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医疗卫生单位:
随着气温升高和流行季节的到来,手足口病正逐步进入高发期。截至4月15日,我省今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发病19223例,发病率为37.54/10万,重症32例。在所有发病者中,5岁及以下儿童占到绝大多数,其中2岁组与3岁组发病率最高,散居儿童占发病总数的69%。死亡4例,分别为温州2例、宁波1例、台州1例,均为5岁以下儿童。在患者中,CoxA16型病毒感染占到67.02%,EV71型感染比例为28.7%,但部分地区仍以EV71为主。实验室病毒检验报告显示,所有4例死亡病例的EV71病毒检测均为阳性。为有效控制疫情呈上升趋势,结合视频会议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态势,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领导、健全机制、落实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要结合实际调整充实领导小组、医疗救治小组,确保防控工作和医疗救治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强疫情监测报告
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疾控中心要加强对散居儿童、托幼机构和学校的疫情监测和管理,要主动开展搜索,并按省卫生厅视频会议要求按时送样检测。同时要加强与医疗机构联系,指导医疗机构做好疫情报告工作,对发现的病例要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疫情动态,做好预测预警工作。
三、严格执行定点收治和转诊制度
按照传染病收治管理的要求,我市已明确规定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为我市手足口病定点收治医院,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分级转诊程序和要求,执行定点收治和转诊制度,基层医疗单位发现可疑病例或年龄在三周岁以内且发热超过三天的患儿必须及时转到定点医院诊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认真落实责任医师随访制度,对3岁以下居家隔离患儿要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持续发热、精神萎靡、呕吐等症状,要立即将患儿转至定点医院救治。
四、全力做好重症病例救治工作
各定点收治医院要切实掌握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的标准,要重视提高医务人员早期发现重症病例能力,及早发现、准确诊断重症病例。一旦出现重症病例,要按照早和快的要求,迅速落实各项救治措施,加强对重症患儿的治疗和监护,如有必要及时请各级专家组会诊,切实提高重症患儿的医疗救治水平和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五、规范诊疗流程,切实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各医疗机构要按照传染病防治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提高手足口病早期发现的机率,并认真做好手足口病患儿登记、报告工作。定点医院要科学设置手足口病诊疗流程,防止因流程不规范造成患儿间传播。手足口病患儿住院要实行隔离治疗,并严格执行患儿治愈出院标准。要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和消毒隔离的有关规范和规定,加强医务人员自身防护,注意个人卫生和物品消毒,防止医源性感染和传播。要加强对手足口病患者医疗废弃物的管理。严格做好病区探视管理,控制病区人流量,避免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对手足口病的收治病区原则上实行隔离管理。对疑似病例需要留观的,原则上实行单独隔离观察。
六、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诊治能力和水平
近期卫生部修订出台了《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各单位要迅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再学习再培训,使每位相关医务人员掌握《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内容、医院感染控制要求、临床检验检测和实验室诊断的知识等。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要负责对辖区内的社会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增强医务人员对手足口病的防范意识、识别和诊疗能力。
七、加强健康教育,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各单位要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橱窗、发宣传单等通俗易懂的形式,深入学校、社区、农村,特别是针对重点人群进行广泛宣传,使群众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等相关知识,掌握防控措施,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防保意识和能力。要结合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以防控手足口病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整治城乡卫生环境。加强重点场所的卫生管理,加强农村、城郊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整治,消除“四害”及其孽生地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从源头上阻断传染病传播,降低发病风险。
二○一○年四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