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
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6〕98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
构:
为弘扬诚信传统美德,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加强个
人诚信体系建设,褒扬诚信,惩戒失信,提高全社会信用水
平,营造优良信用环境,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
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
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培育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加快
个人诚信记录建设,完善个人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与信用修
复机制,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使守信者受益、失
信者受限,让诚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积极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推动,社会共建。充分发挥政府在个人诚信体
系建设中的组织、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规范发展征信市
场,鼓励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推进,形成个人诚信
体系建设合力。
二是健全法制,规范发展。健全个人信息法律法规、规
章制度和标准规范,严格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三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以重点领域、重点人群为突
破口,推动建立各地区各行业个人诚信记录机制。依托全国
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各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金融信用信
息基础数据库与个人征信机构,分别实现个人公共信用信息、
个人征信信息的记录、归集、处理和应用。
四是强化应用,奖惩联动。积极培育个人公共信用信息
产品应用市场,推广个人公共信用信息社会化应用,拓宽应
用范围。建立健全个人诚信奖惩联动机制,加大个人守信激
励与失信惩戒力度。
二、加强个人诚信教育
(一)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将诚信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
置,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大力普及信
用知识,制定颁布公民诚信守则,将诚信教育贯穿公民道德
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
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
者忧”的社会氛围。
(二)广泛开展诚信宣传。结合春节、国际消费者权益
日、劳动节、儿童节、网络诚信宣传日、全国信用记录关爱
日、诚信兴商宣传月、国庆节、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
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和法定节假日,集中宣传信用政策法规、
信用知识和典型案例。推动创作中华传统诚信文化与时代价
值观相融合的诚信文艺作品、公益广告,丰富诚信宣传载体,
增加诚信宣传频次,提升诚信宣传水平。
(三)积极推介诚信典型。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宣传引导
作用,大力发掘、宣传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评选的诚信道德
模范、优秀志愿者等诚信典型。组织各类网站开设网络诚信
专题,经常性地宣传推广各类诚信典型、诚信事迹,推出一
批高质量的网络诚信主题文化作品,加强网络失信案例警示
教育。支持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向社会推介诚信典型和无不
良信用记录者,推动实施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措
施。
(四)全面加强校园诚信教育。将诚信教育作为中小学
和高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鼓励高校开设社会信
用领域相关课程。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院所开设信用管理相关
专业。推动学校加强信用管理,建立健全 18 岁以上成年学生
诚信档案,推动将学生个人诚信作为升学、毕业、评先评优、
奖学金发放、鉴定推荐等环节的重要考量因素。针对考试舞
弊、学术造假、不履行助学贷款还款承诺、伪造就业材料等
不诚信行为开展教育,并依法依规将相关信息记入个人信用
档案。
(五)广泛开展信用教育培训。建立健全信用管理职业
培训与专业考评制度。加大对信用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丰
富信用知识,提高信用管理水平。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
建立信用管理和教育制度,组织签署入职信用承诺书和开展
信用知识培训活动,培育企业信用文化。组织编写信用知识
读本,依托社区(村)各类基层组织,向公众普及信用知识。
三、加快推进个人诚信记录建设
(一)推动完善个人实名登记制度。以公民身份号码制
度为基础,推进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推动居民
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工作,实现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全覆
盖。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不断加强个人身份信息的查核工
作,确保个人身份识别信息的唯一性。以互联网、邮寄递送、
电信、金融账户等领域为重点,推进建立实名登记制度,为
准确采集个人诚信记录奠定基础。
(二)建立重点领域个人诚信记录。以食品药品、安全
生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生物安全、产品质
量、税收缴纳、医疗卫生、劳动保障、工程建设、金融服务、
知识产权、司法诉讼、电子商务、志愿服务等领域为重点,
以公务员、企业法定代表人及相关责任人、律师、教师、医
师、执业药师、评估师、税务师、注册消防工程师、会计审
计人员、房地产中介从业人员、认证人员、金融从业人员、
导游等职业人群为主要对象,有关部门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个
人信用记录形成机制,及时归集有关人员在相关活动中形成
的诚信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实现及时动态更新。金融
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个人征信机构要大力开展重点领域个
人征信信息的归集与服务。鼓励行业协会、商会等行业组织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常见问题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