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应委〔2020〕22号
各企事业单位、职能办公室(分中心):
为大力推进人才强市建设,更好发挥人才在应店街建设中的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贯彻落实各级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完善运行机制为重点,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在人才引进、培育、激励、评价、服务等方面出实招,把应店街建设成为多层次、全领域人才集聚地,让人才成为全镇创新发展中的重要引擎。
二、工作举措
1.建立“大人才”数据库。发挥驻企服务员、网格员作用,结合劳动合同签订,每年年初对企业各类人才信息进行全面摸排,建立高层次人才(暨阳“533英才计划”以上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实用人才(普通技工)等现有人才和企业需求数据库。由镇经济发展办、人力社保所专人负责人才资源统计,动态调整数据,分析各类人才现状、企业岗位需求、用工情况、员工结构图表;由党建工作办公室(宣传线)更新乡贤人才库,有效整合在外乡贤的人才资源,为人才的培养、引进、开发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2.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开发集人才配置云、学习云、信息云、政策云及公共云于一体的人才服务云平台,打通政府、企业、人才三方互通渠道,及时发布新闻资讯、政策扶持、供给资源渠道、人才需求动态、问题咨询反馈等各类信息,使“高端人才池”“实用人才库”发挥最大效用。
3.推进项目招才引才。深化落实“双招双引”专项行动,建立重点招商项目进展月报、人才项目信息互通协商制度。领导小组负责及时研判项目人才资源,提出引才方案,对“招商”项目开展“引才”辅导,有的放矢精准招才。对重点高精尖项目、前沿科技项目、人才密集型项目实行“领导班子+年轻干部+人才工作干部”的模式组团服务,推进项目引进人才落地。
4.落实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对规上企业、人才创业企业实行人员服务专员联系联络全覆盖,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高科技企业和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在人员力量选配上给予倾斜。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学习交流制度,不定期开展人才工作业务培训,每季度交流工作情况并按照“人才政策宣传”、“走企连心信息”、“人才发展助跑”、“破难解困护航”、“贴心关爱服务” 等五方面要求进行满意度测评,不断提高人才工作专业化水平。
5.组建人才企业服务团。整合各职能办的服务资源,组建涵盖法律、税务、科技、金融等领域的人才企业服务团,由党建工作办公室和经济发展办公室分别负责收集汇总高层次人才、企业(实用型人才)提出的困难和问题,实行人才工作“组团问诊”模式,做好问题反馈。对需协调多个部门或涉及金额较大的问题,由分管领导提交班子会议讨论解决,并形成会议纪要。对当前政策没有明确界定或需要市级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上报市委人才办协调处理。
6.开办“应店街技能培训班”。大力培育“蓝领”人才,搭建人才培养“直通车”。联合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定期邀请高校专家、老师为辖区内青年、技工开办培训班。深化与高校合作,每月由驻企联络员深入企业调研,精准摸排企业需求“量体裁衣”,定向培养更多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解决企业招工难、用工荒及职工技能水平低、可塑性不强等问题。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应店街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人才工作办公室,明确线办工作职责(附件1),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每月召开工作例会,通报人才项目引进、落地情况,协调解决各类人才及人才企业反馈的问题诉求。每季度召开镇领导班子人才工作专题分析会,讨论研究镇人才政策、高层次人才发展现状、企业(行业)用工趋势、招工用工等人才工作有关事项。
2.强化日常管理。班子成员带头联系重点人才和企业,驻企服务员提供精准服务,盘活人才资源。坚持发展导向、问题导向,统筹发挥政策、资金两方面的作用,有计划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重点产业领军人才,进一步发挥本地人才和引进人才的叠加优势。
3.严格督查通报。建立人才工作责任清单制度,对人才项目管理、问题诉求解决、人才服务走访等事项进行清单化管理,明确责任人、工作要求、完成时限等内容,每月定期开展督查,督考结果和工作实绩直接与个人工资绩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挂钩,对工作敷衍、进度滞后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约谈通报。
附件:1.应店街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办公室职责
2.应店街镇人才发展(项目推进)问题诉求上报表
3.应店街镇人才服务专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