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据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安排,结合我镇实际,为做好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按照县委全面深化法治武义建设部署,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进一步增强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为“打造中国温泉名城,构建东方养生胜地”,实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二)工作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树立大局意识,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积极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服务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让普法更接地气、更有重点、更显实效。
——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根据不同区域、部门、行业的实际和特点,针对不同对象的法治需求,分类精准实施法治宣传教育。突出抓好重点对象,带动和促进全民普法。
——坚持联系群众,普治并举。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法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法治、德治和自治相结合,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中,融入群众日常工作、生活中,引导群众在法治实践中学习法律、运用法律,提升法治素养。
——坚持改革供给,提高实效。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坚持分工协作,统筹推进。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落实普法责任制,整合社会资源参与法治宣传教育,注重发挥各部门在法治宣传中的职能作用,强化监督、评估和考核,共同推进法治宣传教育。
(三)主要目标
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依法治理进一步深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性进一步增强,依法治理进一步深化,全民法治观念和全体党员党章党规意识明显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法治意识全面增强。公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律,自觉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普遍了解法律救济的途径和程序,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提高全民法律素养,国家工作人员和在校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100%。
——法治实践全面深化。多层次多领域的法治创建全面推进,稳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诚信守法示范企业”、“依法治校示范学校”、“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法治文化全面推进。促进法治文化与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作用。实现镇有法治文化广场(街区、长廊)、每个村有法治文化墙(橱窗)。将法治文化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出一批优秀法治文艺作品。
——普法机制全面完善。健全完善职责明确、社会参与、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绩效明显的工作机制,推动普法教育法制化、常态化、社会化发展。充实完善普法讲师团、普法教育资料库,扶持组建一批品牌化、专业化、公益性普法组织。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系列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依法治国作了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明了方向。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坚定性,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部署,宣传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和党内法规建设的生动实践,使全社会了解和掌握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更好的发挥法治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深入学习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关于深化法治浙江、法治金华、法治武义建设的工作部署,增强全社会参与法治浙江、法治金华、法治武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深入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宣传宪法实施,认真组织“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推动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凡经县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把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基本任务,大力宣传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依法履行权利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大对省、市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宣传力度。
(三)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切实加强党内法规宣传力度,营造学习贯彻的浓厚氛围。突出宣传党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尊崇党章,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决维护党章权威。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各项党内法规,注重党内法规宣传与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和协调,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四)深入学习宣传重点工作的法规和政策。树立“普法工作跟着重点工作走”理念,将法治宣传教育与我县“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结合起来。深入宣传“浙商回归工程”、创新驱动、“五水共治”、“气尘合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和智造强县、小微企业成长、五大百亿产业培育、特色小镇建设等相关法规和政策,助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深入宣传“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法律法规,助力提升武义发展水平;深入宣传金融、税收、统计、安全生产、知识产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国家安全、网络安全、宗教、消防、禁毒、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助力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深入宣传教育、就业、医疗卫生、收入分配、社会救助、社会保障、信访、仲裁、统计、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助力创造美好生活。
(五)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注重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作用,推动法治文化建设政策、阵地、作品、活动“四落实”。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把法治元素纳入城乡建设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建设法治文化中心、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等法治宣传阵地,逐步完善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体系。加强全县农村文化礼堂的法治文化设施建设,依托农村文化礼堂积极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活动;加强法治文化与武义地方特色文化、行业文化、群众文化的有机融合,结合民间节日、纪念日、时令风俗,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宣传、文化部门的资源优势,组织、指导、参与法治文艺节目、法治动漫、法治公益广告、法治微电影等法治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和开发传播。充分运用上级法治文化作品资源库,依托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平台,积极开展优秀法治文艺作品展演。深化“一地一品”法治文化示范点建设,着力培育一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
(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紧密结合武义实际,深化完善“后陈经验”,推动法治武义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提升法治武义建设水平。深化法治乡镇创建活动,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以“四民主三公开”为核心,不断深化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对照创建标准,加强动态管理,提高村干部依法治理能力。稳步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诚信守法示范企业”、“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法治单位创建活动,推进国家机关、企业、学校等组织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充分发挥居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的积极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发挥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行为引导、规则约束、权益维护作用。
(七)深入推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促进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结合“信用武义”建设,把法治宣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相结合,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全面依法治县创造良好人文环境。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三、对象和要求
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