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村、居委、企事业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深入开展我镇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生活健康。现将《上浦镇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希各村、居委、企事业单位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做好宣传贯彻和落实工作。
上浦镇人民政府
二00三年八月三十一日
抄报:市府办、卫生局、史副市长
附件:
上浦镇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国家卫生部等10部委《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根据绍政办发[2002]98号文件和虞政办发[2002]108号文件精神,为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对农村卫生投入,进一步加强农村预防保健工作,更好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切实保障人民健康。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上浦镇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机构设置
建立上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现上浦镇卫生院为基础,进行结构改造,功能转换,全面负责全镇2.5万人口,3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心下设4个服务站(联江、上闸、渔渡、浦口),23个村卫生室(渔渡、渔家渡、徐湾、浦下、小江、大湖岙、王家汇、石浦、庙基湾、昆仑、陶岙、梅坞、大善、小坞、甲仗、董家山、横汀、夏家埠、俞傅、郑黄、浦口、鲍岙、象田)。其中联江服务站以原联江卫生院改建为主,上闸、渔渡、浦口社区卫生服务站创造条件逐步实施。
根据上级要求到2003年底建成一个中心,两个站(即上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江社区卫生服务站、上闸社区卫生服务站),2004年在渔渡片,浦口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到2005年初基本设置完毕,同时对所有村卫生室进行改造,医务人员全面培训整顿,使村卫生室向服务站、服务点过渡,到2005年底全面建成以中心为主导,以站、点为辅的设置合理,功能完善的上浦镇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二、科室设置
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要求:服务中心设四部一办。
1、预防保健部:设计划免疫室,妇女保健室、儿童保健室、健康教育室。
2、医疗康复部:设急诊室、全科诊疗室、内科、外科、小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牙科、中医内科、中医眼科、针灸科、手术室、注射室、输液厅等科室及必要的康复治疗用床。
3、临床医技部:设放射科、化验室、B超心电图室、西药房、中药房、中心药库、消毒供应室等。
4、行政后勤部:设主任(副主任)办公室、财务科、中医管理科、档案室,后勤科等。
5、设社区卫生服务办公室,全面协调社区卫生服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
㈡社区卫生服务站科室设置要求
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必须具备全科诊疗室、内外科、健教室、资料室、药房等,有条件的具备妇保儿保科、输液注射室、接种室、化验室、B超室等科室。
三、全科医生培养
社区卫生服务是全科综合的服务。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具备全科知识,才能独立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要在现有医疗队伍中选拔业务精、素质高、技术硬的医务人员参加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对中心和站工作的其他人员应逐步系统地开展学历教育和全科医学教育,全面了解并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常规知识,以不断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物质需要和功能发挥,加强对乡村医生的业务培训,规范其行医,逐步达到助理执业医师或中专毕业学历要求。全科医生培训计划由中心根据镇情况另行制订。
四、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㈠要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康档案。2003年先在小坞、小江、王家汇、昆仑、石浦等5个村的1345户居民家庭建立健康档案,建档人数为4062人,服务人群覆盖率达到16.3%,建档人群逐年递增,到2004年服务人群覆盖率达到25%,2005年达到50%,2006年达到80%以上,2004年~2006年共建档村(居委)及建档人口在学年初由社区卫生服务领导小组排定。
㈡开设咨询服务热线,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在门诊中向病人发放健康处方不少于15份。
㈢对已建健康档案人群中的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精神病人等慢性病人实施分类管理,跟踪随访。
㈣提供妇女、儿童、6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开展35岁以上人群首次测血压的工作。
㈤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房等家庭卫生服务,逐步与签定社区卫生服务合同。
㈥经常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康复服务,实行电话预约、送医送药上门等服务。
㈦开展计划生育咨询,宣传与技术指导服务。
㈧逐步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
五、配套政策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一个涉及面广、量大的系统工程,软硬件建设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各村(居委)、单位要密切配合,动员全社会参与,努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因遵循“因地制宜,社会参与,分步实施,多渠道筹资”的原则,在资金筹集上通过“上级部门拨一点,各中心、站自筹一点,村、居委集一点,镇政府补一点”的办法解决。另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推出健康保健有偿服务项目,向服务对象每年每人收取10元~30元服务费,用于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医疗咨询等服务项目的补偿。各村(居委)、单位要关心所辖居民、职工的健康,把社区卫生服务列入工作日程,做到资金上有安排,时间上有保证,措施上有落实。卫生院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主体,负责社区卫生服务的规划、机构审批、人员准入、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要加快全科医师培养,抓好社区卫生服务阶段建设;城建规划和土管所要把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用地作为公建项目加以落实;文广站要通过广播等宣传形式,积极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学校要利用自身优势,开展社区卫生教育,在中小学生中开设健康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和卫生行为教育;派出所及各村(居委)的户籍管理人员要及时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人口数据和变动等资料,配合医务人员做好入户调查工作。
六、保障措施
㈠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
社区卫生服务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是提供基本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具体行动,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领导,镇政府专门下发《关于成立上浦镇社区卫生服务领导小组的通知》文件,成立由镇长王建生同志任组长,文卫副镇长王顺彪同志、卫生院院长吕胜华同志为副组长,魏捍坚、茅德明、丁苗根、陈学铨、许学标、冯宣国、林江良、房永乐、张建光、王士新等同志为成员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协调解决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制订有关政策,提供各种保障,各村(居委)、单位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确保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顺利推进。
㈡规范管理,加强队伍建设
要实施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必须把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好,特别是全科医生队伍培养,要把它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有计划地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定期培训,举办各种学习班,到市级以上医院进修等各种形式,加快社区医务人员向全科型转变,要注重社区卫生服务的规范化管理,确保社区卫生服务高质量有序开展。
㈢合理规划,加大资金投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的分布要合理规划,服务用房功能定位要科学,既要符合卫生学及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又要做到实用、温馨、经济。中心用房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服务站用房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各站与中心统一标识,服务范围示意图、服务承诺、便民措施及永久性宣传资料上墙,并备有健康处方15份以上。
为在资金上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结合本镇实际,镇财政将在每年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确保到2006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群众方便的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上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00三年八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