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西城管〔2019〕1号
关于印发《西湖区城市管理局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经局领导研究同意,现将《西湖区城市管理局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望你们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加以贯彻落实。
附件:《西湖区城市管理局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思路》
杭州市西湖区城市管理局
2019年1月3日
抄报:市城管局,区委办,区人大办,区政府办,区政协办,区四套班子领导。
杭州市西湖区城市管理局办公室 2019年1月3日印发
西湖区城市管理局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思路
2018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城管委的大力指导下,全面贯彻区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城管体制改革为契机,完善长效管理,破解顽症难题,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城乡服务转变,单位绩效考核制日臻完善,监管巡查机制日益健全,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基础设施完好率大幅提高,热难点问题解决初见成效,为全力打造全面小康、全域美丽、全民幸福的首善之区做出了积极努力,全年受理数字城管案卷224856条,及时解决率平均为99.5%,暂列全市第三;接办各类信访投诉件计20644件,办结率、反馈率均为100%;办理执法案件47982件,处罚金额2558万;受理各类审批4114件,全局纳入“最多跑一次”事项主项32个,子项41个,养犬、违停等12个事项可网上办“跑零次”;组织开展云栖大会、茶博会等50余次重大保障任务。局本级荣获浙江省智慧城管先进集体;共享单车创新管理团队荣获2018年度杭州市“百千万”活动“破难之星”;西湖环境集团荣获2018年度杭州市市容环卫工作先进集体;蒋村港等4条河道荣获2018年杭州美丽河道称号;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的“西湖模式”和巾帼西丽道路保洁“九字工作法”获评2018年度杭州市城管系统职工先进工作法;《牡丹花开拥城楼》等环境小品多次在全市绿化评比中获得第一名。
一、2018年重点工作
(一)上下一心,精准发力,全面推进“城乡一体”
1、优化整合,体制改革高效推进。一是推进重心下移,构建管理新格局。在各镇街设立共11个城管分局,通过执法力量下沉和监管力量补充,不断强化镇街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逐步形成“属地管理、块抓条保”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同时,牵头起草《西湖区城乡一体化长效管理实施办法》,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强化责任落实。6月份在绕城村、华联村、龙坞茶镇开启一体化养护模式,对市政道路、环卫保洁、河道、市容、绿化、村容秩序等进行一体化养护,不断提升了三墩、转塘农村地区的管理标准。11月份对双浦地区一体化养护设施量进行了测算,为下一步在双浦地区开展一体化养护提前做好了准备。二是组建城管“督察队”、“特种队”,提升管理新效果。组建城管“督察队”,采取日常督察、专项督察、相互督察、回头督察等手段,负责对各镇街洁化、序化、绿化、亮化、美化“五化”长效及城中村、美丽乡村、小城镇、入城口、地铁站口等重点区域长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考核,实现全域覆盖式监管。一年来,共通报、抄告、整改各类问题5013处。组建城管“特种队”,由区防指办、西湖环境集团、西湖市政等力量组成,全力提升城市管理机械化水平,提高防汛抗台、防雪抗冻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解决效率。今年以来,做好了1月份、12月份的抗雪防冻和6月至10月份的防汛抗台工作,启动8次防汛(抗雪)三级响应,11次防汛(抗雪)四级响应,应急响应期间,特种队共出动各类人员7万余人次,清雪车1907辆次,支撑行道树17000余株,巡查清理了辖区内288条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的积水(积雪),保障了市民群众顺利出行。三是建设“西湖环境集团”,推进管理新模式。挂牌成立“西湖环境集团”,完成主城区5家环卫所下属公司的合并吸收,目前共有保洁和管理人员约700人,车辆设备数83辆。集团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参与城市管理各类日常养护,主要承担城市管理“盲区”的各类养护及参与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共保洁道路面积260万平方米,合同总价4677.09万元。同时,对兰里、龙坞景区的道路保洁与垃圾清运进行规范化管理,有效推进了城乡一体化长效管理机制的不断深化。
2、增资减量,垃圾治理成效显著。2018年我区生活垃圾日均1151.01吨,基本完成控量目标考核任务。全区11个镇街除转塘街道部分小区外,各生活小区均已开展垃圾分类,基本实现生活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全区92家机关企事业单位、177所学校和39个医院也已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一是垃圾处置设施进一步完善。在转塘龙坞地区先试先行建设易腐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站,日处理能力10吨-20吨,并配备垃圾分类自动分选设施、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置设备、污水处理终端,构建了完整的资源化处理链条。三墩绕城华联地区、双浦袁浦及周浦地区的3座易腐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站待转塘龙坞地区易腐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站运行稳定后逐步推进。此外,依托城西渣土码头项目,统筹建设大件垃圾资源化处置场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方案设计中。二是垃圾分类质量进一步提升。积极开展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建设,完成翠苑东四区、绿洲湾等8个省级示范小区和紫荆欣苑、市教小区等25个市级示范小区创建工作;开展厨余垃圾100%纯分类试点,在古荡街道、留下街道、文新街道街道试点开展厨余垃圾100%纯分类试点,落实专人实行破袋分类投放,现场由垃圾分类督导员进行评估,对按照要求正确进行分类投放的居民给予积分,将100%分类达标的厨余垃圾进行专线清运运往资源化处理场地,进行资源化利用处置;集中开展垃圾分类集中整治,全年开出380余张整改通知书,对EAC欧美中心开出全区首张垃圾拒运单实施了生活垃圾拒运。经过集中整治,部分单位垃圾桶满溢、垃圾随处乱丢、垃圾混装未分类等现象得到大大改观,有效提升了我区垃圾分类水平。三是农村垃圾分类进一步延伸。2018年,我区在三墩镇2个村、转塘街道10个村、双浦镇11个村共23个村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实现了农村垃圾分类“零的突破”,共更换分类垃圾桶2920套,购置分类清运车22辆,农村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了60%。在三墩绕城、华联两个村率先试点推行二维码刷卡监督管理,978户人家每户的垃圾桶都是“私人定制”,分类不到位的可以追踪到户。此外,在绕城村设置了智能回收箱,定期开展村民和保洁员的垃圾分类培训工作,制定了收集员垃圾分类激励机制。
3、齐抓共管,长效管理继续深化。一是稳步推进城中村长效管理。组织月度检查,下发了703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要求落实整改。同时,组织城中村长效管理互查专项行动,将前期管理较优的城中村与管理需提升的城中村一一对应结为互查小组,通过互查交流探讨管理经验,“先进带后进”实现管理同步提升。二是稳步推进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制定《西湖区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实施方案》,对美丽乡村的环卫、绿化、市政、市容、河道、秩序实施一体化综合管养模式,为三墩绕城、华联村村道制作安装限速牌、桥梁限载牌、禁停标志等各类交通标志牌139块,提高了道路交通情况与行车安全。三是着力做好入城口长效管理。根据西湖区入城口长效管理实施意见及考核办法,对市交通局进行的入城口检查考核中涉及我区的各类问题进行协调整改。推进7个入城口设施养护和竣工验收工作,先后完成了紫金港等3个入城口景观照明设施和3块显示屏养护招标,启动了之江4个入城口照明设施养护招标。四是积极协调地铁口等重点区域长效管理。制定《西湖区重点区域综合秩序管理保障方案》,辖区每个地铁口及汽车西站均设立一个日常管理岗,并重点对丰潭路地铁口单车占用人行道问题进行集中整治。针对各地铁站口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367人次;查处机动车违法停放1001辆,教育劝离2205辆;发现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2712次,督促单车运维公司搬离5万余辆。
(二)克难攻坚、突出亮点,积极打造“标杆城区”
1、创新工作模式,城市管理显用心。一是共享单车创新管理升级,打造“单车管理3.0时代”。以“一个导则、两个流程、三个协同、四个必查、五禁五疏、六字方针”为内涵,以驻队律师协助和第三方清运公司为基础保障,促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管理。自今年7月,我区率先试点将共享单车直运进小区,得到市民广泛好评后,为更好地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我区与共享单车企业再次携手推出创新实践——打造“单车管理3.0时代”,首度试点共享单车进楼宇进学校,并正式上线蓝牙道钉和电子围栏等科技手段,方便管理同时帮助市民实现从“家门口”骑到“办公室”,浙大师生从“教学楼”骑到“宿舍楼”。二是律师驻队全省率先试点,探索城市管理“西湖样本”。在全省率先试点律师驻队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实践中注重凝练和突出西湖特色,做到具体介入一线执法与参与宏观城管执法制度建设“点面兼顾”。在确保驻队律师为一线执法提供日常法律服务外,推进驻队律师深层次参与执法,在共享单车治理、河道长效管理、违建类案件查处、小餐饮油烟整治等新兴事物和重点热难点领域发挥了明显作用。试点以来,驻队律师已随队执法80余次,提供的普法教育、法治宣传和法律培训惠及440余人,出具合同审查法律意见书410份,为决策、行政行为、政策文件制定等提供法律意见44件,参与处理行政复议、诉讼等法律事务71件,参与部门联席会议36人次,协助申请法院强制执行31件,实现了破难有方、保障有力、服务有质,有效助推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法治化、精细化。三是道路保洁“九字工作法”,弘扬西湖环卫人“匠心精神”。为了解决环卫作业车辆有时清扫不干净的问题,巾帼西丽城西道路部文一西路标段班组成员们认真总结、群策群力,改进了侧洗喷头,有效提升了清洗效果,针对道路保洁工作总结出了一套“九字工作法”,明确了道路保洁“收”、“拾”“淋”、“扫”、“冲”、“磨”、“清”、“运”、“巡”九道作业流程,有力保障了班组的作业质量,得到广泛好评。
2、破解管理难题,城市环境更舒心。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屋顶招牌、油烟污染、燃气整治、渣土整治等热点、难点问题,依托数字城管平台,采取集中治理、集中攻坚、重点办案等措施,切实加大管理力度,有效消除和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城市管理考核在全市名列前茅。一是“五个一”举措推进油烟污染治理。通过建立一个专班、制定一个办法、建立一个本底、进行一次培训、对违法行为一查到底“五个一”落实工作举措,针对涉及中央环保督察41个信访件的304家餐饮店进行专项整治,打造餐饮油烟整治模式升级版。区油烟专班进驻温州村,联合镇街和各职能部门力量,全力推进温州村餐饮店转变业态和关停工作;并逐步向全区禁开区内设置的餐饮店全面辅开。全年共出动执法队员6000余人次,全面排查解决餐饮油烟污染的突出问题,重点对中央环保督查油烟污染点位及2017年以来重复投诉件涉及的餐饮店多轮次进行检查,排摸餐饮店1568家,检查4603家次,发出整改单282份,查处餐饮油烟各类违法案件165件。二是“四大战役”保障屋顶招牌整治。针对屋顶招牌基数大、整改难度大的难题,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立足宣传先行,创新整改思路,敢于碰硬,破难攻坚,打好“心理战”、“攻坚战”;对特殊情况的招牌,采取统一甄别,严格规范,分类整改和服务引导,打好长效管理的“保卫战”和“持久战”,积极打造出美丽西湖“天际线”,全年完成屋顶招牌整治444处。三是“河道巡查分队”助力美丽河道创建。依托“河道巡查分队”,对蒋村港、蒋村片区河道排污、洗涤、捕鱼、毁绿、破坏河道设施等违法行为进行重点巡查及处置,共发放河道环境保护宣传单3100份,检查雨水口1200次,查处涉河案件83件,清理占绿违法种菜1200平方米,蒋村港和蒋村西片河道水质常保持在III类水或以上,在2018年市级美丽河道创建评比中,蒋村港、蒋村西片河道(朝天莫港、枫树湾港、十字港)共4条河道荣获杭州市美丽河道称号。四是全力开展燃气执法整治。整治期间,共组织检查组55个,检查人员569人次,发现安全隐患数251项,已整改安全隐患242项,未发现瓶装液化气非法供气点;同时,积极配合做好镇街牵头开展的联合排查检查行动,配合检查瓶装液化气合法供气站9个、瓶装液化气使用单位3804家、瓶装液化气使用家庭20948户,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份。五是攻坚整治狠抓渣土管理。开展建筑垃圾违法行为综合整治攻坚行动,通过每周开展两次集中整治行动,对建筑垃圾运输的主要路段、消纳(中转)场地周边区域增加节点布控,适时开展部门联合执法,严查出土、运输、处置过程中的各类违法行为。全年共出动人员1261 人次,检查工程渣土运输车辆863辆次,立案查处522件,处罚金额260.65万元。
3、加强精细管理,城市治理有信心。一是新制度填补无主桥梁监管“零空白”。针对无主桥梁存在的管理盲区和安全隐患,专门对辖区551座无主桥梁进行了排查,牵头制订了《西湖区无主桥梁管理办法》,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首次明确了责任单位,进一步细化并规范了日常巡查、经常性检查和定期检测的内容、要求和频次,及时发现病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二是新平台推进排水许可证全覆盖。组建高学历人才专项工作组全力推进排水许可证全覆盖,全年办理排水技术审查166件、排水许可证250件。同时,委托专业团队排查辖区内排水户数据,做好基础数据库建立。针对已发放许可证的单位,严格批后监管,新建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企业诚信数据库”。三是新技术巩固污水“零直排”防反复。通过完成四张调查清单形成一张系统的单元排水平面图,对大市政、公建单位和生活小区采取分类治理的方式,各个击破,科学立项,逐一解决。针对大市政的堵塞问题,通过长效管理、清疏管道等手段加以解决;针对多层小区,将原先的阳台立管变成污水管,采用“蜘蛛人或者登高车施工模式”新增一套雨水系统收集屋顶雨水,从而彻底实现雨污分流;小高层和高层在屋面雨水立管与大市政分开后采用末端弃流或者提升泵,多措并举,不断巩固,防止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