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医疗卫生单位:
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并印发《2016年永康市医政医管工作要点》,请各单位按相关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永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6年4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永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办公室 2016年4月20日印发
2016年永康市医政医管工作要点
2016年,我市医疗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是:以“做强做优公益性医院、放开放活营利性医院”为主线,立足提升全市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与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分级诊疗工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切实创新和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全面提升我市医疗管理工作整体水平。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分级诊疗工作
一是有序开展双向转诊工作。不断完善双向转诊标准和流程,构建协作机制更加明确,职责分工更加清晰,转诊更加有序的双向转诊制度,切实加强双向转诊管理,并将该工作纳入单位年终绩效考核指标,引导患者分级就诊,严格实行首诊责任制和转诊审批责任制,促使医疗行为更加规范,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整体提升,医药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为患者提供连续、完整、快捷、有效、价廉的医疗服务,逐步解决市直医院“人满为患”的问题。
二是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按照管办分开、放管并举的要求,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建设,与省级医院对接,完善自身平台,提高预约效率,市直普通门诊萎缩管理,提高基层就诊率。提升公立医院创新能力,积极开展新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再创新工作,积极开展临床科研活动,三级以上医院要争取建设一定规模的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示范实验室。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适当调整考核标准和考核内容,继续探索考核新模式,不断完善与规范绩效考核工作。
三是继续推进上联下沉工作。充分发挥以市一院、妇保院、市中医院为龙头的医疗对口支援共同体的作用,进一步充实市直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对口帮扶工作内容,完善对口帮扶机制,通过技术支持、人才培训和管理指导等方式,促进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辐射,提高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各医院上联工作要在深化内涵、完善机制、专家坐诊上下功夫,积极探索与上海、杭州等城市医院实行医院整体托管或以科室为单位进行捆绑式管理,增强合作深度,拓展合作内涵,不断提升我市公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适时开展人财物三统一的县乡紧密型医联体试点工作调研,在借鉴省内先进县市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争取选择一家基本医疗服务能力较强、基层特色专科突出、住院条件较好的对口支援共同体开展试点工作。
四是进一步深化医疗资源共享工作。继续深化县乡村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城乡医疗卫生资源要素和功能整合。进一步发挥和巩固120指挥中心、会计核算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影像会诊中心、心电会诊中心等共享中心的作用,同时与全市质控、培训、考核等工作相结合,不断完善运行流程,切实发挥同质服务优势,使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能够享受到三级医院的服务水平。新建临检中心与病理会诊中心。临检中心主要将全市各医疗机构外送检验项目与基层医疗机构部分检验项目统一纳入,挂靠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统一检验,外送检验项目返利应不低于目前外送返利率。病理会诊中心主要承担全市术中冰冻切片诊断、部分病理标本诊断的功能,通过与上级病理诊断中心的合作,切实提升我市病理诊断整体水平。积极推进多点自由执业,促进县域卫生人才柔性流动。
二、深化内涵建设,提升全市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一是构建不同层次的学科、专科体系。进一步加强医院学科建设内部管理,规范学科建设程序流程、效果自我评价体系、资金使用办法,明确管理职责,落实管理责任,健全重点学科“局、院、科”三级管理体系。加强对已公布的第一批22个永康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和10个基层特色专科建设单位的动态管理和指导,邀请上级医院专家进行学科定期考核评估,完成学科建设中期评估。市一院、妇保院、六院、中医院在加强学科建设上,积极提升科研、论文质量,争取在学科建设周期内发表SCI论文和科研立项。开展一期学科建设和管理培训班,重点培训学科建设路径、学科管理、资金规范使用等内容。强化学科建设目标,制定年度建设计划和三年建设目标,建设单位要落实好人财物,配套好和管理好建设资金,做好学科建设资料的整理和收集工作。开展第四批永康市名医评选活动,以深入实施“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战略,提升医院品牌特色。
二是构建多层次的质量控制体系。按照分层次、全覆盖、重基础、强急救、特异化、善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发挥质控工作对各单位医疗质量的检查、监督和指导作用。三级医院由省市级专家联合质控,其他医院、卫生院抽调三级或二甲中医院专家质控,其他单位抽调二级以上医院专家质控;在公立、混合、民营医院均已开展质控的基础上,争取开展门诊部、服务站、村卫生室、诊所分片集中质控工作。在院感、病历、药事、护理、临检、临放基础上,增加急救质控,强化差异化质控。质控与对口支援相结合,针对质控体系完善、质控奖惩措施落实、质控定期开展等情况开展年度检查。通过质控发现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统一培训,进一步提升全市的医疗质量和水平,保障医疗安全。
三是构建立体式岗位教育培训机制。合理使用好新增医学人才经费,进一步加强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以学分继续教育为基础,以医疗机构内部培训为补充的卫生知识技能培训机制。统一指定和发放培训考核参考用书,开展全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三基三严”和急救知识与操作培训考核。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要将服务站与村卫生室一并纳入培训考核。下半年,将组织开展一次全市医务人员CPR操作考核竞赛活动。在采用常规方法培训的基础上,各单位要积极探索使用新媒体如医生站APP进行培训。继续开展基层医疗机构领导的管理服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进修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