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2019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发改委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市“1+1+10”的总体工作部署和与杭同城重大战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和“三服务”活动,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强化规划引领、项目谋划、审批提速、要素保障、民生服务、改革推进等,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启动实施与杭同城。围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省“四大建设”和杭绍甬一体化,编制《诸暨市“与杭同城”三年行动计划》,“与杭同城”行动计划被纳入《浙江省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成立与杭同城工作推进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清单化推进“与杭同城”重点工作。召开“杭州·绍兴周”诸暨专场发布会,推动高速免费、诸暨元素进地铁、签证中心引进等落地。深化产业协作,全面接轨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行动,引进杭沪“大新”项目10只,引进都市区各类项目101只、总投资超50亿元。深化“诸暨岛”等载体运行,入驻企业已达27家,共拥有绍兴市级以上高端人才14名。开通诸暨至乍浦集装箱航线,开展店口综合港区建设、绍诸高速诸暨浣东互通改扩建、G235国道诸暨段改建等工程各项前期工作。启动建设03省道东复线快速化改造工程;加快杭州绕城西复线杭州至诸暨段工程建设,已完成年度计划的136%,总投资的83.9%;积极推动诸暨至杭州城际客运列车项目。
(二)扎实做好要素保障。全年共4只项目进入省重大产业项目计划,可获省奖励土地指标1110亩;9只项目进入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向上争取中央、省级资金9731万元。强化能源保障,确保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用能需求;萧山-义乌天然气管道工程诸暨段政策处理工作处于全线最快。
(三)探索优化营商环境。围绕“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县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并实施《诸暨市营商环境评价办法》、《诸暨市营商环境评价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全市营商环境在全省、绍兴市多次抽检中均名列前茅。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广应用在线审批监管平台3.0;着力打好标准地、承诺制、服务代办、流程优化、中介联合体提速、全流域区域评价等改革组合拳,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从赋码备案到竣工验收的审批用时“最多90天”。落实《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十条》等政策,大力推动减税降本工作。
(四)创新对口帮扶方式。深化产业协作扶贫,实现“霉干菜”成功种上青藏高原,全年实现规模种植200亩。推动“枫桥经验”走进藏区基层;创新消费扶贫模式,捐赠财政资金2230万元,社会援助资金1179万元,消费扶贫905万元。结对帮扶县——金川县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15.2%降至0.3%,实现成功摘帽。做强山海协作,会同遂昌编制完成《遂昌—诸暨山海协作产业园发展规划》,加速推进诸暨开发区的“飞地经济”项目,重点发展新兴产业;签订入园协议项目17个,总投资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