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苍政办〔2008〕138号
苍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创建省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
建设示范县任务分解表及考核表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快省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示范县创建步伐,根据《苍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创建浙江省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示范县建设工作的意见》(苍政发〔2008〕77号)和《苍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创建浙江省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苍政办〔2008〕79号)文件精神,决定将我县创建省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示范县任务予以分解并在10月份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各乡镇的创建工作进行考核。现将《创建省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示范县任务分解表》和《创建省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示范县考核表》印发给你们,请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加大力度,狠抓落实,按时完成县政府下达的任务。
二OO八年六月二十三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 药品 考核 通知
抄送: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办公室。
苍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年6月23日印发
苍南县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表
创建阶段 | 内容 | 条 件 | 工作内容及要求 | 责任单位和 牵头单位 | 协助单位 | 完成 期限 |
准 备 发 动 阶 段 | 组织机构建设 | 县委、县政府积极支持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两网一规范”建设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内容。 县、乡镇两级成立农村“两网一规范”建设领导小组。 | 以县政府名义发文开展“两网一规范”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 | 县府办 | / | 2008年4月 |
成立县创建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 | 县府办 | / | 2008年4月 | |||
制定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全县创建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示范县动员大会,并落实到位。 | 县府办 | / | 2008年4月 | |||
县、乡镇政府将“两网一规范”创建工作纳入管理目标和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并形成文件。制订 “两网一规范”创建工作考核办法。 | 县府办、各乡镇政府、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 / | 2008年5月 | |||
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和动员会议精神,各乡镇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并做到机构、人员、场所、制度、经费“五落实”,制订实施计划报县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 各乡镇政府 | / | 2008年5月 | |||
收集汇总各乡镇创建实施计划。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 各乡镇政府 | 2008年6月 | |||
排好督查时间表,对各乡镇是否按创建计划开展创建工作进行检查。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 各乡镇政府 | 2008年6-7月 | |||
监管网建设 | 建立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农村监督网,并正常运行。 建立监管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实现辖区内药品监管网络全覆盖。 制订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聘用、培训、考核奖惩制。 定期开展协管员、信息员专业培训。 | 每个乡镇确定一名药品监督协管员,经费落实有保障,配备固定场所、办公设施。 | 各乡镇政府 | 县财政局、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 2008年6月 | |
每个行政村聘任一名药品监督信息员,经费落实有保障。 | 各乡镇政府 | 县财政局、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 2008年6月 | |||
制订协管员、信息员日常管理制度及考核激励制度,明确监管责任。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 各乡镇政府、 相关部门 | 2008年6月 | |||
建立对协管员、信息员定期检查、主动联系制度,并有相应记录。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 各乡镇政府 | 2008年 6-9月 | |||
根据不同岗位职责,组织对各类监管人员的全员教育培训,协管员一年不少于两次,信息员一年不少于一次,并有相应记录。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各乡镇政府 | 县工商局 | 2008年 6-9月 | |||
建立药品案件报告制度。协管员、信息员能主动及时提供案源,协助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展日常监管工作。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 各乡镇政府 | 日常 | |||
组 织 实 施 阶 段 | 供应网建设 | 农村药品供应网络覆盖到村,药品供应渠道畅通,且渠道规范、合法。 发挥药品批发和零售连锁企业的作用,药品零售连锁经营向乡村延伸。 | 药品配送批发企业建立配送制度、质量保证协议、配送资料齐全。 | 药品批发企业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 2008年7月 |
各涉药单位采购渠道合法,并与药品批发企业签订配送协议。 | 各药品批发企业、各涉药单位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 2008年 7-8月 | |||
每个乡镇均设立药品零售供应网点,行政村药品零售供应网点覆盖率达80%以上,并与药品配送单位签订配送协议。保证乡镇、行政村药品配送率达100%。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批发企业 | 2008年 7-9月 | ||||
在农村边远地区“放心店”中设立乙类非处方药药柜。销售人员经药监部门培训合格后上岗。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 县工商局 | 日常 | |||
对在农村边远地区开设药品零售门店或乙类非处方药柜应有一定的政策和经费支持。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 县财政局、县工商局 | 日常 | |||
各涉药单位悬挂药品质量、药品价格等监督投诉电话告示牌。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各涉药单位 | 县卫生局 | 2008年7-9月 | |||
药品规范化管理 | 农村医疗机构药房管理规范,药品使用管理制度健全,药品储存条件合适,采购渠道合法,记录真实完整,人员培训到位。 | 制订并完善《县农村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现场验收标准》。要求药房药品使用管理制度健全,药房、药库设施完备,符合规定的药品储存条件,有药品台帐或购进验收记录。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卫生局 | / | 2008年5月 | |
组织辖区内农村医疗机构积极实施规范化管理,在规定时间内提出验收申请。 | 县卫生局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 日常 | |||
组织开展对医疗机构的考评验收。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卫生局 | 各乡镇政府 | 2008年6-9月 | |||
制订基层医疗机构日常检查制度,并做好日常检查记录。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 / | 2008年 6-10月 | |||
组织对各医疗机构涉药人员的培训。每年培训不少于1次。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卫生局 | / | 2008年7月 | |||
药品安全信用制度建立 | 建立辖区内涉药单位档案,准确记录监督检查情况,实行药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 | 建立辖区内涉药单位档案,准确记录监督检查中涉药单位是否依法生产、经营、使用药品情况。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 / | 日常 | |
结合省药品经营企业信用管理系统,确定各企业的信用等级,实行药品安全信用管理。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 / | 2008年12月 | |||
宣 传 报 导 | 利用各种形式围绕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等主题,经常性地对农民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群众药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充分利用媒体,加强对群众的药品安全知识宣传,为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 各相关部门、县各新闻单位 | 日常 | |
三级网络人员主动宣传“两网一规范”创建活动,积极撰写信息报道。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 各乡镇政府、各相关单位 | 日常 | |||
开展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和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社区主题宣教活动,组织人员深入农村开展食品药品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并有记录。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各乡镇政府 | 各乡镇政府 | 2008年 6-9月 | |||
印发各类宣传资料,提高农民群众药品安全意识,并有记录。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 各乡镇政府 | 日常 | |||
随机测评群众对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创建工作的满意率。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 各乡镇政府 | 2008年10月 | |||
完善提高和总结验收阶段 | 总结和验收 | 根据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示范县标准,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 对创建工作进行自查与总结,并将总结上报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 各乡镇政府、相关部门 | / | 2008年10月 |
对照要求查漏补缺,迎接上级验收组考核验收。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 各乡镇政府、 相关部门 | 2008年10月 | |||
考核验收后,对创建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 县府办 |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 2008年12月 |
苍南县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示范县创建考核表
条款 | 考核内容 | 分值 | 自查 情况 | 自查 评分 | 考核情况 | 得分 |
1 | 各乡镇成立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 | 15 | ||||
2 | 根据“两网一规范”建设示范县实施方案制定本乡镇“两网一规范”建设实施方案。 | 15 | ||||
3 | 聘任一名药品监督协管员,并统一上报县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 10 | ||||
4 | 每一个行政村聘任一名药品监督信息员,并统一上报县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 10 | ||||
5 | 保障落实协管员经费,配备固定场所、办公设施,保障协管员经费落实,并建立工作档案。 | 10 | ||||
6 | 协管员、信息员能主动及时提供案源,协助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展日常监管工作。 | 10 | ||||
7 | 积极协助并主动开展法律法规和药品安全知识宣传进农村活动。 | 10 | ||||
8 | 主动宣传“两网一规范”创建活动,积极撰写信息报道。 | 10 | ||||
9 | 组织辖区内农村医疗机构积极实施规范化管理,督促新开办医疗机构及时上报验收。 | 5 | ||||
10 | 积极完成各部门“两网一规范”建设相关工作,积极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