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全面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升政府的服务力、群众的幸福感、社会的和谐度,市委、市政府决定,2009年在全市开展以“健机制、强管理、夯基础、促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建设年”活动。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发展、民生、和谐”工作主题和“双巩固、双提升”工作基调,突出“健机制、强管理、夯基础、促和谐”工作重点,大力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和谐建设,切实解决影响基层改革发展稳定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基层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为我市“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夯实基层基础、提供坚强保证。
二、总体目标
1、基层党建水平有新提升。重点解决一些基层组织不够健全、运行不够规范、保障不够有力,一些基层领导班子整体素质不高、合力不强、形象不佳,一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群团组织的共建联动作用、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够明显等问题,使党组织为核心的各类基层组织运行更加规范,保障更加有力,作用更加明显。
2、基层干部队伍有新活力。重点解决一些基层干部党性观念不强、信心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工作上的不肯负责、不敢突破、缺少动力、缺乏干劲,作风上的简单粗暴、服务不优、自我放松等问题,使基层干部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活力进一步激发,努力造就一支有境界、有干劲、有分寸、有信心的基层干部队伍。
3、基层工作运行有新规范。重点解决一些基层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制度不够完善、管理不够到位、工作不够规范、运行不够顺畅等问题,使基层规范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基层各项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4、基层精神文明有新风尚。重点解决一些城乡居民文明素质不高、化德意识淡薄、社会风气不正,一些基层单位文化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文明程度不高等问题,使基层群众素质不断提高,基础环境面貌有效改善,基层文明创建深入推进,基层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5、基层平安和谐有新局面。重点解决社会管理基础薄弱、综治防范体系不完善,矛盾纠纷得不到及时有效化解、群众信访总量居高不下,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刑事发案仍处高位等问题,使社会综合管理体系得到创新发展,基层维稳能力明显增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三、主要措施
“基层建设年”活动要按照“重在健全制度、完善机制,重在优化班子、建强队伍,衙在化解矛盾、确保平安”的总体要求,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认真落实基层工作“五加强”措施,突出建好10项重点制度,抓好20项重要活动。
1、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力加强基层工作机制建设。创新基层组织运行机制。完善以党委议决事规则为核心的规范乡镇、街道权力运行10+X制度,建立乡镇街道权力运行规范评估办法和责任追究办法,规范党委权力运行;建立村党组织书记牵头抓总、班子成员分线联片的村级组织运行制度和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农户三级联系制度,确保村级班子责任明确、运行协调、管理有效;建立健全社区议事决策、居务公开、民情恳谈、事务协调、工作听证、民主评议等六项制度,推进社区民主管理。
创新基层干部管理机制。建立以品行、干劲、实绩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完善乡镇、街道和市直部门单位内部考核制度,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实效性;制订《上虞市行政问责暂行办法》,加大对工作失职、渎职、乱作为以及推诿扯皮、影响发展环境、不作为干部惩诫问责力度,促使干部开拓创新、干事创业。
创新基层为民服务机制。深化“三集中三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建设项目审批服务牵头负责实施办法,全面实施网上审批、监管,努力实现审批提速、提质、提效;制订完善中介组织发展规划和监督管理办法,建立中介组织星级评比制度,实施中介组织诚信评价和服务、收费行为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中介组织执业行为。
创新基层社会维稳机制。建立集信访、调解、公安110联动于一体的矛盾纠纷联动联调机制和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提高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处置有效性;创新新居民服务管理机制,制定新居民登记服务管理办法,设立市、乡镇(街道、新区)、村(居委)、企业四级新居民服务管理机构和组织,切实改进新居民服务管理;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和基层调解、信访维稳奖惩制度,推进源头治理,强化工作责任。
2、以乡镇党委为龙头,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精心组织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届中考核,配优配强乡镇街道领导班子;组织实施“三个一百”村干部培育递进计划,开展村干部创业培训和大学生“村官”创业援助行动,推进落实“大事七步走、要事三层管”村务民主要诀,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和农村宅基地作用管理,加快基层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和党员关爱基金建设,抓好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规范化达标创建和村级物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村级基层基础。
扎实推进企业、社区党组织建设。组织实施“党建强企”行动,开展党建“卵化器”培育、党务工作者队伍培养、党员先锋示范、党组织作用提升等系列活动,强化企业党组织在企业转型发展中的助推作用。进一步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星级文明社区和示范化社区创建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凝聚作用。
全面推进党群共建联动建设。深化“工会三级联创”、“模范基层工会”、“一团一品”、“巾帼示范村”等特色创建,开展“同心渡难关、奋力促发展”主题活动和职工素质提升、企业文化共享两大工程,抓好青春创业援助、青年志愿服务两大共青团项目建设,实施妇女素质提升、创业创新、家庭文明建设等系列行动,加强职工、青少年和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强化群团组织在党群共建中的联动作用。
3、以思想作风为重点,大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培养锻炼。组织基层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推进有境界、有干劲、有分寸、有信心为主要内容的“形势、任务、责任”教育,提升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扎实推进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强化理论武装和能力培训,选拔一批年轻干部通过分类管理、基地实践、派驻压担、互动交流、源头跟进等方法培养锻炼,推进一定数量的市直部门中层职位实施竞争性交流,着力提升干部能力本领。
加大干部考核激励问责力度。切实抓好领导干部年度实绩考核,选择100个与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社会稳定密切相关的市直部门中层职位进行社会评议,开展重要决策部署、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落实情况的行政效能巡察和安全生产、土地使用管理、节能降耗的专项执法监察,强化“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的用人导向,有效激发干部工作干劲。
深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党风党纪、廉政警示教育,组织开展“勤廉双优示范乡镇”、“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群众评行风”、市直属站所评议活动,组织实施“三公”问题和机关效能专项检查,着力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各类违法违纪问题,进一步提升干部形象。
4、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大力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切实加强青少年伦理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扎实推进公民社会化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深入开展“美德上虞”建设、“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宣传教育实践、“爱心促和谐”志愿服务及“我爱上虞·创新创业·共谋发展”新上虞人宣传教育等活动,倡导良好道德风尚。
深入开展文明家园系列创建。以“城市更文明、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扎实推进群众性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示范路街、交通示范路口、文明单位和文化特色村、“乡风文明村”创建,深化“双百结对、共建文明”活动,不断提升文明创建水平。
突出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农村殡葬改革,组织实施殡葬违规行为集中整治,狠刹乱葬乱埋风气;实施“4211”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居佳的优美环境;健全完善“文化下乡”机制,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推进乡风文明。
5、以社会管理为关键,大力加强基层平安和谐建设。强化社会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村(社区、企业)综治工作站星级示范工程建设,切实加强基层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和人民法庭建设,大力推进综治(平安)协会及和谐促进会建设,全面夯实综治组织基础;建设上虞新闻网站,建立互联网管理中心,切实加强网络信息的发布、引导和管理;扎实开展平安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创建活动,加强和改进新居民服务和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规范建设年活动,完善“空巢”学生代理家长制,筑牢基层平安防线。
强化源头维稳工作。认真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舆情分析、集中排查、归口调处、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大民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预防和减少“民转刑”案件;推进基层信访“四规范”和“六个有”建设,坚持和落实信访接待、信访维称形势分析等制度,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稳妥处置企业生产经营、房地产开发、欠薪等阶段性突出问题,预防减少社会矛盾。
强化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打击“两抢”违法犯罪攻坚战,广泛开展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有效遏制各类案件发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健全落实基层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全力确保公共安全;全面构建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扎实推进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城乡警务建设和专业治安巡防队伍建设,切实加快开放式社区封闭改造步伐,最大限度挤压犯罪空间,确保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市委、市政府成立“基层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基层建设年”活动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级下设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基层平安和谐建设等四个专题组,分别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等部门牵头,具体负责活动的指导协调和检查督促。各单位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领导,精心制订方案,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基层建设年”活动扎实推进。
2、上下联动,合力共建。各单位要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基层,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全面落实“基层建设年”活动的各项措施。市级财政和有关单位要加大对基层基础建设的经费保障力度,基层建设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基础工作的谋划和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合力共建、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3、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各单位要坚持把制度机制建设作为“基层建设年”活动的重中之重来抓,创新工作机制,健全工作制度,努力推进基层基础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要把“基层建设年”活动纳入全年工作的整体部署,注重与各单位的中心工作,与“项目推进年”、“企业解困年”及即将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有序推进,确保“基层建设年”活动取得实效。
4、强化督查,严格考核。实行“基层建设年”活动“月自查、季通报、年考评”制度,各单位要对照活动要求和10项重点制度、20项重要活动任务,每月进行一次自查分析;“基层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四个专题组,每季一次督查通报活动进展情况;年底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对“基层建设年”活动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乡镇、街道和市直部门单位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各单位和市级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基层建设年”活动的宣传报道,树立推广典型,造浓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