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关于上报《永康市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送审稿)的请示
永康市人民政府:
根据《关于印发永康市五大百亿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的通知》精神,我局牵头编制了《永康市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征求意见稿)。经前期征求各有关部门意见后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永康市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送审稿),现予上报,请审示。
附件:《永康市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年)》(送审稿)
永康市科学技术局
2016年8月12日
永康市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发展三年
行动计划(2015-2017年)(送审稿)
为贯彻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大百亿产业的要求,加快推进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发展壮大我市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根据《永康市五大百亿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永委办发〔2015〕151号)、《金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三年计划》(2015-2017)(金政办发〔2015〕31号)精神,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工业强市”目标,把握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集群化”的发展趋势,着力突破一批重大核心技术,研发一批关键核心零部件,培育引进一批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和品牌产品,打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强市。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初步形成集产品研发、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关联产品流通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基本建成国内新能源汽车、经济环保型汽车及零部件的重要生产基地。力争到2017年,全市培育汽车整车生产骨干企业2家,零部件生产骨干企业50家,省级以上研究机构12家,年产汽车达22万辆以上,行业总产值达到265.5亿元,年均增长15%。
二、工作原则
(一)注重引优培强。加大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做大产业增量。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大力培育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建设众泰汽车小镇,形成规模发展、集聚发展、整体发展优势,提升行业竞争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二)实施创新驱动。通过资源整合,加强平台建设,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重大项目、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攻关,以创新驱动引领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力推“两化”融合。以我市列入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在全市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行业积极推进以自动化、机联网、厂联网、物联网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制造与信息化高度融合,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水平。
(四)突出精品特色。坚持精、专、特、优的发展导向,制订完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瞄准高端技术、高端市场、高附加值产品,出台扶持政策,打造一批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知名品牌,提升永康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影响力。
三、工作任务
(一)实施平台建设工程。
根据现有产业发展格局,完善空间布局规划,逐步建立规模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创新创业活跃、人才和信息荟萃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特色园区和产业基地。以现有块状经济为基础,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整车(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城西新区)、浙商回归创业创新园和各镇、街道工业功能区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的产业发展布局。推动支持产业发展的创新平台、特色小镇建设,积极规划和建设永康科技城、永康五金工匠小镇、众泰汽车小镇、永康市现代汽车装备城等创新平台。
牵头单位:市府办
责任单位:发改局、经信局、科技局(汽车办)、财政局、国土局、建设局、规划局、经济开发区、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浙商回归创业创新园、各镇(街道)
(二)实施创新驱动工程。
积极推进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领域创新活动,加速产品、技术、管理和制造方式创新,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
1.建设创新研发载体。加大创新研发载体培育力度,着力提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大企业研究院、名校和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内外协同创新基地等创新载体的建设力度。加快省级五金产业工业设计示范基地、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D打印应用研究院等研发平台建设。
到2017年,全市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省级企业研究院新增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6家,省级高企研发中心新增2家以上,市级高新研发中心新增5家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2家以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5家以上,技术转移中心总数超过5家。五金产业工业设计示范基地新增10家以上设计企业,1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2.开展技术创新项目研发。到2017年,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5项以上。
3.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以省级高端装备制造业首台(套)产品、省级装备类优秀工业新产品为重点,强化省级工业新产品、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和关键共性技术(产品)攻关,分类跟踪、逐项推进,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4.促进投融资方式创新。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政府产业引导资金、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参与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发展,降低企业初创和产品研发阶段风险。开展首台(套)重大装备保险补偿、调试补助,加大新产品产业化扶持力度。促进高成长企业和大企业大集团上市或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平台挂牌,筹措发展资金。
5.加强创新队伍建设。通过“千人计划”、“双龙计划”引进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高端人才项目,以“百博入企”活动为载体,促进高校博士、教授与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力争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引进省“千人计划”人才3人以上,金华“双龙计划”人才5名以上。完善市场配置机制,促进专业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
牵头单位:科技局(汽车办)、经信局
责任单位:科技局(汽车办)、经信局、发改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金融办
(三)实施主体培育工程。
结合工业大企业大集团着力培育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创新示范名企,扶持一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推动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整体发展。
1.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有条件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等方式开展兼并重组,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做大做强。到2017年,力争培育产值超160亿元企业1家、30亿元以上企业1家、10亿元以上企业2家。
2.做大做强整车企业。(1)众泰汽车将通过加快“一机两翼”战略,即核心技术创新、供应链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加快新车型的推出,加快对接资本市场,实现众泰汽车的品牌力、渠道力、销售力和服务力全面提升。力争到2017年产销达到22万辆。(2)飞神集团通过打造集房车研发制造销售、房车露营地管理公司、房车俱乐部、房车租赁四大板块产业链全方位拓展平台,主攻自行式房车和拖挂式房车制造和运营。力争到2017年产销1800台,产值3亿。
3.积极培育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近几年的自主研发和示范运行,我市在驱动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明显进步,汽车产业已具备一定的研发和产业化基础。现有初具规模直接从事汽配企业达到了658家,在汽车电机、汽车铝合金压铸件、汽车钣金零部件制造、汽车轮毂、电动车、汽保等传统汽车零部件领域具有规模和生产优势;同时在汽车电子、汽车半轴、空气弹簧、汽车供气系统、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等领域也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具体见下表)。
产品类型 | 骨干企业 | 产品 |
汽车电机 | 尤奈特电机、博宇(鸿运)、康灵、灵山、斯科若、森川机电、东立电机、铁能、久久科技、东方起动等 | 汽车发电机、汽车启动机、单向器、发电机调节器、电磁开关、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电动汽车控制总成. |
汽车铝合金压铸件 | 浩天、外贸压铸厂、星月、伊斯特、包氏、泰龙、兄弟、强广剑精密铸造、万泰、旺达、宁帅(铝合金厂)、三人机械 、合达等 | 发动机、变速箱、气缸盖、冷气缸套、铸铝缸体等汽车铝合金件 |
汽车钣金制造 | 铁牛车身、德浩、德昱、德涛、汽配厂、金路工贸等 | 汽车车身、车门、覆盖件,汽车顶盖板、侧围、车架等钣金件 |
汽车轮毂 | 步阳汽轮、泰龙、郑泰、米罗工贸等 | 汽车铝轮毂 |
汽车电子 | 道为尔、星光电器等 | 汽车传感器、氧传感器、汽车电子点火器 |
电动车 | 星月车业、千喜车业、飞神车业、易力车业、长铃川豹、精航工贸、中瀚科技(中兴)、沪龙等 | 电动自行车、电动观光车、叉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老年车等 |
其他关键零部件 | 鸿运实业、浙江庆大、浙江普阳深冷装备、浙江盖浦汽配、佳航工贸、绍标精锻、拓新工贸、康灵、博锐工贸、超毅力等 | 卡车汽车半轴、汽车空气弹簧、转向器、单向器、汽车模具、智能车载LNG供气系统、助力泵和转向器再制造等 |
骨干企业要有意识进行资产重组和内联外引,做大产业集群,做强产业链。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通过兼并、联合、参股、购买等方式进行整合重组;创新招商机制,有针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招商选资活动,重点引进发动机系统、变速箱系统、车桥和驱动轴系统、悬挂系统、转向系统、空调系统、电子与电器系统、电池和电控系统等;鼓励骨干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大集团在品牌、技术、产品、市场等领域的全方位战略合作,实现强强联合,提高区域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
4.扶持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积极通过科技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子基金等扶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实施“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五年培育计划”和“科技型初创企业培育工程”,发展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技术优势明显,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一批高成长性的科技型初创企业,构筑有活力的企业梯队结构。全市三年累计培育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0家以上。
5.创建“三名”示范企业。大力实施“三名”工程,打造先进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知名企业。到2017年,培育省级“三名”企业1家,培育金华市级“三名”企业1家,永康市级“三名”企业2家。
牵头单位:科技局(汽车办)、经信局
责任单位:科技局(汽车办)、经信局、发改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国土局、建设局、交通运输局、规划局、商务局、统计局、环保局、市场监管局、招商局、国税局、质监局、供电局、金融办、人行、各镇(街道、区)
(四)实施项目推进工程。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提高项目投资强度和设备投资占比,促进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较快发展。
1.实施重点技改项目。建立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现代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库,分类推进重点技改项目。全力推进以自动化、机联网、厂联网、物联网为主要内容的“机器换人”、“两化融合”工程,提高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制造方式转变。到2017年,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企业实施“机器换人”项目25项以上。
2.加快高端项目招引。积极谋划和推动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集聚效应明显、经济效益好、对外商有吸引力、对产业发展有重要带动作用的产业项目。建立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招商引资专项考核机制,围绕重点区块、重点园区、重点产业,瞄准大企业、大项目,提高要素保障水平,推进平台招商、产业招商、协作招商、以商引商,推进央企、军工、优势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对接,力争每年亿元以上新增投资项目有所突破。
牵头单位:经信局、招商局
责任单位:经济开发区、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浙商回归创业创新园、经信局、科技局(汽车办)、财政局、国土局、建设局、规划局、招商局、各镇(街道)
(五)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永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起步早、发展快,通过加快推进我市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应用工作,加快培育和完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
1.加快推进我市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应用工作。以示范推动技术进步、市场开拓,2015年在永康投放了320辆各种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客车、混动客车、纯电动乘用车、专用车(如邮政、物流、环卫等领域),力争2015-2017年我市新能源汽车总投放1800辆以上。加快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规划与配套充换电设施建设。
2.做大做强众泰新能源汽车。未来三年,众泰新能源汽车将推出芝麻E30、E200A纯电动汽车、Z500EV和B15H PLUG-IN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等系列车型。届时将形成涵盖轿车、微型面包车、微型车等序列的众泰新能源汽车“超级战队”,形成新能源汽车产能8万辆以上,全面发力国内外汽车市场。
3.加快培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重点支持电机、电控、电池、新型汽车电子产品、轻量化车身等产品开发和制造;加快培育和完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
4.积极培育和发展特种新能源汽车。鼓励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各种专用电动汽车,广泛应用于物流与邮政、环卫、城市观光、警用巡逻等,重点支持飞神车业、千喜车业、精航工贸、中瀚科技(中兴)等做专做大做强。
牵头单位:经信局、科技局(汽车办)
责任单位:经信局、科技局(汽车办)、发改局、财政局、国土局、建设局、交通运输局、环保局、统计局、商务局、规划局、市场监管局、招商局、国税局、质监局、供电局、金融办、人行、各镇(街道、区)
(六)加快众泰汽车小镇的规划和建设。
特色小镇是经济新常态下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创新升级的新举措,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载体。积极规划和建设众泰汽车小镇,建造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总部、汽车研究院、汽车博物馆、现代汽车装备城、汽车体验中心、汽车文化主题乐园、车友俱乐部、车友影院、汽车回收服务中心等。小镇的建设有利于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推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和创新升级,有利于挖掘传统文化和产业文化内涵,彰显地方文化和特色文化。众泰汽车小镇将在三年内投资50亿以上,争创省级特色小镇。
牵头单位:发改局、经信局、经济开发区
责任单位:发改局、经信局、经济开发区、科技局(汽车办)、财政局、国土局、建设局、环保局、规划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招商局、金融办、人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永康市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发展工作协调小组,负责重大事项组织协调。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科技局(汽车办),负责具体日常事务。
(二)完善政策体系。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项扶持政策,继续抓好《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实施。围绕新能源汽车、新车型获得国家目录、鼓励本地配套等研究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引导财税、投融资、用地指标、人才培育、招商引资等政策向重点项目及平台倾斜。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常见问题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