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分类投放要定时、分类收集要定人、分类运输要定车、分类处理要定位的“四分四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围绕七个重点,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水平,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100%,投放正确率达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回收利用率达到50%以上,生活垃圾增长率控制在1%以下。
二.主要任务
1.加强宣传教育
大力营造“以参与垃圾分类为荣、以准确分类为荣”的浓厚氛围。构建广泛的社会动员体系,形成全民参与的共治共管共享格局。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充分利用“五星达标、3A 争创”、“主题党日”等活动,多形式、多途径开展互学互动活动。做到宣传窗有内容、重点区域有小品标语、公共场所有资料、家家户户有图标手册。
2.提高分类质量
采用“党建+垃圾分类”模式, 推行党员干部包户制,将垃圾分类责任落实到人。各村推行“分时段分类别上门收集”模式,促使源头分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全面开展“源头分类质量高、运行机制顺、回收利用高、垃圾减量多”等标准的示范村、示范户系列创建,推动示范乡镇创建。推行实名制垃圾分类投放和二维码可溯源管理,部分村实现智慧化管理。设立各户垃圾分类“评比榜”,通过建立居民“绿色账户”“环保档案”等方式,对正确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得分高的居民给予积分兑换奖励。
3.提升收运能力
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中转站和分类车辆的提档、整治、改进工作,重点做好各村特别是试点村清运车、分类桶的标准化配置工作,确保分类收运,严禁混收混运。对现有中转站进行改造,设置污水处理设施,规范渗滤液处理。在中转站和个别村配备厨余(可烂)垃圾处理终端和资源回收利用站点,由专人操作,所有终端处理设备实现全密闭运行和废气、污水处理,使处理能力和处理需求相适应并达到环保标准。
4.建成数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