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为进一步强化社会公众安全意识,提升全民安全素养,根据《浙江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绍兴市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诸暨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和《诸暨市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社会共治、共建共享的原则,以“三个地”的政治自觉,对标“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突出强意识、提素养、固基础,弘扬安全发展理念、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深化阵地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更高水平打造全镇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提供基础保障。
二、总体目标
到2022年底,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安全知识广泛普及,宣传阵地不断拓展,健全完善安全宣传教育长效工作机制,形成较为成熟的全民安全素养提升工作体系。
1.安全意识能力全提升。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安全发展理念牢固树立,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安全意识和决策水平不断提升,重点领域从业人员安全理念不断增强,行业、城乡、区域间安全素养发展均衡。
2.安全宣教阵地新拓展。完善安全教育与培训体系,融媒体推进安全应急公益宣传,培育应急安全体验场馆,丰富宣传手段和形式,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度。
3.安全素养建设共参与。加强部门联动、区域协同,完善安全素养共建、共享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安全应急宣传教育的社会化水平。
三、基本原则
坚持生命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凝聚安全共识,提高群众安全感。
坚持安全发展。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把安全生产理念贯穿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
坚持社会共治。坚持社会参与、全民共治,着力提高安全生产群众知晓率、参与度,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安全文化氛围。
坚持共建共享。加强各线办协同、区域协同,整合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资源,培育安全文化产业,推进安全发展全民共建、成果全民共享。
四、主要任务
(一)聚焦思想引领,切实强化领导干部安全理念
1.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宣传普及。一是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在浙江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提出的新目标新定位,全面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深入人心,见行见效。二是创新学习教育方式。综合运用诸暨市百万员工大培训、诸暨市消防万员培训计划针对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加强企业对安全生产和应急能力专题学习。集中组织观看“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做到乡镇应急力量应急知识培训全覆盖。三是扩大宣传覆盖面。利用网、微、端等平台开设专题宣传,响应市级平台全覆盖,兴起学习热潮。
2.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作用。一是拧紧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细化出台结合本地实际的实施细则,健全定期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的会议和会商制度。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提出的新目标新定位,以此为指引编制“十四五”规划。二是学习教育制度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建立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常态化机制,组织乡镇领导参加安全生产专题培训班,力争3年内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完成1次市安全生产集中轮训。三是提升安全监管队伍专业能力。按照《浙江省应急管理干部培训规划(2020—2022年)》,分级分批组织应急管理系统成员参加轮训;按照《绍兴市应急管理系统干部培训方案》要求,2020年底完成综合应急业务培训20%以上、安全生产执法人员复训30%以上;到2021年底完成综合应急业务培训70%以上、安全生产执法人员复训80%以上、专业领域业务培训80%以上;到2022年底完成综合应急业务培训100%、安全生产执法人员复训100%、专业领域业务培训100%。
3.强化依法治安及普法力度。一是加强法律法规解读。根据上位法规规章修订进程,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做好读法、释法、普法工作。二是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建立安全生产普法责任清单,结合《安全生产法》宣传周活动,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发挥人大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行的监督促进作用、政协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监督作用,常态化开展监督。三是建立分析通报制度。自2020年起,每半年发布全镇安全生产形势。及时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素养指数发布工作任务。
(二)聚焦关键领域,全面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养
1.道路交通和交通运输领域。一是深化交通安全公益宣传。深入开展“一盔一带” “禁酒驾”“开车不用手机”等宣传发动和执法提示活动。拓展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移动通讯终端和公共视听载体等媒体渠道作用,深化交通安全公益宣传“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推动“进广播、进电视、进影院”。安排驻村干部对农村一老一小及进城务工人员群体每月开展不少于1次针对性宣传教育。二是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素养教育,2020年底前全面实施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管理制度。督促机动车驾培机构和教练员严格执行教学大纲,落实培训内容和培训学时要求,三是加强警示教育,定期曝光“高危风险企业”“突出违法车辆”“典型事故案例”“终生禁驾人员”。加强“两客一危一货”、校车等重点车辆驾驶人的常态化培训教育,利用典型事故案例,加强运输从业人员警示教育,严格落实违法记分满分驾驶人再教育与培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