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一、1-11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财政收入:已完成8.92亿元,年底保底完成11亿元,力争完成11.5亿元。
2.自营出口:已完成28.38亿元,增幅26.2%,完成率118%。年底保底完成29.3亿元,力争完成30亿元,完成率125%。
3.工业投资:已完成工业性投资51.5亿元,完成率96.3%。保底完成53.5亿元,力争完成53.7亿元。
4.项目双进:实到市外境内资金12.48亿元,保底完成13.48亿元,力争完成14.48亿元,完成率111%;实到境外资金2318万美元,保底完成2318万美元,力争完成2400万美元,完成率130%。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聚焦经济建设,经济增长极进一步显现
一是全力以赴狠抓项目双进。全年共引进项目13只,投资37.7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只,千万元以上项目13只,已认定大好高项目5只。涉及行业主要为新材料、精细化工、机械设备制造、新金融等。二是统筹兼顾推进工业强市。全年预计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3只,发明专利申请数200只,引进科技招商项目1只。重点上市培育企业11家,IPO报会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1家。三是创新引领化解企业风险。以创新促突破,依托招商引资,通过兼并重整和破产清算等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成功引进杭州龙昊实业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重整浙江友谊特种钢有限公司,成为今年街道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聚焦城镇建设,城市首位度进一步提升
一是全面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累计投资1.7亿元提升集镇整体形象,完成陶朱CIS体系建设,提高地域辨识度。共开工建设道路11条,已完成新建(改造)道路6条。目前集镇道路标识标线已完工;兴都路停车场已基本完工。兴都路、三都路等路灯安装及绿化种植工作已完成。二是高质量完成“两城同创”。护航卫生城市,6000余名党员群众志愿参与,清理垃圾1000余吨,清理公用场地500余处,拆除乱搭乱建178处、面积达9180平方米。冲刺文明城市,多部门联动,集中力量开展“七乱”整治,圆满完成“两城”创建工作。三是全域融合“智慧管理”。秉承“统一调配、统筹管理”原则,建立“四个平台”综合信息指挥中心,实现智慧监管无缝对接。同时,按照“互联网+人工巡查”模式,实现了城市管理高效便捷。
(三)聚焦民生实事,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一是创新探索“最多跑一次”改革。累计受理审批并办结服务事项31195件;受理代办千万元以上项目155只,完成各环节代办127件;梳理公布108项“最多跑一次”事项及“零上门”事项。设立“89096345”咨询热线,热线咨询满意率达100%。二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探索“三个三”监管模式,累计排(复)查企业(店面)30690家次,排查隐患20083条,已完成整改19763条。发出黄色预警408家,红色预警89家,关停72家。积极构建“安全+”信息平台,目前智慧云运行系统已有检查记录8067次,上报隐患数5573条,整治隐患数5468条,处置率达98.12%。三是基层党建引领乡风文明。以打造十公里党建示范带为主轴,依托“五星达标、3A争创”工作,串珠成线,首批重点推进18个村基础创建工作,逐步形成农村文明新风尚。
2018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8年,陶朱街道将继续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深化落实“新空间 新陶朱”战略部署,全力打造科技人才的集聚地、转型升级的新标杆、创新企业的集聚区。
二、总体目标
2018年生产总值保底增长10%,争取增长12%;财政总收入保底增长8%,力争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保底增长10%,力争增长15%,其中工业技改投入力争增长15%,商贸服务业投入力争增长12%;自营出口保底增长8%,力争增长10%。
三、具体举措
(一)依托大平台,做强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