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社区、城区经济合作社、城郊相关村:
为进一步推进省级示范文明县城创建,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统筹推进美丽县城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印发的《武义县“三城同创”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街道实际,特制订本方案,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和弘扬良好道德风尚为重点,以教育引导和习惯养成为抓手,以省级文明县城创建为目标,紧紧围绕上级部署,持续深入开展国家卫生县城巩固提升和省级示范文明县城、美丽县城的创建工作。
二、工作目标
组织和发动各相关社区、村(社)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继续开展“三城同创”活动,对照《武义县创建浙江省示范文明县城测评体系任务分解表(2017版)》,落实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各项任务,补齐创建短板,努力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提高市民文明卫生意识、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扎实推进浙江省示范文明县城创建工作,为建设“温泉养生名城、打造长三角后花园”做出贡献。
三、工作任务
(一)以“一管三带”为引领,培育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1.加强公益广告宣传,营造文明创建氛围。不断拓展、完善宣传手段,广泛开展以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主要内容的公益广告宣传。在街道的主次干道、公共墙体、小区、城郊村等显著位置,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楼宇电视、户外广告、墙体彩绘等载体,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出行、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创建文明城市内容的公益广告。充分发动街道、学校、社团、村社及群众力量,利用各社区、村(社)的便民服务中心、文化站、各小区物业窗口进行 “核心价值观”和“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的宣传;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微信、钉钉、抖音等媒体作用,多角度、多层次加大创建宣传力度,时刻让广大市民感受到创文的强大声势,切实发挥精神文明建设耳濡目染、润物无声的教育引导效果。
2.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街道党组织、工会、团工委、妇联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宣传优势,立足自有的宣传阵地和组织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宣传活动。提升“壶山嫂”志愿服务品牌,在社区、村(社)公共文化场所发起“壶山嫂”在身边的文明活动。整合城市社会组织资源,以社区为单位,楼宇商圈、公园广场为重点,积极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立志愿者服务中队,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探索推广“社工+志愿者”的工作模式。动员社区党员干部带头参加志愿服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志愿服务文化。运用多种宣传手段,普及志愿服务知识,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增强人们对志愿服务的认知认同。加大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3.以“一管三带”为引领,践行文明生活方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一管三带”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管好自己的前提下,做好示范,带好家庭、带好邻居、带好楼道(网格),推动文明创建联防联控。以一个带一个的形式,带动整个楼道、整个社区每位居民参与创建并发挥作用,营造全民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坚定信念打赢省级示范文明县城创建战。
同时,将“一管三带”的作用发挥延伸到其它优秀模范群体培育、选树上。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道德模范、优秀返乡创业人士等优秀模范群体的典型示范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和乡村治理。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户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系列评选宣传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着力破除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风气。组织开展“光盘日”、“公勺公筷、从家庭做起”等文明行动,大力弘扬遵守秩序和文明礼让之风,进一步提升公民的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和公德意识。引导群众参与“门前五包”、“垃圾不落地”、“文明养犬”整治等专项行动,大力普及推广绿色发展,低碳环保,食品安全,防灾减灾、健康养生等科技知识,倡导科学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二)以环境整治为重点,创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巩固创卫成果,以建成区社区为重点,持续开展以市容环境整治、社区街巷环境整治、城郊结合部环境整治,使城市生活环境更加干净整治、文明有序。
1.市容环境整治。由壶山执法中队牵头,加强市容环境管理,巩固提升解放街、壶山下街等精品街区,严格落实街长责任制。加强日间、夜间管理,严管重罚和文明执法相结合,加大巡查管理力度。采取全路段步巡、车巡、点上值守等方式不间断巡查,及时劝离占道经营户,规范经营行为和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对屡次劝说无效的依法处罚。持续开展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专项整治行动,划行归市规范城市摊贩管理。对于无证照经营的流动摊进行严肃查处。持续做好星光菜场、星光水果批发市场、花鸟市场、中南菜场等农贸市场环境整治和规范化管理,积极争创星级文明规范农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