局、工商局、有关乡镇政府 |
29 | 船舶委托经营管理专项治理 | 对委托经营管理企业的有关管理要求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维护水运市场秩序,规范运输船舶委托经营管理行为。 | 全县 | 林晓峰 | 温州市港航局苍南分局 | 温州敖江海事处 |
六、加强市场综合监管
序号 | 工作项目 | 工作内容及目标 | 主要 区域 | 牵头 领导 | 牵头单位 | 相关责任单位 |
30 | 职业病专项整治 | 规范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加强企业负责人的卫生培训,加大职业卫生管理台帐的推广力度,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职业卫生规范化建设,加强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和从业人员健康监护监督管理,扩大对重点职业病危害劳动者群体的监护覆盖面。 | 全县 | 黄锦耀 | 县卫生局 | 县安监局、经贸局、工商局、劳动社保局、广播电视台、总工会、财政局、乡镇政府 |
31 | 整顿规范交通运输市场 | 全面打击和遏制自备车等经营主体非法营运,确保交通运输市场稳定;规范出租车经营行为,逐步占领全县镇内市场,使交通运输市场得到规范。 | 全县 | 林晓峰 | 县交通局 | 县公安局、安监局、工商局 |
32 | 整顿规范文化市场 | 查处盗版音像制品、非法演出、网吧和电子游戏机房接纳未成年人等非法行为。集中对车站、旅游景点、图书、电子、电脑软件市场的图书音像制品开展专项整治,打击非法经营行为。 | 全县 | 黄锦耀 | 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 县公安局、工商局、旅游局 |
33 | 无证无照经营专项整治 | 以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无证无照生产经营的易爆品、危险化学品、食品(餐饮)、医疗器械、药品(农药),无证无照经营的美容美发室、网吧、电子游戏室、卡拉OK厅、歌舞厅、迪吧,以及无证无照从事印刷、纺织、电镀生产经营等为整治对象,全面清理整顿无证无照经营活动;逐步建立起公平、有序、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安全、放心、和谐的消费环境,促进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全县 | 丁振俊 | 县工商局 | 县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政府 |
34 | “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 | 开展为期三年以农村为重点的“食品加工小作坊、小食杂店、小餐饮店、小药店、小建材店、小农资店、小菜场、小网吧、小客运、小液化气供应点”等“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2008年目标:摸清全县“十小”行业的基本状况并建立质量安全监管档案;建立健全目标考核责任制和各项监管制度;制定“十小”行业的生产经营规范和服务标准;在重点乡镇(街道) 开展“十小”整治试点,解决一批群众反应强烈的区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问题,注重典型示范,总结“十小”整治规律,树立“十小行业百面红旗”。 | 全县 | 丁振俊 | 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办 | 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有关乡镇政府 |
35 | 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 巩固建筑领域清除拖欠工程款工作成果;继续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防拖治欠的长效机制;加快建设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工程质量和安全得到进一步提高。 | 全县 | 邱华萍 | 县规划建设局 | 县监察局,劳动社保局、各乡镇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