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度假区,各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按照《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及浙江省安委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方案》(浙安委〔2016〕14号)、《金华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遏制较大以上事故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意见》(金安委〔2016〕13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思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参考同一作业面(场所)容纳人数、主要事故风险类别及能量伤害范围等关键指标,全面推行风险分级分类管控,超前辨识预判岗位、企业、区域安全风险,通过实施制度、技术、工程、管理等措施,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加强过程管控,通过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闭环管理制度,强化监管执法,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最大限度减少事故伤亡人数、降低损害程度。
(二)工作目标。到2018年,构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完善风险辨识、科技支撑、安全投入等系统性保障,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构建形成严格规范的惩治违法违规行为制度机制体系,使违法违规行为引发的较大及以上事故得到有效遏制,鼓励扶持第三方专业化服务机构发展,形成政府组织、部门监管、企业落实、社会参与工作格局,提升我县安全生产整体管控能力,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确保“十三五”期间安全生产形势加快实现根本性好转。
二、明确重点,健全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排查分级标准体系
根据以往较大以上事故原因分析,结合我县工作实际,明确以下重点行业领域和重大安全风险点。
工贸行业领域:易导致群死群伤的密集型作业场所、涉爆粉尘、喷涂作业场所以及涉及液氨等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场所;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冶金煤气等危险作业。
非煤矿山领域:尾矿库尤其是“头顶库”,地下矿山中毒窒息、火灾、坠罐跑车、透水以及露天矿山高边坡。
危险化学品领域:“两重点一重大”企业以及涉工业自建燃气、液氯、硝酸铵、硝酸胍等剧毒和易燃易爆物品储存使用场所。穿越人员密集区,以及与铁路、公路等公共设施交叉形成的占压或安全间距不足的石油天然气管道或城镇燃气管线。
道路交通领域:旅游包车、客运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承载10人以上的超载面包车和大型运输车(工程车);临水临崖高落差危险路段和道理交通事故多发点段。
消防领域(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和地下建筑、公共娱乐场所、商场、市场、宾馆饭店、车站码头、社会福利机构、民宿以及居住超过10人以上的出租房屋、合用场所。
建筑施工领域:深基坑、高大模板(支模架)、建筑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开发等施工难度大的大型工程,“五水共治”施工及农民自建出租房等。
特种设备领域:商场、医院、车站、宾馆酒店、居民区、风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大型旅游设施、客运索道等。
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度假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 在深入总结分析较大以上事故发生规律、特点和趋势的基础上,参考同一作业面(场所)容纳人数、主要事故风险类别及能量伤害范围等关键指标,以上述行业领域为重点,研究制定区域性、行业性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评估分级简易标准,为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提供依据。
三、全面排查,实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整治闭环管理
一是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度假区、各有关部门每年要组织开展全面排查评估,依据相应标准,将本地区的重点行业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分别确定为安全风险“红、橙、黄、蓝”(红色为安全风险最高级)4个等级,将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区分确定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并建立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数据库,绘制县、乡(功能区)以及企业等级安全风险和重大事故隐患分布电子图,切实解决“想不到、管不到”问题。二是按照“分区域、分级别、网格化”原则,实施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明确落实每一处重大安全风险和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管责任,明确风险管控技术、制度和管理措施,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健全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和重大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定期对红色、橙色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预警。落实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岗位责任,建立企业安全风险公告公示、岗位安全风险确认和安全操作“明白卡”制度。三是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依托金华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平台等信息化系统建设,推动政府部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管理平台与企业互联互通,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报告、监控、治理、销账的全过程记录和闭环管理。
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本部门责任清单职责,全面、系统辨识、整治重大安全风险点和隐患;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度假区要全面查补因部门监管职能交叉形成的监管盲区和漏洞,进一步强化“兜底”意识,积极履行协调统筹职责,坚决守住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的底线。
四、强化措施,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