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民盟绍兴市上虞区基层委员会:
贵委高度重视我区民营企业发展,提案中对当前中小微企业现状和困难问题作了充分地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很好的对策建议,在此谨表示诚挚的谢意,并对你们提交的第003号提案《为民营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助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答复如下:
诚如你们所言,民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别在税收、城乡劳动力就业等方面有着重大贡献,浙江作为全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代表区域更是如此。但目前中小微企业发展中普遍存在“融资困境”、“经营困难”、“管理困惑”等方面的难题,我区企业也不例外,为此,我区将加大力度、多措并举,努力推进全区各中小微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稳定中小企业预期和信心的建议
一是造浓氛围,强化服务。今年以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聚焦高质量、争当排头兵”总体定位,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营造政策最优的投资发展环境、成本最低的创新创业环境、服务最好的亲商安商环境;把营商环境优化和“三服务”活动深度融合,把企业服务作为整合“三服务”的重中之重,建立了领导联系走访、企业分类走访、问题清单报送等各类制度,深化了领导干部“八个一”联系、百名局长联系百家成长型企业等联系制度。通过“企业大走访、问题大调研、困难大解决、项目大推进、政策大宣讲”等五项活动,推行全覆盖、全流程、闭环式助企服务,积极推动具体问题解难向机制化解难转变,区委陶书记现场解难会上,针对企业违章建筑处置、上市企业扶持、资源要素盘活等方面15个共性问题,分别确定区领导、牵头部门进行研究,提出制度化解决措施。截止四月底,已解决企业提出的各类难题191项。
二是落实政策,释放红利。今年以来,我们还全面开展涉企政策“清优提补”行动,进一步优化整合经济政策,努力增强政策出台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精准发挥政策效果,使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积极构建多层次评价体系,建立30人左右的营商环境观察员队伍,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党建指导员、民主党派、企业家代表、媒体记者、法律界人士等社会各界人士中选聘,重点收集反馈企业反响强烈、群众反映集中、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营造良好环境,提振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
三是助企减负,提振信心。我区瞄准企业痛点深入推进减负降成本,新出台推进减负降成本一系列措施举措,严格执行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18〕99号)文件精神,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2018年累计为区内企业减负担降成本22.8亿元,包括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落实国家和省级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减轻我区企业负担7.2亿元;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一般工商等电价,扩大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范围,减轻企业负担1.06亿元;进一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阶段性下调职工医疗保险费率与工商保险缴费比例,下浮幅度相当于企业单位缴费部分一个月的额度,失业保险单位费率由1%降为0.5%,政策执行时间到2018年12月31日延长到2019年12月31日,为企业减负7416万元;统一下调全省购销合同印花税核定征收标准,工业企业为70%,商业企业为40%,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30%,其他企业为80%;全省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率按国家规定的最低应税所得率确定。此外,在涉企中介服务成本和自主性交易成本等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二、关于提升中小微企业发展产业平台的建议
一是以平台建设为载体,拓宽中小微企业发展新空间。按照杭州湾经开区“一轴两片三组团”的空间发展格局,推动平台布局由分散式向集约式转变,实施一体化运行、集团化推进。进一步缩短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北两片通行时间,促进土地资源、人力资源、资金保障等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科学引导产业定向集聚、项目定向落户,全力保障经开区产业平台做大做强,从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是以产城融合为引领,营造中小微企业发展新环境。聚焦高端智造集聚区、未来小城、产业拓展区三大组团,突出产城融合、产教融合和“产、学、研、用”一体化布局。大力推进浙建院、科教园区、产教融合创新园、青春社区、创新协同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区块早出形象,努力打造产业特色明显,产、城、人融合的现代化产业新城。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功能完善的城市配套和科技人才支持,加快发展要素的不断集聚。
三是以小微企业园为阵地,推进小微企业规范升级。抓住我区列入全省20个小微企业园建设提升工作实施主体的契机,推进松厦智造伞业小微园、虞创码头、e游数字小微园、环普产业园等4个小微企业园新建工作,同时提升松厦天外天、金顺、开发区小微企业园,争取建成1个数字化小微企业园,并做好小微企业园入驻企业的培育工作。
三、关于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建议