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绍兴市 > 诸暨市 > 正文

诸暨市农业农村局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重点

2021-06-03 诸暨市 收藏
朗读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市委决策部署,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快速高效形成整体工作合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专项行动,稳步推进农业生产,美化农村人居环境,盘活改革创新活力,积极争创省部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和省美丽乡村示范县,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加快构建产业兴旺发展新格局。一是持续夯实农业基础。三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2.1%,共上报500万元以上农业民间投资项目39个,预计完成民间有效投资6.3亿元。开展“三服务”活动,建成早、晚稻示范方377个、7.07万亩,新建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基地24个,农作制度创新示范基地7个,其中枫桥镇杜黄新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开展土地流转,使零散的良田产生集聚效应,与省农科院联建优新品种示范基地,主要展示粮油新品种、水稻减肥减药、绿色防控和全程机械化生产加工技术,成为“美丽田园”建设和乡村振兴实践的典型样板、全国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和省级科技示范基地。二是不断调优产业结构。持续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目前已进入项目扫尾阶段,投资完成率达95%以上,准备迎接验收。新创成1个省级农业特色强镇(东白湖镇),培育省级“五园一场”示范基地11个,绍兴市级15个;申报10个“美丽精品果园”。实施名特优稀农产品“1+N”孵化项目,布局建设综合性水果、蔬菜引种示范基地一个,辐射带动N个基地和主体试种特色、优质、高产值新品种,形成优质高效发展格局。目前已带动建设22个标准化生产和新品种示范建设基地,试种“水果玉米”“小龙虾”等名优产品。三是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完善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借力全市大数据平台实施智慧农业项目,推动农业实现高科技化、高智能化、高效益化,初步建成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基地2个,实施绍兴市级农业科技项目4项,申报省级星创天地2家、省级农业领域科技重大战略项目6只,新争取珍珠产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2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团队。

(二)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新举措。一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部署开展“绿剑”春夏秋季系列集中执法,抽检农业投入品100余批次,立案查处农资违法行为17起、农产品违法行为1起。配合上级部门完成农产品抽样检测307份,合格率99.6%。二是推进品质农业建设。新建二维码追溯用户42家,共建设二维码追溯主体141家,建设率92%。开展农业标准制订修订工作,新取得甘薯省级地方标准,修订珍珠养殖省级地方标准,规范“诸暨短柄樱桃”、“枫桥香榧”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管理,修订出台《淡水珍珠蚌生态养殖技术规范》省级标准。三是推进农业绿色生产。推动养殖业绿色发展,以5个绍兴市级、5个省级美丽生态牧场创建为契机,开展“百场引领、千场提升”行动,提升改造18家养殖场。新建绿色防控示范基地10个,累计处置农药废弃包装物103吨,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1.2万亩,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面积5.7万亩,共减少化肥不合理施用279吨,有效保障清洁美丽田园。

(三)深入优化生态宜居新环境。一是巩固扩大“五3”创建成果。配合市委组织部开展首批达标村“回头看”行动,落实专员对10个被“红色预警”的村进行定期指导,跟踪整改,确保创建成果常态长效。第二批147个“五星达标村”已有116个通过绍兴市委组织部复核验收,12个“3A争创村”全部创建成功,通过率分别达到78.91%和100%。目前已确定第三批121个“五星达标村”创建对象和15个“3A争创村”创建对象。二是深化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持续推进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已完成资料申报和现场评估,以绍兴第一名进入省级评审,有望通过验收。启动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建设,开展美丽示范“四级联创”,目前新时代达标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1635万元,总体进度86.7%;示范镇建设完成投资8328万元,总体进度89.5%;高水平精品村总体进度75%,特色精品村总体进度75%;美丽庭院示范建设已落实200万元专项资金,严格按照“五个美”的要求组织实施,总体进度80%;第五批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溪北村已实施项目17只,总投资1905万元,总体进度97.3%,一般村珠峰村、紫阆村、栗金村、马剑村已基本完工。三是抓好农村民生“关键小事”。推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6个“+”工作模式,引入第三方协同建立农村可回收品回收体系,推出可回收品“线上预约、线下回收”服务,截至9月底,回收可回收品118.79吨,实现11.9万元价值再生。实施集镇和城市规划区内生活污水就地生态化治理工程,总体进度85%。创新建立“三线”整治“1+4+N”协作机制,总结提炼理乱线、并散线、整表箱等“整治八法”,推进第二批199个行政村的整治工作,157个村已完成整治任务,总体进度为79%。各项工作均保持在绍兴前列,已承办绍兴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推进会。

(四)持续打造生活富裕新引擎。一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截止9月底,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7.60亿元,村均159.72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2.60亿元。经营性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的202个村,占总村数(476个)的42.44%。动态调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退出55个村70股,增加140股,参股村377个,总股数516股,实现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下村全覆盖的同时,120个村参2股以上。开展“百企结百村、消灭薄弱村”活动,市级层面,32家企业与11个山区镇乡32个薄弱村结对;镇级层面,大唐街道安排8家企业与8个薄弱村结对,次坞镇安排9家企业与9个薄弱村结对。加大金融扶持力度,190个村获农商银行贷款,额度最高500万元。立项集体经济项目42个项目,其中购建类22个,化解债务类14个,土地流转类5个,公共服务增收类1个。大力推进抱团联建物业,除14个抱团联建农贸市场项目外,立项7个抱团联建项目,其中市级联建项目2个,53个村参股开发区标准厂房、农贸市场建设,54个村参股高新区收购三新科创园;镇级联建项目5个,其中枫桥镇4村联建标准厂房计划2019年底完工,每年租金100多万元。开展侵占集体“三资”整治,共清收各类欠款1875.69万元。二是深入实施闲置农房激活计划。开展农房激活摸排调研工作,挖掘出一大批激活条件较好的闲置资源,制定出台闲置农房激活相关激励政策,成功举办闲置农房激活推进会暨闲置农房资源推介会。截至9月底,全市共激活闲置农房871幢,吸引社会资本5.38亿元。三是持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国家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试点工作,制订完善农村产权平台建设运行考核机制,引导镇乡(街道)规范扩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探索创新市场化运行管理机制,推动农村产权进入市场。截至9月底,全市共实现产权交易1220笔,产权交易金额达9809.13万元。放活宅基地和农房使用权,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及房屋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截至目前,我市纯土地入库数量为234026本。四是继续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制订激励政策,与农商银行会商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意见,创新推出“富民贷”“民宿贷”“星级贷”等惠农产品。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农村产权评估机制,引导金融机构不断深化农村产权+信用贷款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截至9月底,全市产权+信用贷款5873户,贷款余额7.41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48.08%、52.59%。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绍兴市 > 诸暨市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zhujishi/20210603/223849.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