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12月份以来,我市连续发生“12·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当前安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领导、强化措施、强化责任,扎实开展以“三合一”、居住出租房、人员密集场所(老人公寓、托老所、托儿所、幼儿园、寄宿制学校、医院、宗教场所和公共娱乐场等)、高层建筑、建设施工、道路交通、危化品和烟花爆竹为重点的全面彻底的隐患排查整改,坚决预防群死群伤恶性事故发生,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工作步骤
(一)排查摸底阶段(2008年12月上旬—2009年1月中旬)。各乡镇、各部门要组织力量,对本辖区、本行业的开展地毯式的排查摸底,并对每个场所进行逐一登记造册。通过排查,务必做到基本情况清、隐患清,有效掌握本辖区、本行业的安全生产底数。排查摸底结束后,各乡镇、各部门要将安全隐患排摸情况(见附件)分别于
(二)督促整改阶段(2009年1月中旬—3月中旬)。各乡镇、各部门要将排查中发现的隐患进行认真梳理,及时核发整改通知书,督促责任单位立即落实整改措施。对隐患严重的责任单位要进行政府挂牌整治,明确整改督办的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确保隐患及时彻底整改完毕。对拒不整改的责任单位,要综合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采取坚决果断措施,力争关停一批、查封一批、拘留一批,绝不姑息迁就。整改情况实行一月一报制度,各乡镇、各部门要将隐患整改进度在附件中填写好,于每周五下午4时前上报县安委办(传真:67268007)、防火委(传真:67250176)。
(三)总结提高阶段(2009年3月中旬—3月底)。在督促整改阶段结束后,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总结整治工作,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探索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各乡镇、各部门要将整治工作情况于
三、责任分工
为明确责任,加强联动,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开展,现将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责任分工明确如下:
(一)乡镇要根据辖区安全和消防工作实际,开展安全生产、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活动,确保辖区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负责“三合一”场所和居住出租房的排查整治的数据汇总上报,消防大队配合业务指导;
(二)民政部门:牵头负责老人公寓、中心敬老院、福利中心、托老所、托儿所的排查整治和本系统的数据汇总上报;
(三)教育部门:牵头负责寄宿制学校、幼儿园的排查整治和本系统的数据汇总上报;
(四)卫生部门:牵头负责医院的排查整治和本系统的数据汇总上报;
(五)文化部门:牵头负责公共娱乐场所的排查整治和本系统的数据汇总上报;
(六)民宗部门:牵头负责宗教场所的排查整治和本系统的数据汇总上报;
(七)公安部门:牵头负责宾馆、饭店、中小旅馆的排查整治和数据汇总上报;
(八)工商部门:负责牵头超市、商场、餐饮、茶座、酒吧、台球室、桑拿浴室、按摩院、美容美发厅等场所的排查整治和数据汇总上报;
(九) 经贸部门:负责牵头各类成品油批发零售点,国有、二轻集体企业的排查整治和数据汇总上报;
(十) 消防部门:对主管部门参与排查整治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指导,确定整治标准,同时配合主管部门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尤其是对列入消防安全重点管理的人员密集场所,必须执法到位。
(十一)房管部门:牵头负责高层建筑的排查整治和本系统的数据汇总上报;
(十二)规划建设部门:牵头负责建设施工、燃气的排查整治和本系统的数据汇总上报;
(十三)交警、交通部门:牵头负责道路交通排查整治和本系统的数据汇总上报;
(十四)安监部门:牵头负责危化品、烟花爆竹排查整治和本系统的数据汇总上报;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这次专项整治活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县政府建立专门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协调。
(二)深入宣传。各乡镇、各部门要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安全用电、安全用火知识和逃生自救技能,特别是把老人、儿童、农村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作为消防宣传的主要对象,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将这次安全专项整治的内容、措施和要求等公布于众,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对一些忽视安全生产、酿成重大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该曝光的坚决曝光,以此教育群众、警示社会。
(三)严肃纪律。在整治活动开展过程中,县府办将适时组织力量对各乡镇、各部门的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不严格履行安全职责,不认真进行安全排查,有重大事故隐患而未发现,发现之后又没有及时整改,从而酿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附件:1.永嘉县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整治进度表
2.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表
3.“三合一”企业检查表
4.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检查表
5.小型旅馆消防安全检查表
6.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检查表
7.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隐患排摸情况统计表
二○○八年十
下载阅读版本:永政办发〔2008〕169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